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 张 健
(1.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海淀 100091;2.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组织人事处,天津 南开 30019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强国逻辑”,它在实质上是关于我国发展起来由大国成为强国,即实现强起来的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实际上也是实现强起来的宣言书,是实现强起来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报告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2]。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把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联为一体,形成了“四个伟大”思想。那么,如何理解“四个伟大”提出的历史语境及其意义?如何把握“四个伟大”与实现强起来的关系?
治大国如烹小鲜。一个国家和民族如何选择道路、如何持续发展,与生活中怎样种植种子如何得收获,具有内在的相通性。种植种子,先种“好种子”后得好收获,再种“好种子”,更复好收成。如此往复,形成一个恒久的良性循环。治理国家,先立正道后得多助,再持多助更复受益。如此循环,则正道得立,民力得聚,国家得强,民族大兴旺。这即是“强国逻辑”的一般脉络。该逻辑,若从现实性上看,则表现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具有“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样一种历史走向。这是我们观察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趋势的逻辑和现实之视角。
从大背景看,在全球后工业化时代,经过1978—2018年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具有内生性、独立性、自主性、主体性、世界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其他民族提供了现代化方案的中国选项。中华民族富起来了。总览共和国历史,可以说,我们完成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转换。展望未来,应该说,我们要开启新一轮的“强起来”的伟大历史征程。立足当下,我们要冷静判断,清醒分析,科学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1-3]由此,“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4]这四项架构,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首要特征。如何深入理解这一特征,可以依据“强国时代”历史语境,分析“四个伟大”的重要内涵。
关于“强国时代”历史语境。从逻辑上说,“强国时代”语境的生成,缘起于社会基本需求完成了从“生存性需求”向“发展性需求”的转换,宏观上表现为“解决社会温饱问题”转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实践上说,“强国时代”的到来,根源于中国和中华民族在世界现代化大舞台上,完成了从“相对靠后的世界排位”向“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转换。富起来已经不再成为国家主导性对外需求,而强起来,如何更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则日益成为主要诉求。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追求。
关于“四个伟大”相关重要内涵。首先,伟大斗争,缘起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伟大斗争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新时代提出新要求。如何进行伟大斗争的核心,是科学分析和判断这些要求的本质;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须基于上述科学判断作出应对,以有效满足时代需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所作为,必须提交一份新时代高质量答卷。要言之,“如何科学判断”和“如何有效满足”,应成为我们理解伟大斗争的基本思路。其次,伟大工程,这是推进伟大斗争的主体条件。在新时代条件下,它需要回答为何要加强党的领导、如何加强党的领导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最后,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前者是当前的任务,后者是长远的目标,二者关系,需要从当前和长远、国家和民族、现实性和战略性、现实担当和历史使命等诸多辩证关系中深入理解。可以说,伟大事业,是立足于当下到未来的宏大布局,涵盖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种责任担当和历史重任。那么,“伟大梦想”,则是指向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从历经了四个现代化进程,到当前正在进行着的“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直至未来中华民族在全球现代化中的全面复兴,这是一种历史使命和民族诉求。由此,“责任担当”和“历史重任”,“历史使命”和“民族诉求”,构成我们分析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基本框架。
50多年前,毛泽东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2]重温这一论断,有助于我们以更大的历史尺度来理解伟大斗争的内涵。
在2017年“7·26”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1-3]
学习研究这些论述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为何要进行伟大斗争,归根到底,是由我们党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的要求决定的。二是如何进行伟大斗争,说到底,就是要在实践中认识斗争的客观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最终指向一个根本性问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在这个意义上,当前关于伟大斗争的提出和全面展开,一方面标志着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另一方面又预示着,我们必须研究新阶段的发展规律。
第一,要把握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和“人民群众需求变化”新趋向,尤其是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特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位,核心表现为生产力水平提升与人的需求升级之间的张力。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体现为从对物质性的需求转换和升级为对非物质性的需求。社会发展呈现出从“物质性需求”向“非物质性需求”的转型和升级。如果说,在“物质性需求”为主导的阶段上,生产力的发展集中表现为社会生产的落后,那么,在当前“非物质性需求”上升的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则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相应地,人的需求,则随着上述生产力水平的变化,体现为由基于求温饱的“生存性”升级为基于求美好的“发展性”。如何认识、把握和引领这种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3]。这是一种方法论原则。以此为指导,我们可以对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特征进行深入思考。
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新时代,它意味着,对于当前中国发展,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两个方面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从“量”上看,区域差异、城乡差异、领域差异、行业差异、阶层差异,在社会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基础上,日益显著化。与此相应,人们对问题的关注点,也开始从“做大蛋糕”转向“分好蛋糕”。如果说,在“做大蛋糕”时期,人们关心的是“是否我能”,那么,在“分好蛋糕”阶段,人们则关心“是否公平”,社会的焦点问题转向公平正义。如何顺应这一新需求,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解决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而从“质”上看,在人们“肚子”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必然地,“肚子”以外的“面子”问题凸显出来。反映在宏观层面,政治诉求、文化需求、社会治理、生态宜居等问题上升到议事日程。这就决定了在新时代,发展问题仅仅以经济为主无法涵盖新需求,发展的充分性,发展内涵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成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研究和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且为当务之急。
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理论上说,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具有层次性。在社会处于“以生产性为主导”的阶段,因为生产决定消费,物质匮乏是其主要特征,所以,该时期人们对生活的主要需求是求温饱。而当社会进入“以消费性为主导”的时期,消费引导生产,人们的生活需求既是多样的,同时也是多层次的。而无论是多样还是多层次,相对于前一个阶段的求温饱,该阶段的需求主要体现为求发展、求美好。在这个意义上,如何把握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核心是分析和判断新时期人们需求的基本结构,重点是抓住其主要方面。如果说,前一个阶段,解决温饱问题,是抓住了当时阶段上人们需求的主要方面,那么,今天,在新时代,解决非物质性需求问题,针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重要内容,则是其关键所在。
第二,要把握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取得的极不平凡成就所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十九大报告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1-5]如何深入把握这一变化,我们认为,核心是抓住其阶段性特征,具体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三个意味着”。这“三个意味着”分别体现为“发展起来”“强起来”和“领起来”。这一历史方位及其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内在要求从根本上实现“整体转型升级”,并进行好伟大斗争。在“伟大事业”上,要在我国发展起来以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比较成型、成熟的制度,把“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达到现代化。在伟大梦想上,要在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强起来”。在伟大斗争上,既要掌握斗争规律,也要把握斗争艺术。在伟大工程上,要使党的建设进一步达到科学化水平。就是说,在发展起来由大国走向强国且引领世界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遇到的矛盾、问题、困难、挑战、风险、阻力较发展起来前更多更大更严重,自然对斗争的要求就越强烈,就越要积极进行好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1-4]
学习研究上述重要论断,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以下重大理论问题:在新时代为何要加强党的领导?它与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一种什么关系?新历史语境下,推进伟大工程面临何种现实课题?
第一,为何要加强党的领导,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的压轴内容[1-6],强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1-6];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6]。不仅如此,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4],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谈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1-7],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深入研究为何要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第二,在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它特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和“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4]。在这里,国家治理具有三个规定性:其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总纲;其二,“‘五位一体’+党的建设”的制度架构是第一分目;其三,“{治党·治国[内政(改革·发展·稳定)·外交·国防]·治军}”的层叠式能力架构是第二分目。三者的关系是“纲举目张”。在这三个规定性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性制度,对后两个规定性具有决定和主宰意义,即有了这一条,才能谈后面的。“六位一体”的制度架构中,党的建设,是关于第一个规定性中“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性设置的具体设计。这是中国语境下,国家治理的基本含义,体现出“一纲两目”之特征,核心是党的领导。
第三,在“四个伟大”体系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属于怎样为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斗争提供政治保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1-8]“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3]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四个伟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点,可以从逻辑和历史两个角度去把握。从逻辑上看,存在决定意识,打铁还需自身硬。“四个伟大”的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十分艰难曲折的,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进行好这种伟大斗争,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如何准备新的伟大斗争,需要建设新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所有这些旨在推进新形势下的伟大事业,以实现伟大梦想。
第四,在新时代语境下,深入领会伟大工程的重要意义,还需要对党的领导的必然性和应然性进行理论阐释,完成从“站起来”历史语境向“强起来”历史语境的话语转换。如前所述,在革命年代,在中国“站起来”的历史阶段上,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在这个阶段,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奠定了我们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赢得了民心,赢得了历史。在这种语境下,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具有当然的历史必然性和主体可接受性。反映在理论解释上,也当然具有很强的解释效力。但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语境在三个核心方面发生了变化。一个是革命流血的历史场景不再,代之而起的是发展和现代化。第二个是党的角色已经完成了从“革命型政党”向“执政型政党”的转换,打天下和坐天下具有根本性不同。第三个是社会主体人群不断进行代际更替,到今天,曾经革命奋战的人群逐渐退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群体逐渐成为社会主体人群。这些群体,没有经历革命战争的年代,无法在情感层面深入体会革命话语的内涵,相反,面对建设和全球现代化的历史场景,他们更天生认同非革命性话语体系和全球性话语表达方式。在以上三个变化的背景下,党的领导的理论话语建设面临如下挑战:如何完成话语体系的转型,如何获得新理论话语的普遍认同,如何赢得新时代主要社会人群的持久支持。可以说,这是我们深入理解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的基本理论方向。
总之,无论是从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还是现实必要性,在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归根结底是源于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既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诉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演进的内在要求。
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1]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深入理解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意义指明了方向。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意义,需要从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视角,从全球大视野去深刻理解。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1840年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因外族入侵,中国内源性现代化路径被打断,其结果是中国社会演变为一种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状态。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清除了外部干扰,回到了民族独立和自力更生的发展轨道上,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但是,放眼全球,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此时,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1992年,中国开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此时,西方国家大搞后工业化;今天,当中国应对生态困境的时候,西方世界正准备智慧国家的建设。这就是中华民族在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中的基本境遇。辩证看待这一境遇,需明确三点:其一,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现代化的大轨道,中国和世界处于同一个语境之中。其二,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共同进入“全球信息化”时代,该时代,“互联网+”“手机移动端”“量化设计”成为核心性特征[5]。这意味着中国和世界正处于新一轮起跑的竞赛之中,起点相同,中国当有自信。其三,面向未来,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的现代化时代之支点不再存在实质性差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历史和实践之基础。
其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成就,要在理论上作出新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逐渐呈现出一个较为系统的体系性趋向,即它是一个具有社会主义之根基、中国特色之道路、民族特性之灵魂的实践框架。社会主义之根,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所要面对的时代课题,即,它要回答当今时代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中国特色之路,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所要建构的基本内容,它要回答当今中国应该怎样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问题。民族特性之魂,是党中央治国理政要树立的基本价值目标,它要回答“中华民族的未来愿景是什么、如何实现它”这一重大历史问题。这就是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要回答的时代课题[6]。历史地看,这些课题都远远超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想象的情形,这就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9]十九大新修订的党章规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7]如何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逻辑上说,需要抓住三个关键点。
第一,新时代的基本内涵需要界定,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对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当前社会发展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中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主要特征进行概括。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需要界定,需要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给以界定。第三,需要结合中国民族特性,对社会主义一般性和中国语境下的特殊性,对社会主义一般性和当今时代特殊性进行综合分析。需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完成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性等关键话语体系的整合。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1-10]报告强调:“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11]这些重要论断告诉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个前后接续的奋斗历程。我们必须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要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质上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按照中国实际制定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从理论上说,现代化的本质是社会完成三大转型,即农业时代→工商业时代、农民为主导→市民为主体、传统观念→现代理念。在实践上,主要体现为工商业为主导、现代市民为主体。历史地看,中国在短期内是很难实现这一理论目标的。但是,从全球范围说,中国也无法不在现代化大进程之中。由此,中国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合适的现代化方式。立足于1970年代,邓小平提出,可以设计一个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跟进全球现代化进程[8]。这就是小康社会战略的由来。以此参考,我们可以分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个基本标准。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化率达到50%。如果人均GDP超过3000~4000美元,则符合世界银行的国别收入分组标准中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如果城镇化率达到50%,则意味着,一半的农民已经转化为现代市民。综合而言,一则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二则一半的农民已市民化,这意味着,中国小康社会战略既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设计,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必须完成的现代化任务。立足新时代,我们必须如期完成这一战略目标,这既是首要的任务,更是必需的责任。
第二,要从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高度深刻理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自觉探究共和国“第三个30年”的伟大历史意蕴及诉求。按照党的十三大的构想,1921—2020年,这是中国的第一个百年战略,目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949—2049年,这是第二个百年战略,目的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前了15年,即到2035年)。两个百年战略目标,其内在逻辑是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这是因为,192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1940年代的中国,当务之急是完成向工业国家的转型。而在当今时代,基于全球市场化驱动的现代化是世界发展大势,在这一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发展需要相继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第二个是非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两大战略分别解决上述问题。这即是上述两个百年战略的由来。在这个意义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是实现中华民族的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民族复兴战略是实现非物质层面的现代化。二者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完整的现代化战略。
站在这一高度,我们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30年(1949—1978年),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二个30年(1982—2012年),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第三个30年(2012—),中国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进程的基础上,面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继往开来,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的意义上,这都意味着,一个新的伟大历史进程正向世界徐徐开启。我们必须做好迎接共和国第三个30年(2012—)到来的理论和实践之准备。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和安排,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第三个30年的基本线索。一是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中华民族第五个现代化进程(国家治理现代化);二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上述线索不难看出,共和国第三个30年的伟大征程中,蕴含着两个基本逻辑:一是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的崛起,这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升起和全球认同问题,中华文明是中国的;二是文明自信与中国的世界化,体现为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实现对全球现代化的巨大提升和影响力。可以说,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具有的天然性的规模优势,一旦中华民族实现了现代化,那么,全球现代化进程将出现质的飞跃,届时,中华文明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