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中国建设银行财务会计工作紧密围绕全行经营管理目标,不断优化财务管理机制,持续加强成本管控,创新财会管理手段,强化金融科技应用,加强财会基础管理,推进资金结算转型,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精心谋划统筹调配,圆满完成经营计划。2017 年,全行经营稳中向好,主要业绩指标好于预期目标,提升了市场对建设银行的信心。全行净利润增长好于预期,拨备前利润实现近两位数的正增长。核心指标均衡协调,成本收入比进一步下降,资本充足率与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
(二) 坚持激励价值创造导向,机制化、精细化和标准化配置财务资源。推进机制化建设,构建公开、阳光、透明的资源配置方式。按照对等原则建立员工费用预借与归还机制,人力费用与中收和母子联动收入增量挂钩,优化招待费、宣传费等专项管理类费用管控模式,持续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机制化安排;“一行一式”编制海外机构经营计划,对子公司持续完善差异化工效挂钩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精准保障水平,加大战略性业务保障力度,继续执行关爱基层员工财务政策。加强标准化建设,实现“机制化+标准化”配置模式;以“效率优先”为导向;实施以实时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动态”配置;突出“调存量”配置重点,开启了分行主动算账、有意识加强管理的新局面。
(三)贯彻落实中央金融扶贫精神,加大扶贫工作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财务支出,开展“善融商务”村级电商营销、在无机构县域设立助农支付服务点,助力实现普惠金融向基层延伸。安排“善融商务”专项扶贫费用,开展专项大型扶贫活动,有效带动了扶贫交易额的快速提升,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全行深化经营转型。立足转型发展要求,加大转型指标权重。在保持“可选+必选”格局和精简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转型推进指标考核权重。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考核导向,在全面落实银监会社会责任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传导央行宏观审慎(MPA)考核和财政部考核的监管要求。注重引导以质促效,强化经营风险防范。贯彻“风险为本”导向,加强风险合规考核,进一步提升可持续盈利能力。贯彻全面考核、压力均等的管理要求,完善业务部门绩效评价。进一步强化业务部门合规管理、母子公司联动和国际化转型联动指标考核力度,推动集团综合化转型发展。
(一)以管理效率差异为切入点,加强钞币运送费管理。对钞币运送费实行定额预算,细分各项驱动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可供借鉴的典型做法和管理要求。2017 年,建设银行钞币运送费首次实现了增速下降及费用占比下降,扭转了逐年大幅刚性增长态势。
(二)开展房屋租赁专题研究,明确租赁管控要求。对全行租赁合同进行统计汇总,开展多维度、多角度分析,针对房屋租赁管理存在的不足,明确管控要求,建立租赁公示制度和集体决策机制,对超面积租赁项目明确调整时限等,加强房屋租赁规范性管理。
(三)强化总行本级增收节支,完善定额标准,压缩低效成本支出。扩大费用定额标准覆盖率,完善部门控制费用管理实施方案,强化集中采购制度的执行,同时优化集中采购流程,提高年度预算事项的执行效率。
(一)积极为新设直营机构提供综合配套财会支持。结合建设银行同业业务中心、金融市场交易中心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的业务范围和核算特点,定制报表口径,完成单独出表。配合探索建立完善总行直营机构配套管理机制,落实业绩评价,推动直营机构成为真正的利润中心。
(二)开展网点业绩计量工作,打通考核“最后一公里”。支持对网点的评价与考核,提出“一套指标,两套模型”精细化计量网点业绩的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全行网点及不同类别网点的标杆,为全行网点布局、网点效能、网点投入产出等提供重要参考。同时,在广东分行先行试点,自动化计量网点账面利润、考核利润,有效支持了各分行对网点的评价与考核。
(三)为战略业务提供财会综合配套支持。持续推进利益分享工作实际落地,加强延伸类项目管理,不断丰富利益分成场景与分成模板,促进全行业务协同发展;开展业务延伸类项目的后评估调查,全面梳理近年延伸类项目的实际开展和产出效益情况。为全行新业务开展提供核算支持,为同业资产转让、公司类信贷资产证券化、支付宝黄金、金生金业务和账户贵金属掉期交易等新产品、新业务配套制定会计核算规则,为业务顺利开办保驾护航。
(四)加强会计前沿领域研究,提升成果应用。加强估值结果在损益分析中的应用,掌握损益的构成、影响要素及变化规律,有效提升对汇兑损益的分析、预测和管控能力。制发套期会计管理指引,填补制度空白,探索套期会计在海外分行的应用实践,有效减少海外分行经营活动带来的损益波动,更真实地反映海外分行的经营业绩。
(一)加强大数据信息分析应用,推进全行财会管理工作变革。建立对新拓展客户的动态分析模型、多维的战略性业务资源配置和转型业务考核模型,实现对新客户、战略性和转型业务的精准考核。搭建固定资产资源使用效率分析平台,建立多维标准体系,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提升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的精准性。利用大数据平台,对监控科目和财务指标设置差异化和动态化的预警阈值,及时报告异常,提高财务监督的时效性。发挥大数据集成优势,开展延伸类业务投入产出分析平台项目建设,客观地对延伸类业务项目进行评价和总结。开发全行员工差旅自助服务系统,实现基于线上的差旅费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财务管控。
(二)支持新一代系统建设,着力推广成果应用。全力支持新一代系统推广,组织参与境内外重大版本上线,各版本总账数据迁移,账务数据平稳过渡,圆满完成新一代系统推广任务。优化内部账系统、资本性支出增值税系统、管理会计等系统功能,数据质量、报表时效和用户体验方面等得到大幅提升。支持同业业务组件、国际结算组件等新一代业务组件上线,完成会计核算衔接和配套核算参数配置,推动全行会计核算系统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制定新一代系统推广应用评价办法,引导全行做好新一代系统上线后的推广应用,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为业务优势。
(一)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圆满完成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完善相关制度,明确账务结转方案。根据新准则调整会计科目和报表口径,修订会计核算制度,制定完备的新旧准则账务结转方案,做好结转准备工作。明确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工作的管理要求和流程,推动分类标准落实在系统层面。完成系统参数维护。配合相关业务组件完成会计核算规则的调整,及会计引擎核算参数的维护。成功完成新旧准则转换下估值相关工作。在同业内首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新准则相关账务的统一落地。
(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具体制度在行内落地。研究制定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根据中央最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会议费、差旅费、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等管理要求,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大力支持党建工作,不断规范党组织工作经费核算和财务管理要求。
(三)对境内外系统内往来、实物贵金属等管理重点开展全面对账,有效防范风险。加强境内外、部门间联动,逐笔核实境内外往来账务明细,实现错账调整后完全平账。建立行际对账机制,同时探索实施系统自动对账,提高对账效率。组织开展全行贵金属实物对账工作,有效控制贵金属短损风险。
(四)加强经费管理,清理长期挂账。制发经费其他应收款管理规定,明确规范性的管理事项和操作风险点,继续做好经费应收款的监控和清理工作。组织全行清理应付资本性支出,2017 年末应付资本性支出余额较年初大幅下降。
(五)贯彻执行税收政策,加强增值税管理。密切跟踪全行国家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加大增值税进项税的管理力度,敦促进项抵扣率偏低的分行改进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进项税抵扣比例逐步提高。
(六)优化报表编制机制,提升财务报告质量。按时保质完成各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完成年度决算报表编报。制定年度检查要点,及时跟进内外审计、监督检查和巡视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有效防范内控风险。规范海外机构倒记账处理流程,实施清单制管理,严格控制倒记账时间,提高全行会计信息质量及合并报表编制效率。强化全行账务管理,协调子公司通过系统完成账务数据报送,进一步扩大并表机构的账务覆盖范围,为全行管理提供更全面的报表数据支持。
紧抓账户拓展工作,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全面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合作,抢抓账户拓展源头,深化工商数据合作,着力打造“账户管理工具库”。持续推进现金管理产品创新,打造客户营销拓展利器。构建涵盖全球账户管理、全球收付款、全球现金池、全球信息报告等综合化的全球现金管理产品体系;推出现金管理跨行资金归集产品;不断丰富完善“票据池+”现金管理服务外延。加大商户拓展与消费资金承接,推进对公支付结算生态圈建设。积极拓展代收代付类商户,提升消费领域的资金承接率。创新现金管理产品场景应用,打造对公资金承接闭环。发挥现金管理吸存固定客户专业优势,多措并举做好客户营销维护。协同客户部门横向联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现金管理综合服务方案;加快现金管理服务网络组建,提升银企合作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