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杰
郑州轻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这个重磅概念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以极高的频率和极大的感染力赢得了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这个贯穿全篇的理念,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蕴含着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通篇贯穿着丰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这种辩证智慧在“新时代”这个理念中得以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提醒我们要注意把握两个“不变”,即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又提醒我们要注意把握一个新的“变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10。这一看似对立的论断实则浸透着深刻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智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样遵循这一辩证规律,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本质逻辑。“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3]无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就其生命力而言,每个社会形态都会存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在这样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的本质和性质会相对地保持长期不变。典型的例子如西方号称“千年王国”的中世纪,以及东方有着“活的化石”[4]之称的中国封建社会。然而与此同时,社会有机体本身并没有丧失活力,而是以或快或慢的速度在发生变化。“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5]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会随着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得以提升;生产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会因此逐渐地发生变革。贯穿社会发展这一内在本质规定的是量变和质变的有机统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在起初并不起眼,并不足以让整个社会一下子就面目一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量变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引发质变,社会有机体的本质和性质就会发生根本变化,在“旧世界”消逝的同时,“新世界”随之而诞生。
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一辩证法思想贯彻到了对我国社会本质和性质的考察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作出了深刻的哲理剖析。一方面,我国社会的本质和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我们现今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非高级阶段,决定着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而非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也在悄然地改变着自己的容颜。通过4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通过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迈上了新台阶。2012—2017年,我国GDP总量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新跨越,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仅为30.1的恩格尔系数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吸引了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加入,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受到全球注目,被写进2017年联合国的主要文件中,中国不断给世界发展注入活力,引领世界发展新潮流的能力增强。这些历史性变革赋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表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前者唯物主义地肯定了我国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设想,“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6]16;后者则辩证地揭示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演进过程中将出现阶段性质变和渐进性飞跃的客观发展逻辑,即必然在保持自身的本质和基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而呈现出新的内容和形式,即新的发展形态。
因此,“新时代”这一理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深邃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透过现象深入到我国社会的本质,揭示了其“变”与“不变”的有机统一,对其发展阶段作出了极为精确的科学把握。
“新时代”这一理念还蕴含着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原则。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何会发生转变?这一变化为何就必然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牢牢将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原则贯彻到了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中。他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地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答。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原则的根本要义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毛泽东同志对此有过经典的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7]801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强调实事求是就是“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零乱的现象中发现事物内部存在的必然联系”[8]。因此,所谓“实际”就是客观世界,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国家和社会。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目的就是要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就是要去研究国家和社会的性质。国家和社会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依照唯物史观,它是由该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共同决定的。各个社会形态之所以能够区别开来,就是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各不相同的矛盾体。也就是说,它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各不相同。唯物史观明确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界定为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这一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并决定着它的性质。社会基本矛盾的这一作用又是如何发挥出来的呢?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必然会在经济生活领域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多个矛盾)反映出来。“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9]322因此,社会基本矛盾必然在经济生活和上层建筑领域以某种形式突出地呈现出来,而这个在矛盾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并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因此,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对二者作出科学的区分,才能认清社会形态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社会形态发展的本质联系的原理,为人们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中国共产党科学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成为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科学依据。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据此,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两条道路”和“两大阶级”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0]。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同时也对这一主要矛盾的本质作了界定,认为“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1]。接着,1959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方面,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2]214。另一方面,毛泽东又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认为这一矛盾具有不同于以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12]215的新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基本相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同一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斗争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社会主义的非对抗性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予以解决。基于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的认识,毛泽东对我国当时社会主义发展程度和所处阶段作了初步分析。他先是认为,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来他又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13]。这些认识不仅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且为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指导。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又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作了进一步的探索。邓小平既肯定了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也实际上认同了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邓小平同志对此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14]181-182。他立足于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客观实际,作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14]252,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这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15]79。这一思想得到了其后历届党中央的认同。例如,中共十五大报告就重述了邓小平的这一看法:“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6]4我们处于其中的这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极其特殊,它既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共产主义,而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必经的特定阶段,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这个阶段的基本矛盾是毛泽东同志所揭示的非对抗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之相对应,邓小平对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深刻的分析:“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4]181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之作了规范性表述:“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5]345基于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界定及其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认识,党领导人民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从此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中共十九大报告的内容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地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逻辑问题承接了过来,其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10这一论断,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认同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是非对抗的矛盾这一结论;也继承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同其关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论。自觉以这些实践经验和思想为理论支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事求是地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展开了新的探索。
这一新的探索有着深厚的实践根基,牢牢奠基于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1]8。“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16]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意味着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落后的生产力”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然而,在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遭遇了一系列新的结构性难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1]9。这些突出的问题事实上正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转化的突出特征。“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9]322因此,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变化了的实际,根据其所呈现出的新的矛盾特质,审时度势,实事求是,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的科学结论,由此得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10这一科学论断。由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由于我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不相适应,并突出地表现为一系列的不平衡或不均衡,因此,我国仍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旧的主要矛盾,由于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是新的主要矛盾,因此我们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那么,“新时代”究竟“新”在哪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讲得非常清楚,从五个方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其一,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征程。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社会形态却发生了阶段性的质变和渐进性的飞跃。其三,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极大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而且极大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其四,实践证明,我们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之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地实现本国和本民族的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其五,中国刷新了人们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上,社会主义制度不但不输于资本主义,而且有其所不及的理论优势和制度优势。
因此,“新时代”这一科学理念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论断的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原则,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之进行了新的丰富和发展,由此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新时代”理念还蕴含着鲜明的价值观立场。中共十九大报告为何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我国当下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这有两个依据:一是客观的现实依据,即我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二是重要的价值观依据,即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的人民至上的阶级立场和价值追求。
人民利益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103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以往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根本对立,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将历史的发展与前进归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实践参与并积极推动的结果,认为历史的发展必然是不断朝着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方向前进。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必须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始终秉持的根本理念。中国共产党将这一宗旨极其彻底地贯彻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把解放全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奋勇拼搏,一往无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17]276,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她把进一步提升人民主体地位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17]239,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她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中共十八大以来,立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对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早在2012年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18]4。这一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决捍卫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旨归,并在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实践进程中得以升华,将之提升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19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科学界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
其一,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新时代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8]5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亿万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自觉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个人梦有机统一,奋力拼搏、辛勤劳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新时代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和智慧,他们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新时代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离不开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党中央对此高度肯定。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累计203次提及“人民”二字,并明确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1]9一个“更”字深刻展现了党对人民创造新时代的伟大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
其二,极大强化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18]409;“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19]318;“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18]27。这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延续了以往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的优良传统,又基于新时代的新实践把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和爱戴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实质上是把“尊重人民”升华为“敬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这种“敬仰”绝非抽象的政治辞令,更非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谎言,究其实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重要作用的情感共鸣,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地位的理性认同。
其三,深刻凸显了新时代党执政理念和治国理政逻辑的阶级立场。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人民群众不仅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主体,更是决定时代发展道路和方向的主人。在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20]问题从何而来?“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1]时代所提出的一切问题,本质上都是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生活实践及其利益诉求的深刻反映,因而一切时代问题都是人民群众的呼声,都是其作为时代主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切愿望和利益要求。因此,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天职就是“答卷”,即“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坚决打赢改革这场攻坚仗,努力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19]410。中国共产党不但要认真“答卷”、积极解决关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且要“答好卷”、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要以赢得“阅卷人”即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为其执政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19]40“时代出卷—党来答卷—人民阅卷”的崭新执政理念和治国理政逻辑,不仅极大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而且也突出展现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阶级立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而且创造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赋予其别具中国特色的丰富时代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9]214中国共产党明确将这一崭新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确立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观,将“以人民为中心”牢牢贯穿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价值观立场。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目标,其直接目的是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根本上则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更高需求;政治领域的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其直接目的是要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律制度支撑,根本上则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文化领域的文化强国目标,其直接目的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根本上则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素养;社会建设领域的和谐社会目标,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根本上则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美丽中国目标,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根本上则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即为了在当代中国逐步实现其全面自由发展。人民至上的理念也牢牢贯彻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的侧重点则是要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也正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1这个“初心”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服务的真心,就是时刻都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宗旨的恒心。可以说,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开展的一切事业、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为了人民;亿万人民的支持和信赖鼓舞着党竭尽全力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谱写壮丽诗篇,铸就伟大事业,因而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道靓丽风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必将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理念,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这一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成果,深刻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变革和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基于新时代的新实践对之作了丰富和发展。“新时代”这一理念的提出,深刻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厚度和科学维度。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理念的丰富内涵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而且也能为我们“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提供重要理论武装。
: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8.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54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12-413.
[6]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5.
[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24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48.
[11]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72.
[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6]韩庆祥,黄相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哲学理解[J].哲学研究,2017(12):3.
[17] 吴正裕,李婕,陈晋.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C].外文出版社,2017.
[20]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OL].(2018-01-05)[2018-03-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1/05/c_1122217981.html.
[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