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与思考
——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

2018-02-07 17:20董文波范萌成继平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理工科知识结构实务

董文波,范萌,成继平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创新需要知识产权保驾护航,培养大批知识产权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2 强国战略对知识产权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

2.1 知识产权人才数量的要求

2017年我国共受理各类专利申请374.7万件,而全国专利代理机构1824家,而执业专利代理人数仅为16367人,专利申请量与专利代理人数比例接近为229∶1,执业专利代理人缺口巨大。其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必须储备充足的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以来,已经形成了一支近10万人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但这个数字还远远满足不了全国科技型企业对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需求。[1]

2.2 知识产权人才结构的要求

知识经济、创新经济对知识产权专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技术—法律—经营—信息—外语”五位一体的相互融通、相互交叉的知识结构,急需懂技术、懂法律、懂经济、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同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急需懂得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实务型人才。知识产权服务业也急需精通专利信息检索、熟悉知识产权申请代理流程、知识产权评估等专业化的实务型人才。

3 目前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目前全国已有71所高校开设了知识产权专业,但该专业毕业生数量难以跟上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其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接地气”不够,很难满足企事业单位上岗就能上手的要求。但当前大部分高校培养的知识产权本科专业的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数以法为主,缺乏理工科类专业背景,难以满足企业的岗位需要;知识产权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偏向于知识产权理论的研究,往往不具有复合性的实务能力,需要企业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

3.2 高校知识产权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产权课程都是最近几年才新设的。和老学科老专业相比,科班的知识产权师资非常缺乏,大多数教师自身就不是复合型人才。部分法学教师转向教知识产权,精通法律,但理工类、管理类专业知识缺乏;以前教授管理课程的,转型教知识产权管理,缺乏法律和理工类专业知识;原先理工类的教师,又不懂管理理论和法律知识。

4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模式

4.1 专科教育模式

主要面向高考学生招收3年制知识产权专业专科生,该模式教学重在实务性课程,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一般开设7-10门左右的专业课,主要培养低层次的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由于只有三年的学习时间,近三分之一的课程是实习实训课程,所学知识都比较笼统,只能适合简单的知识产权岗位需求,毕业后通过在职学习和再培训,提高行业的知识产权操作技能。

4.2 本科教育模式

分3+2专升本教育模式和4+2年制本科双学位教育模式。3+2知识产权专业本科教育模式是从经过3年理工科专业学习的专科毕业学生中选拔有志于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学生,通过2年时间集中学习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知识产权运营知识和知识产权实务技能,培养具有系统的理工科学科基础和较高的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水平的具有融合企业、中介机构、司法机关所需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4+2模式,四年本科理工科专业学习,两年知识产权法或知识产权管理本科的学习,培养专业理论功底扎实的复合型实务型知识产权人才,适合日后专利代理人、知识产权律师、知识产权法务人员等岗位。

5 我院开展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构想

5.1 我院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当前,官方文件均将知识产权事业概括为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可以作为定位知识产权学科的边界。从广义上,知识产权的创造本身是整个学科门类的共同目标,这里的创造是指如何进行制度建设,鼓励创造和创新,这实际上是管理问题;知识产权经营和商业化运用,是将知识产权商业化和价值化的过程,这也是属于管理的范畴。上述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运用都可以概括为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的保护则属于法律的范畴,法律对于知识产权的确权、运营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理工科本身并不是知识产权学科的内容,但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理工科业已成为知识产权的支持学科、基础学科。因此,知识产权是典型的交叉融合学科,涉及理工、法学、经济、管理、信息、情报等众多学科。因此,我院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明确为:充分发挥学校工程学科优势与特色,推进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实务型知识产权工程人才。

5.2 我院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综合前文所述,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需要成长于法学学科,但并不完全依托于法学学科,需要以理工科学科为支撑。诚然我们可通过招收理工科高考生通过四年制本科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但是鉴于部分高校为了达到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实践中采取了大量增加理工科教学内容进而降低或减少知识产权课程的开设课程,这种简单堆砌、随意拼凑课程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虽然也基本能胜任岗位的能力需要,但往往带来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的碎片性,进而影响知识结构的体系性,制约了知识产权人才能力的复合性和发展性。因此,根据当前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对知识产权人才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实际需要,建议我校在现阶段探索在3+2模式下培养多学科融合的具有工程能力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该模式在当前学校生源指标有限的情况下,通过招收已具有三年理工科专业基础的专科毕业生,通过两年的本科阶段,主要传授知识产权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教授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思维方法和知识产权实务技能,鼓励学生报考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培养以知识产权法为基础,具备一定理、工、管知识背景,适应创新发展需要并具有宽阔视野和宽广知识面的复合型实务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6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迈向中高端的爬坡阶段,在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中,尤其要加强知识产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我院申办知识产权专业,可采取3+2模式,依据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学科背景、师资基础与办学条件进行差异化探索,精准推进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建构满足现代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专业课程群,拟定知识产权支持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协同教学的知识产权实践平台,探索更为完备的具有知识产权工程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实务型知识产权工程人才。

猜你喜欢
理工科知识结构实务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区块链和比特币相关主题的知识结构分析:共被引和耦合聚类分析视角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ODI实务
FDI实务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