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在学着做父母

2018-02-07 15:47吴贤友
教师·下 2017年12期
关键词:转学花钱家庭

吴贤友

开学了,很忙,什么事都有。办公室人很多,主要都是家长,来学校都是为了孩子:报名,找班,升学,转学,提交困难补助申请,等等,不一而足。其实都是高中孩子了,以孩子的能力,完全是可以自己解决的。有的家长不放心,但实际上家长做得不一定比孩子好。

两个家长来办公室,等了很久,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找学校签章,回去向乡镇申请困难补助。问孩子在哪个班级,班主任是谁,也不知道。我说:“情况都不了解,怎么替你签字盖章呢?”我又对他们说:“你们自己来耽搁自家的农活不说,反而给学校添了不便,下次让孩子自己来,只要班主任作了说明,还会更方便办理些。”

今天还遇到一个家长直接找到校长室,说是要帮孩子办理转学。问他理由,他说他有很多同学和朋友在这所学校工作,私下交流的时候,这些同学和朋友都劝他把孩子转走,因为学校老师对孩子和自己都没有信心。家长直言不讳地对我们说:“对学校的印象很不好,以前在学校附近工作时,还看到有学生在一起打架斗殴;不想把孩子放在这里,怕学校把孩子的前程毁了。”

但以我这么多年的从教经验,我还是很坦率地告诉他:“从中考的成绩看,不能进入理想中的学校也说明,再优秀的学校和教师也不能保证你的孩子一定优秀,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和教师身上其实很荒唐;对于家长来说,认识很多领导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认识一些优秀孩子的父母,从他们身上汲取经验和智慧,看看这些家长为了培养一个优秀孩子付出了什么。”

再说,以他孩子目前的成绩,放在同等程度的学校较为合宜,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此时以转学形式,把孩子放入一个成绩优秀的团队中去,一旦成绩赶不上,自信心便会受到打击,那真是把孩子送进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样的教训太多,也很惨痛!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花钱给孩子转学,提供一个很好的教育环境,是在尽自己的义务,那有一个前提就是,孩子自身要足够的优秀;反之,如果一个孩子基础不够扎实,学习习惯和能力都没有养成,却把他送到一个眼不见、心不烦的所在,那就是花钱推脱自己做父母的责任。

良好的教育往往是家庭、学校和孩子自己等多方合力的共建——优秀孩子的家庭是相似的,糟糕的孩子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作者單位:安徽省含山县第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学花钱家庭
家庭“煮”夫
小小花钱看科举
转学的烦恼
从外国转学来的老史
原来如此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