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水 青山

2018-02-07 10:32文/陈
质量与标准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钟子期伯牙诗情

文/陈 君

水,或波澜壮阔,或平滑如镜,或川流汹涌,或小溪淙淙,不仅孕育了人类,还孕育了人类文明,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更是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水不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更是我们的精神血液。

千百年来,水,激发了文人墨客的诗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水最初的美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是水的豪迈;“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是水的淡泊无争;李白梦游天姥,从而吟唱出“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的优美意境;苏东坡沉醉于赤壁之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从而描绘出“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诗情画意……。从《诗经》以来,数不清有多少诗篇在抒写水、赞美水。

千百年来,水,启迪了圣贤智者的哲思。孔子驻留水边,留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庄子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为源推出相辅相生、天地无穷的名理;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夫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争乎,这是水的智慧。“君子之交淡如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道义德行的哲思,“水滴石穿”“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河”是量变到质变的哲思……。水,激荡千古幽思,丰厚的中国传统哲学,道尽了水的忧乐之理、刚柔之道、善恶之禅、成败之机。

千百年来,水,浸润了世间凡夫俗子的风骨。山水渔樵,终得山水灵性, 俞伯牙因山水顿悟而善鼓琴,钟子期因山水感化而善听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高山流水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浣纱溪女,是水做的骨头,在战火纷飞时期,用水样的身子和水样的智慧,周旋于乱世之中,应对一切急难艰险,因为柔软,故而坚韧……。多少风雨,多少故事,是智者乐水,更是水育智者。

这一切,都因水的纯净,水的清澈,水的流畅,水的灵动,而天人合一。假如千百年前,先人所见的是污染之水,劣质之水,断流之水,不知道是不是还有这么多诗情、哲思和风骨……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是基本国策,只有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只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标准,才能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更高层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钟子期伯牙诗情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
知 音
何谓“知音”
高山流水
那些诗情,那些画意
冬至一阳生 塞上畅诗情
诗情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