打造生本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2018-02-07 16:49蒋健
考试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摘 要:2016年秋季起初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全新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产生又一次新的“冲击”,这引发了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课堂模式的思考。新教材从内容、立意、理念等方面都作出了改变,每一框内容的展开都围绕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即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引导学生将个体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然后通过“研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和“方法与技能”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在个体经验、师生经验的反思、冲突、碰撞中逐步达成共识,最后以“扩展空间”让学生回归到更广阔的真实生活领域,整个结构设计凸显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要求。但当前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被动性、依赖性明显,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自主发展能力

笔者认为,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打造生本课堂。所谓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生活为本,以课堂为阵地,追求教育之根本,追求人生之真谛的课堂教学。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守护生命》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打造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一、 用生活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口说话

学生生活实际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回归点。生本课堂的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素材的使用都要源于生活。尤其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生活中有大量的素材适用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在选材时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在教学中又要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这样的素材才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开口说话。

笔者在执教《守护生命》一課时,运用了四幅生活中常见的公民交通违法图导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并且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此类行为对生命的危害。在“关注内在感受”环节时,又出示了四副漫画,展现了同龄学生被他人批评、指责、排挤的情形,引发了学生对比自我实际的思考。它们都源于生活、通俗易懂,使学生有话讲、愿意讲。在“关注内心感受”环节中,笔者加入了“某地男孩忍受不了妈妈的责骂而跳楼”的新闻,不仅震惊了学生,而且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对该案例的评论和探讨中去,同时也能对学生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而在“守住自己心灵”环节中,使用了孝心少年龚连红的视频,该故事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简单真实的故事极具教育意义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学生发言踊跃。

从教学实践来看,高大上的素材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而选择那些接地气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素材,却能唤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 用生活语言创设问题,让学生愿意分享

学生是生本课堂的主体,所以教师设计的每一个设问都非常关键,有效的设问是激起课堂“浪花”的“灵石”,是唤起每个学生愿意开口、敢于分享的“灵药”,这对教师专业能力和课堂把控能力是一个考验。笔者在平时听课中观察、了解到,学生不愿意开口、课堂参与度不高往往跟教师的设问是否有效直接有关。起点太高、难度太大、术语太多等设问,会使课堂沉静,让绝大部分学生变成了听众,这显然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符合教育的真谛。

笔者在执教《守护生命》一课时,设计的问题就相对比较简单,如“出门上学或者外出玩耍时,父母总会唠叨、叮嘱几句,请问你的父母一般会说什么?”“学校是否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组织逃生演习等?你觉得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在设计时,笔者做了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尽量让提问变成师生间的聊天,拉近距离;二是尽量让提问变得生活化,增强主动性;三是尽量让设问达到人人有话讲,扩大受众面。基于这三点原因,我设计的问题就显得“世俗化”了,仿佛失去了“高雅”“难度”,但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热情相当高,主动积极举手的学生层出不穷,个个都沉浸在师生互动对话中。当然教师不能只是为了课堂表面上的热闹,而忽视了设问的真正目的,要适时追问,引导学生再思考。如笔者执教时就进行了上述两个问题的追问,“你觉得父母的这些唠叨、叮嘱代表了什么?”“你今后愿意参加这些安全教育活动吗?”虽然表面看起来这个追问仍然“通俗”了点,但其实已引发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感悟。

三、 用已学知识创设探究,让学生合作交流

生本课堂追求的是学生为主体,要实现课堂模式的转变,教师一定要从高高在上的讲坛走下,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创设各种课堂形式,给学生发挥的平台。目前的课堂来看,小组合作的形式是使用率最高、最常见的形式,而很多小组合作往往是流于形式而且参与的学生也不多,这其实跟教师设计的探讨内容和要求有关。怎样实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教师一定要初步掌握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探讨的内容可以基于难点、疑点,也可以基于汇总。

在《守护生命》一课中,笔者就设计了思维碰撞和小组合作的环节。在思维碰撞环节中,笔者抛出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带病上学的问题,并附上两个不同的观点,观点一“我觉得带病上学是对身体的不负责,生病就应该休息!”,观点二“带病上学说明他非常热爱学习,不允许自己落下功课,值得学习。”此环节一出,就激起了学生辩论的热情,发表观点的学生较多,引起了思维的碰撞。究其原因是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态度来分析。在小组合作环节中,笔者是让学生就地震、火灾、交通事故、校园欺凌等伤害寻找自救自护的方法。各小组之间讨论激烈,甚至对一些方法引起了内部“矛盾”。其实,这个探讨的内容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生活实际出发,学生讨论有话说,人人得到参与,场面不仅热闹而且效果较好。

从目前《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来看,其中有部分案例、材料并不一定适合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再处理,要从依教施教走向依标施教、依生施教。教师要彻底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要明确学生需要的是什么,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未来需要的是什么,明确自己的教学方向和目的,才能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正所谓知行合一,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一定要接受新理念、新方式,改变自己的思想,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把话语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也做到知行合一,方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发祥.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人物选取的“去农化”倾向及矫正[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

[2]孙峰.多元文化视域下道德教育的文化追求[J].思想理论教育,2009(22).

作者简介:

蒋健,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象山县定塘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步五环”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