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圈子文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018-02-07 04:42胡述宝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定力圈子权力

胡述宝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科研处,河南 郑州 450042)

“圈子文化”古已有之,作为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的代名词,是一种具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腐朽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1],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彰显了党中央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

一、“圈子文化”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自古以来“圈子”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文化现象,“圈子”不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现在的转型社会,实质上都是人们为了最终获取个人利益而结成的关系网。时下个别党员干部中流行的所谓“圈子”多是结党营私、谋取利益的联盟。这种“圈子文化”,注重圈内圈外的差别。在圈内,讲规矩、讲等级,称兄道弟,互相照应,体现出亲和性;对圈外,形同陌路,表面和气,笑里藏刀,斗争起来毫不手软,体现出强烈的排他性。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圈子文化”就是我们现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而来的文化。“圈子文化”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

(一)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

从地理环境而言,中国传统的疆域就是由天然屏障围成的一个大圈子,有难以逾越的青藏高原,还有干燥缺水的沙漠,以及东部南部的大海与外界阻隔。这样一个天然硕大的圈子,很容易滋生“唯我独尊”的社会心理。也正是在这样独特的自然条件下,孕育出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传统的封闭性的农耕文化,进而产生了“圈子文化”。

(二)农耕文化与家族圈

中国是个农业国,有着几千年的稳定的农耕经济,自给自足、自产自销,弱化了与外界的交流。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而天气变化无常、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兴建一些水利及农耕等公共设施以抵御灾害就显得很有必要,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家族这种靠天然血缘纽带维系的圈子也就应运而生。农耕经济在两个方面进一步固化了家族圈。第一,农耕经济是地缘经济。绝大部分人固守在世代居住的家园,不愿搬迁,甚至不愿意改变。常年生活在固定的范围内,人与人彼此熟悉,便于结成层层的圈子。第二,血缘经济。生产实践促成了一个个特定的家族圈子,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被纳入到这个圈子当中。在这个圈子内,伦理道德、家庭礼教、情感价值等在经济关系的形成与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缘关系影响了这种封闭的经济关系,反过来,这种以血缘关系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又进一步固化了血缘关系。

(三)“差序格局”式的社会结构

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颇具特色,就像一个网络,在网络中,每个人只不过是每一环上的一个小点。社会关系就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击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个地点所动用的圈子不一定是相同的。这种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从己向外推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即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这样,以己为中心,以礼为界尺,以伦理要素为凝和剂,勾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子,整个社会呈现为差序格局。

二、“圈子文化”的危害

客观地讲,当前社会生活中“圈子文化”的种种表现,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党内政治生态,某些地方和部门中,或多或少存在以秘书、亲戚、同乡或上下级等为链条的利益圈子,折射出“圈子文化”对党内关系的侵蚀,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一)“圈子文化”易形成官场“逆淘汰”,侵蚀正常的工作机制

一旦圈子形成,圈内人利益共沾,难办的事变得好办,不能办的事变得能办。甚至出了问题,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小成绩吹成大成绩,没有成绩造出成绩。圈中人一荣俱荣,圈外人即使具有真才实学、业绩出众,也一样会遭到冷遇、排挤、打击和压制。平庸淘汰杰出、劣质淘汰优胜、小人淘汰君子、劣币驱逐良币,如此“官场逆淘汰”势必会成为党内正常政治生态的腐蚀剂,严重扭曲正常的任用、考核以及激励机制,挫伤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圈子文化”使党内关系庸俗化,侵害高尚的党内政治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为实现人类最崇高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战斗集体,党内首先有严密的组织关系,其次更是一种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政治关系。在党内,每个党员不管职务高低,都是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的一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在政治地位上所有党员是完全平等的,而“圈子文化”讲的是“哥们”“兄弟”,将平等的政治性关系异化为帮会关系、雇佣关系、孝悌关系、拟血缘关系等,由此演绎出圈子中的等级和秩序,助长了党内生活中的家长制作风,恶化了党内健康的政治生态。

(三)“圈子文化”助长权力寻租,诱发腐败

“圈子文化”不讲规则、讲交情,不讲原则、讲亲疏。在圈内圈外的站队排位以及你来我往,权力自然成了寻租的工具。更需重视的是“圈子文化”不仅诱发腐败,而且传染腐败、扩散腐败、加剧腐败。因为“圈子”会造成遮蔽伞以及认识上的误区。可以说,“圈子文化”已经成为腐败蔓延的帮凶与工具。值得警惕的是,“圈子文化”很容易向社会蔓延,催生出诸如商务圈、娱乐圈、同学圈、战友圈等异质化的多样形态,凸显社会关系的庸俗化和功利主义色彩,加剧腐败的平民化趋向,呈现出“集体行动”的危险征兆。

三、祛除“圈子文化”的措施

祛除“圈子文化”需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体制改革、纪律惩戒、制度创新等诸多要素联动。当前最主要的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子还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松动”[3]。因此,破除“圈子文化”,首先必须革新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

1.着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首先要打好价值观念之争这场硬仗。”[4]“圈子文化”有悠久的封建历史沉淀,并深深固化于人们的社会心理中,因此,要消除“圈子文化”,必须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使其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晰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远离腐朽文化。

2.着力强化自警自省自律意识,筑牢抵御“圈子文化”的防火墙。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朋友、圈子只是外因,自己心理的防线才是内在的、根本的。必须教育和倡导党员干部树立崇高理想,加强思想修养,耐得住清苦,管得住小节;多一份清醒,少一份迷惑;多一份清廉,少一份贪欲。时时自警自省,真正将自律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使从严律己变成自觉行动,这样才能做到面对任何诱惑,不受侵蚀。

(二)在清除特权上下功夫

“圈子文化”的实质是特权文化。从祛除“圈子文化”弊病的角度讲,应着重把握两个方面。

1.着力实现作风治理的常态化。特权意识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根深蒂固,至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特权意识,就是习惯于行使并享用特权,拒不与他人分享权力和权利,拒不接受监督。“圈子文化”就是这种特权意识的体现,并拒不与圈外人分享权力和权利。直接表现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凭借圈子关系,获取生活方面的特殊待遇,或者依靠改变制度流程谋求个人私利。要消除特权意识,必须严格落实八项规定,持续反“四风”,努力实现整治触角全覆盖,由高层到基层,由党内到党外,由个人、群体到部门利益,由政治领域延及其他社会领域等均不留漏洞,实现作风治理的常态化,形成对圈子利益的持续冲击力。

2.着力推进公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公务员薪酬制度是否合理有效,不仅影响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和公共行政管理效率,同时对于保证公务员的勤政、廉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在1965年提出关于薪酬的公平理论,他认为,当个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劳动时,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受到工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的影响。我国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历经了几次重大改革,不断走向完善。但在新形势下也遇到了新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薪酬水平总体偏低。2017年人均GDP是59660元,公务员工资缺少精确的统计数字,可以参考的是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2017年为74318元,后者是前者的1.25倍。一般来说,国际标准是发达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相当于该国人均GDP的1.7倍,发展中国家公务员工资水平相当于该国人均GDP的4.4倍[5]。作为政治精英群体,薪酬相对较低,个别公务员就会在心理预期上形成落差,进行权力寻租,在一定程度上为“圈子文化”提供生存土壤。反之,我们要想消除特权现象,清除“圈子文化”,就有必要推进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完善公务员奖金制度,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等,目前需要做的就是,从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夯实公务人员勤政、廉政的坚强保障。

(三)在消解主要领导干部“被围猎”困局上下功夫

“围猎”本意是指在打猎时,四面合围而猎,如今借用于官场,指的是一些主要领导干部被利益集团当成“猎物”一样剿杀。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大多都是在商人“朋友圈”的围猎中,一步步滑向腐败泥潭并最终沦为阶下囚的。因此,清除“圈子文化”,必须在领导干部不被“围猎”上下功夫。

1.扎紧制度的笼子。小圈子、小团体不择手段“围猎”领导干部,看重的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通过攀附、腐蚀领导干部,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回报。因此,必须规范和制约领导干部的权力,扎紧制度的笼子。第一,简政放权。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为权力瘦身。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成效显著,国务院各部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比例超过40%,不少地方超过70%,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紧紧抓住权力瘦身的牛鼻子,制定权力清单,界定权力边界,锁定权力的底数,实现权力的分割与制衡,大幅压缩权力的个人裁量空间。第二,规范权力运行。“圈子文化”潜规则的要害在于权力运行流程的暗箱操作。为此,必须把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一是持续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体制机制,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二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程序。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固化权力运行和业务操作程序,确保每个环节都在程序规定中运行。第三,强化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要营造党内民主监督环境,畅通党内民主监督渠道,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的作用。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同时要健全问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

2.增强自身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自己不管住自己,别人再怎么管也难以管住,因为别人总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6]从实质上来说,“围猎”的不是人,而是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部分干部被围猎,根本原因还是“自身不硬”,精神上缺“钙”,患上了“软骨病”;当权力遇上利益,在各种诱惑之下,失去了定力,才被“围猎”。因此,必须增强拒绝“圈子文化”的定力。定力原是佛家语,意为正念坚固,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我们共产党人的定力,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增强党员干部的定力,特别强调要增强政治定力,这是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政治定力也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的“定盘星”。政治定力来源于信仰,说到底就是党性修养、对党忠诚,同时,严守“六大纪律”,讲规矩有底线,锻炼出强大的纪律定力。还要注重品性、品行、品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增强道德定力,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切实提高抵腐定力,远离不健康的小圈子。

猜你喜欢
定力圈子权力
何为定力?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纸媒转型要保持战略定力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
你的圈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