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忠 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反过来说,中国道路走得如何取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程度。中国共产党在以往的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已是一个无需争论的事情。问题在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如何才能保持持续而健康的推进?对此,人们也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案和思路。但是,极为重要却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点是:现代化内生动力的健康生长,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得以成功推进的关键所在。换言之,说到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道路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中国现代化内生动力生长得如何。
现代化内生动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源于自我本体的、与现代化趋势相吻合的内在推动力量。所有的现代化建设,都是以国家或地区意义上的社会共同体为基本单元、基本载体而展开的。对于国家这样一个社会共同体来说,尤其是对一个规模较大的国家来说,其发展的基本动力只能源自该共同体内部,而不可能是源自外部。对于体量较大的国家如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从根本上看,只有具备了现代化内生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才能够持续而健康地发展。换言之,能否具有真正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能否健康有效地推进。其一,现代化内生动力决定着现代化建设是一种共生性的发展。与“同质化”的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是一个“异质性”的社会。在充满复杂多样因素的现代社会,如果对大量普遍存在的“异质性”成分整合不好,整个社会便会呈现一种离散的状态,其发展必定会步履维艰,而且社会必定会为之付出过大的成本。现代化内生动力则立足于同一社会共同体,基于各个群体合作共赢的角度,在顺应现代化趋势这样一个时代主线的背景下,使类别复杂、性质迥异的众多社会构成成分形成一种共生,亦即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局面。如是,则既能够保持现代社会的必要张力,促成各种现代性因素的有机生长、可持续积累和有效扩散,也能够逐渐消除、化解其中的“落后”及“有害”因素。其二,现代化内生动力决定着现代化建设是一种自主性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只要是从事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对外开放。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是进行现代化建设,那么别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就会对本国产生巨大的影响。问题在于,这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所以,进行开放的国家只有坚守民族主体意识,以激活本民族的潜能为基本原则,以发展本民族为目的,才能有效地将外部压力转换为内在发展动力,才能有效地应对来自别的国家的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从而避免一些后发国家所出现的“依附性发展”的有害情形。其三,现代化内生动力决定着现代化建设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自启动性”和“可持续性”。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共生性发展和自主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只要假以时日,随着现代化成果基数的日益增大,就会程度不同地形成一种有效的自我“发展动能”或“发展势能”,使得现代化进程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自我发展的“大逻辑”,亦即具有某种“自我启动”“自我调适”以及“自我延展”的功能,进而保证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性。相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如果没有形成,那么从长远看,其现代化建设很有可能被延误,或者扭曲变形。
现代化内生动力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现代化建设必须形成四个“契合”:一是现代化建设与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的契合,现代化建设由此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同,并进而形成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原动力;二是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契合,现代化建设由此获得巨大动力和创造力;三是现代化建设与对外开放的契合,现代化建设由此获得赶超动力和赶超目标;四是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公正基本理念的契合,现代化建设由此获得发展方向和基本宗旨。这四个契合至关重要,把握住这四个契合,就把握住了现代化内生动力的根本。
从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算起,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纵观这150多年的历史,可以发现,受种种历史条件的影响,只有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这40年,中国的现代化内生动力才正常发育。在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末的中国早期现代化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虽然得以启动,但由于受制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打压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的阻碍,中国的现代化内生动力没有正常发育的可能性。相应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只能呈现一种“低度发展”的情形,即:现代化进程虽然一直没有中断,但就现代化的进度而言,非常缓慢,中国的经济实力愈来愈落后于别的现代化国家,而且,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内容而言,带有浓厚的畸形化色彩。为了结束中国现代化低度发展的局面,民族解放成为当时的主要时代任务。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国进行了自主的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对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为新中国奠定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物质基础。但这一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即现代化建设并没有成为时代的中心任务。正如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所指出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在长时期内的重大失误,就是没有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极端夸大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直到发生‘文化大革命’那场内乱。”[注]《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6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内生动力仍然难以得到正常而有效的发育。显然,只有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这40年,随着现代化建设真正成为时代中心任务,中国的现代化内生动力才得以正常生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现代化建设的上述四个契合已经初步形成,中国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已基本形成。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根本性原因。而现代化内生动力进一步的健康成长,则是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获得持续成功的必要条件。
现代化内生动力发育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化建设同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是否实现了有效的契合。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众来说,最为重要、最为看重的事情便是须臾离不开的日常基本生活需求。民众的日常基本生活需求,虽然包括安全、成就、精神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最为基础的是物质利益需求。马克思指出:“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恩格斯认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9页。邓小平也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零点公司于2010年在中国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无论男女、不分年龄、不管是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均表现出对于贫穷的较高畏惧,甚至远超过对情感背叛、友谊和尊严丧失的畏惧[注]转引自帅蓉等:《我为什么比别人穷》,《国际先驱导报》2011年1月10日。。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的水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民众对自己生活的期许,基本上停留在“活下去”和“代代活下去”这两个简单却十分现实的目标,而谈不上生活质量问题。即使少数人对未来美好生活存在异乎寻常的想象,也基本上是将之放到遥远未来的乌托邦或无法证实的“彼岸世界”当中,而不具有现实的依据。从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历史看,广大农民对现实生活的需求无非是“家畜五母之鸡、一母之豕,床上有百钱布被,甑中有数升麦饭”[注]李延寿:《南史》第5册,中华书局,1975年,第1369页。,即便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也无非停留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目标上,亦即不但能够吃饱,而且有余粮,来年不用为生计犯愁。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广大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仅仅停留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憧憬上。
现代社会则不同。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世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以人为本基本理念深入人心,民众越来越现实、理性。民众越来越看重现实的日常基本生活需求问题,越来越看重现实的生活质量问题,而摈弃禁欲主义以及过于理想化如乌托邦式的行为取向。经济水准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民众日常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也具有了可能的空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众越来越将美好生活的期许放在现实的世界中,而不是寄托于遥远的乌托邦或“彼岸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众的这种需求逐渐显现出来。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注]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中国共产党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重要的是,民众对日常基本生活需求的种类在不断扩大,对日常基本生活需求的要求水准在不断升级换代,大众消费时代逐渐来临。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民的获得感显著增强。中国民众已经不满足于温饱的生活需求,其日常基本生活需求已延伸至教育、旅游、汽车、住房等以往不可想象的领域,而且在每一项需求中,要求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2016年为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为134元,2016年为12363元;城乡人民储蓄存款余额1978年为211亿元,2014年为485261亿元[注]《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第4—5页;《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第4—5页。。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17年末的3046万人[注]《中国统计年鉴—2015》,第206页;陆娅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去年再减1289万》,《人民日报》2018年2月7日。。中国民众的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支出,以及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出现大幅度的增长,能够比较典型地说明中国民众的日常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已开始超出温饱的范围。1994年国内游客为5.24亿人次,2017年上升至50亿人次;1994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195.3元,2017年上升至913.2元[注]《中国统计年鉴—2015》,第567页;《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18年2月28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198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为35.8元,2016年达2637.6元;1981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仅10.1元,2016年达1070.3元[注]国家统计局:《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国家统计局网站,2009年9月10日,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qzxzgcl60 zn/200909/t20090910_68636.html;《中国统计年鉴—2017》,第165—168页。。
现代化建设同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两者的契合,会使现代化形成基础性的原动力。由于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涉及每一个社会成员,因而具有最为广泛的意义;又由于它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每天都在意和必须面对的问题,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实现其他所有层面需求的必要条件,因而具有最为重要的意义。所以,现代化建设同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两者的契合,意味着现代化建设同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两者的结合,意味着现代化建设成为民众普遍关注甚至是普遍参与的事情。只有“把人民大众从其自身发展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才能实现发展的内源化”[注]黄高智等:《内源发展——质量方面和战略因素》,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第45页。。由此,现代化建设就能够获得最为基础的原动力。而且,由于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是持续不断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的程度会不断提高,需求种类会不断增多,因而现代化建设与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两者契合所形成的现代化原动力也必然是源源不断的。另外,现代化建设同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两者的契合,还意味着民众对现代化建设更容易达成共识,因而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阻力便会程度不同地有所减弱。这样一来,现代化的动力会由于阻力的减弱而相对增强。
相反,现代化建设一旦与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相脱节,就无法获得强劲而持续的内生动力。现在看来,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现代化内生动力之所以逐渐减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代化建设与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两者没有能够实现有效的契合。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当时的中国亟须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工业体系的基础是重工业,所以重工业的建设便成为当时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经过近3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终于建立起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并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也为日后改革开放的推进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当时的现代化建设也存在一定的“过犹不及”问题,即:过于看重重工业,而相对轻视轻工业和农业,以至于出现资金投入上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更轻”的情状。作为与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和农业,其发展长时期的相对滞后,必然会使现代化建设同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两者之间出现脱节的情形。其结果是,当时中国民众的基本生活状况并没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而得到相应的改善。这种现象进而造成中国现代化内生动力的逐渐减弱。
不断增长的社会财富是现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较高的经济效率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否则,现代社会无从谈起,现代化建设难以持续。而社会财富需要社会各个群体以及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创造,社会进步需要共同努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群体每个人都是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哪一种经济体制能够激活每个群体每个人的潜在能量和创造力,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促成整个经济产出的最大化?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整个社会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基本经济制度。习近平指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注]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从宏观角度看,市场经济通过价格体系,促成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实现供求关系的协调平衡;二是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通过厂家、相关组织以及相关人员之间充分而且是公平的竞争,来实现产品成本的最小化、产品效益的最大化以及生产过程本身效率的最大化。需要说明的是,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经历了一个从原始阶段到较为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其“失灵”部分如长远规划以及公共服务产品的缺失,越来越能够得到政府的矫正和弥补。
正因为市场经济如此之重要,所以,现代化建设只有实现同市场经济的契合,才能使现代化内生动力呈现出合理、有效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第一,市场经济能够充分激活社会成员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潜能。社会成员仅仅有自身的基本生活需求还不够,还需要将这种需求同自身的努力结合在一起,才能转换为具体的动力。而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将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同自身的努力结合在一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必须投入劳动或其他方面的生产要素,并据此获取自己必要的收入和财富。人们的意愿同自身的具体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式,必然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潜能、活力和创造力。“从长期来看,如果人们的贡献与他的所得无关,人们就不可能有劳动、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注]方福前等:《从市场经济的性质与特征看我国改革取向》,《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再者,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平等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群体每个人都是相对平等、独立的参与者和竞争者。而且,每个群体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致性”的努力而不是“先赋性”的条件,通过平等的竞争甚至是激烈的平等竞争才能够实现各自不同的目标。这样的一种相对平等性,能够有效地消除以往等级制等多种不公正制度因素如“依附性”对人的潜能的压抑,从而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市场经济使得每个生产者都“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注]〔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27页。。市场经济不但能够积极推动大量社会成员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且还能够促成企业家群体的形成,而企业家群体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引领和聚合作用。另外,市场经济所蕴含的契约精神十分强调诚信,能够使参与竞争的相关方对各自的相关行为进行有效的约定和约束,进而使市场经济参与者的各种行为具有确定性,相互之间可以从长计议。凡此种种,使得现代化内生动力能够持续而健康地生长。
第二,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如何才能够有效解决产品的社会供求关系,合理配置资源,是事关现代化建设效率能否有效提高的重大问题。现代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了一个规律,即:只有通过市场经济,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市场的价格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产品的社会供求关系,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减少资源的浪费,进而使现代化内生动力的正向效应达到一种相对的最大化状态。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逐渐缺少了内生动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时的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两者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契合。应当承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某些方面,计划经济体制曾经起过有益的作用。比如,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对于重工业体系的建设、对于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的建设等,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问题在于,总体来说,计划经济体制是同市场经济体制相背离的。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经济体制本身所隐含的弊端便会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妨碍中国现代化内生动力生成的最为主要的障碍之一。
计划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内生动力生成的阻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社会成员具体的生产投入与自身利益两者间没有相关性。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收入分配格局均表现出高度平均主义的色彩。城镇的基尼系数在0.16至0.17之间;在农村,省内县际之间和生产队之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6和0.22[注]李实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4页。。而且在工厂里逐渐取消了计件工资制和奖金发放。于是,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不可能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社会成员利益的增进同国家现代化建设之间几乎没有必然的联系。其结果是,民众缺乏参与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更缺乏创造财富的积极性。“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之前,由于利益刺激缺乏而造成的经济动力不足已成为体制上难以克服的痼疾和发展中的障碍。”[注]刘国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184页。进一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尤其是可持续的现代化动力无法形成。其二,无法实现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计划经济是一种通过政府指令进行人为控制的经济体制。经济生产指令的形成和下达,不是依据市场需求和经济规律,而是依据人为规划和政治任务。“在计划体系条件下,行政命令控制着销售量和销售方向,生产者既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来扩大销售,也不会面临竞争对手超越自己的威胁。”“计划经济忽视创业精神,强制实行统一一致的做法,使企业的僵化作风充斥到整个经济发展中。”[注]〔美〕劳伦·勃兰特著,方颖等译:《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页。在这样的情形下,市场价格体系几乎失灵,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不可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之相应的是,现代化内生动力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市场经济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入,彻底摒弃了以往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进步。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6—27页。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19页。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也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7页。时至今日,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
第一,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机制已初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后,先是实现了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由“双轨制”向市场定价的“单轨制”的转变。继之,像土地、技术、资本、产权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也逐渐实现了由市场进行定价,作为现代市场基本构成的商品市场、金融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态势也基本形成。比如,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社会流动大面积展开。2017年末,全国农民工的人数为2865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7185万人[注]《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2018年2月28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28_1585631.html。。这种人口流动现象,“是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的最大规模迁移”[注]〔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吕鹏等译:《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第二,收入分配逐渐同社会成员的具体贡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是彻底破除了以往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强调按劳分配是基本的收入分配制度。继之,适应着多种所有制的出现等时代条件的变化,中国的收入分配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要素也成为收入分配的依据。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第三,私有财产权逐渐受到法律的保护。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私有财产是社会成员基本生计的必要条件,是防范个人和家庭风险的必要屏障,也是其融入社会和自由发展的必要基础。无论对贫困者还是对富裕者来说,保护私有财产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私有财产如果不具有合法性,那么社会成员就不可能具有创造财富的热情,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要成就,是将个人财产权列入法律保护的范围。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注]《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0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增加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条款,私有财产由此受到宪法的保护。2007年制定并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规定:“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上述一切,促成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在2001年年底已达到69%,突破了市场经济标准的临界线,表明市场经济框架已经建立。2003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达到73.8%,表明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了。[注]《2005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3页。
总之,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两者的契合,从宏观层面上使得资源得到比较有效的配置,从微观层面上使得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从法律层面上使得人们赖以进行市场活动的财产权得到了保护。这一切,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获得了强劲的推动力量。“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指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改善了资源配置效率和微观经济效率,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39.23% 是由市场化改革贡献的。”“改革时期的经济增长加速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首要的贡献因素是市场化。”[注]樊纲等:《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作为市场经济典型产物的民营经济,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13年,民营经济贡献的GDP总量超过60%,民营经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2%;2016年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近3.1亿人[注]王钦敏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7、4页;《中国统计年鉴—2017》,第104页。。可见,如今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两者之间初步实现了契合。
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打开国门、对外交流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来说,对外开放具有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意义。
第一,对外开放能够有效激活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这是对外开放最为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亦即再生能力能否得到有效激发,从一定程度上讲,取决于这个国家所面临压力以及矛盾问题的大小。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压力和矛盾问题倒逼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国家如果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那么,这个国家由于面临的压力和矛盾问题相对较小,因而容易自我满足,发展的前行动能会比较匮乏甚至是长时期的匮乏。而一个国家一旦对外开放,将自己置身于强手如林的国际大环境中,便会面临强大的压力和严重的矛盾问题,甚至会面临生死攸关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形下,为了本国的生存和自立,为了不居于他国之后,该国往往会形成强烈的超越精神,迸发出巨大的发展动能。从世界现代化历史看,大量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后发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无不验证了这一规律。而且,一个国家的发展潜能越大,其通过对外开放所获得的发展空间也就越大。更为重要的是,正如汤因比指出的那样:“迎战不仅解决了挑战所提出来的问题,而且还在它每一次胜利地解决了一个挑战问题以后,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样,文明生长的性质的最核心的成分便是一种活力,这个活力把那个受到挑战的一方从一个由于迎战成功而出现的平衡状态中,又引向了一个出现新挑战的不平衡境界”[注]〔英〕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中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154页。。对于对外开放的后发国家或地区如中国来说,来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压力始终存在,且越来越成为常态,因而有效予以应对,则会获取一种不竭的发展动力,激活民族的再生能力。
第二,对外开放能够使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获取必不可少的参照。对于现代化建设而言,民族动能的充分激活固然十分重要,但这还不够。如若只是依靠本国内部已有的十分有限的经验,则难免陷入旧的发展思路、发展路径的窠臼,并据此自说自话,其发展动能难以兑现成相应的发展成果。这就需要有外部世界的参照,需要借鉴现代化建设成功国家的经验。而对外开放恰恰能够为本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必不可少的参照或经验。在民族生存与延续的过程中,每个民族都从各自的环境中积累了大量的得与失的切身经验,都具有特有的局限和长处。通过对外开放,一个国家可以从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国家那里,获取必不可少的参照,能够程度不同地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汲取其失败的教训。在充分参照先行者的基础之上,后来者才能够适应世界潮流,并逐渐形成可行的现代化建设路径,逐渐形成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创造力。
第三,对外开放有利于各个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如今,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从全球化发展历程看,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不可分割,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发展趋势。这种情形,使得诸如商品、货币、人员、技术、信息、服务等各种生产要素必须进行跨国的充分流动,进而促使每个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都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有效的资源配置。一个国家唯有对外开放,才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形成自己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有效地推进自身的现代化建设。
对外开放对于现代化建设如此重要,以至于一个国家不可能离开对外开放而进行现代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同西方国家也有一定的贸易往来,但从总体上说,中国处于与世界隔绝的状态。加之,由于当时将西方的文化基本上视为腐朽和反动的,教育、文化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对外交流活动数量极少,几乎难以对中国社会产生实际影响,因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无法得到由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别的国家实际发展的参照效应。再者,当时的中国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几乎谈不上生产要素的国际化配置。显然,现代化建设同对外开放两者相脱节是当时中国现代化建设难以顺利、可持续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重大亮点,便是对外开放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推进,中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同各国的经济、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带动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从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与现代化建设形成了有效的契合。
第一,国家层面上有关对外开放观念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上有关对外开放的观念不但已然形成、根深蒂固,而且在逐渐丰富和深化。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从中国发展全局的高度指出,我们的“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要“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与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9、117页。。时至今日,习近平同样从中国发展全局的高度指出:“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注]习近平:《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28页。不仅如此,习近平还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指出:“我们要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要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以此“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注]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这种有关对外开放的深刻理解,使得中国的对外开放实践获得了坚实有力的理论支撑。
第二,现代化建设已初步步入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有效配置轨道。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虽然是初步、但却是稳步地融入日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当中。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便开始积极拓展进出口贸易,积极引进外资。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有效配置迈上更大的平台,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出口贸易总额迅速扩大。1978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2016年达到36855.6亿美元[注]《中国统计年鉴—2017》,第343页。。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0.8%上升到2014年的11.3%。如今,中国无论是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还是进出口总额,均居世界第一位。[注]《国际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第3页。中国的这种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二是实际使用外资的数量迅速增大。1979年至1984年引进外资只有181.87亿美元。1985年至1991年每年平均引进外资100多亿美元。1993年之后,外资的引进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增长:1993年为389.60亿美元,1994年为432.13亿美元,1997年为644.08亿美元,2008年为952.53亿美元,2010年为1088.21亿美元,2014年为1197.05亿美元,2016年再创1260.01亿美元的新纪录。[注]《中国统计年鉴—2017》,第365页。而且,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积极现象值得重视:中国对外投资数量也在迅速增大。“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自2003年中国发布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以来,连续12年实现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不断扩大,首次步入全球前10行列。2014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826.4亿美元。”[注]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15年9月17日,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tjsj/tjgb/201512/20151201223579.shtml。201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3573.9亿美元。[注]《中国统计年鉴—2017》,第372页。可见,如果没有这种超大力度的世界范围内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就不可能保持快速的增长态势,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第三,对外交流空前繁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对外交流大幅度增加。2016年,国内居民出境人数已达13513万人次[注]《中国统计年鉴—2017》,第581页。。这种情形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作为对外交流中一个重要内容的留学活动比较典型地说明了对外开放进展的广度和深度。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目前有145.4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同时,从1978年到2017年底,留学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其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有共计313.2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3.73%[注]姚晓丹:《去年留学回国人数增长11.19%》,《光明日报》2018年3月31日。。同时,留学活动日益表现出一种双向性。中国接受国外留学生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大。2017年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48.92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35所高等院校学习,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计约7.58万人,比2016年增加18.62%,中国已是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注]姚晓丹:《我国已是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光明日报》2018年3月31日。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是大幅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而且是一种自主的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两者的契合,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现代化内生动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论是从经济生产能力的再生,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居民生活水准普遍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等角度看,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可以说,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举世公认的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重要的是,对外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两者的契合,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新时代,中国正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
现代化建设如果只是同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市场经济以及对外开放相契合,还是不够完整的,尚无法解决事关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宗旨”或“灵魂”一类的大问题。而这类问题的缺失,会使人的“本能化”冲动或“自发”行为盛行于世,进而损害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造成现代化建设的扭曲。现代化建设如果只是同民众基本生活需求相契合,虽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会得到大量民众的认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容易引发平均主义行为的出现。平均主义行为一旦出现并在整个社会中盛行蔓延,必定会严重损伤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活力和创造力。现代化建设如果只是同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相契合,虽然在一段时间中会激发社会的活力,但不可持续。长此以往,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助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盛行,催生形成大量的社会离心因素,进而损害社会的安全运行局面,并使得现代化建设失去可持续性。这些,已经被大量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实际进程所证明。
显然,现代化建设必须同现代意义上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才具有必不可少的“灵魂”和“目的性”。有学者指出:“看一个社会,必须根据在其中发展的新结构和承认不同的价值准则:把社会各成员结合起来的体制以及证明现代化进程的合理性的价值准则。这些也构成基础结构——社会基础结构。”[注]〔美〕查尔斯·K.威尔伯编,高铦等译:《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83页。而在现代意义上的价值观当中,社会公正是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所以,进一步看,现代化建设必须同社会公正基本理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亦即必须实现现代化建设同社会公正基本理念两者之间的契合,才能推动现代化内生动力的正常发育。缺少这样一种契合,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持续、健康地推进。
第一,社会公正基本理念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宗旨。毋庸置疑,经济基础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至关重要,是一个社会以及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须臾难离的。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6页。无论经济多么重要,必须看到的是,经济本身并不是现代化建设的目的,而是实现现代化基本宗旨、目的的基本手段或路径。社会公正基本理念才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宗旨。社会公正基本理念有两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基本价值取向:一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二是要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570页。恩格斯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两者的关系也作了必要的厘清,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57页。。
第二,社会公正基本理念是现代社会基本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公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作为一种普遍化的、被民众普遍认同的公正,则是在现代社会中形成并完善的。一个社会,必须通过某种基本制度安排,来规范社会成员的基本行为,以便实现社会的“常态”运行。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制度安排只能基于社会公正基本理念。“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个社会,当它不仅被设计得旨在推进它的成员的利益,而且也有效地受着一种公开的正义观管理时,它就是组织良好的社会。”[注]〔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3页。只有在这样的基本制度安排之下,社会各个群体和成员才能既获得平等尊严底线的保障、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时又能得到个性化、差异化以及合意性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以及互惠互利的和谐团结的局面,进而形成源自社会本体的巨大发展合力;才能形成以“良法”为主的一系列制度化的规则体系,建成法治社会,使社会各个群体各个成员有章可循,大幅度降低社会负面能量生成以及社会矛盾冲突发生的概率,最大限度地减小发展能量的无端消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同社会公正基本理念两者间逐渐实现了契合,从而有效地助推了现代化内生动力的发育。
第一,民众普遍认同社会公正及相关的现代价值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中国民众的价值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40年当中,中国民众以往根深蒂固的“依附性”意识、重视相似性而排斥差异性的行为取向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众开始普遍认同并形成以社会公正理念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意义上的价值理念。
民众的独立意识以及自致性努力的行为取向开始普遍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行为决策者和自我行为负责者,别人无法取代。这同中国民众以往所普遍具有的“依附性”意识以及平均主义观念截然不同。在现代社会当中,独立性和自主性是社会成员自身意识及行为取向的基础特征。中国民众自改革开放以来恰恰逐渐形成这一重要特征。例如,《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2008)》显示,在个人成功影响因素重要性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个人因素最为重要,位列第一,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先天因素位列其后;而在个人因素的调查中,被调查者认为对于个人成功来说,“有进取心/有事业心”“努力工作”是最重要的,有31.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有决定性作用,有46.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报告(2003—2008)》,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222、221页。
重要的是,如今中国民众对以社会公正理念为核心内容的现代价值观几乎全面予以认同。例如,2013年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显示,在问及“一个好的社会应该包括的特征”时,被调查者在备选的19项社会价值观中选择出的前5项分别是:平等(50.96%),民主(49.38%),文明(45.46%),公正(43.20%),和谐(41.19%)。[注]王俊秀、杨宜音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4—15页。
第二,社会公正理念逐渐成为国家层面上基本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
从国家层面制度安排的角度看,作为执政党的中共,其有关社会公正理念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发展和深化。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共力主破除平均主义,提倡按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指出:“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01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1993年,邓小平对日益凸显的社会不公现象十分担心,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注]《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64页。到21世纪之初,随着发展进程的逐渐深入,中共对社会公正基本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2005年,胡锦涛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注]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中共十八大报告将公平正义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位置,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核心价值理念[注]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习近平更是极为看重社会公正,指出,改革发展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求是》2014年第1期。。“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四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人,现代化建设是靠人予以推动的。而人又必定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所以,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公正基本理念两者的契合,能够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保证中国现代化内生动力的有效生成和释放。其一,能够有效地保证民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增加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于2010年颁布,2011年实施。应当说,这些做法是社会公正基本理念的应有之义,构筑了现代化建设的牢固基石。其二,能够有效地激活民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活力。依据社会公正基本理念所制定的大量制度和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民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强调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等等。凡此种种,能够产生一种“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效应[注]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其三,能够有效地起到纠偏的作用。综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之路,经常出现弱肉强食亦即丛林法则的现象,以及平均主义现象。这两种现象或者会引发社会的不安,或者会损害社会的活力,均对现代化建设产生十分有害的影响。而依据社会公正基本理念所制定的政策,能够有效矫正类似的偏颇。
切不可低估现代化建设同社会公正基本理念两者间逐渐契合这一现象的重要意义。这种契合,既能够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不至于走偏,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社会不公现象,能够防止未来社会不公现象的大量出现。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形成这样两点看法。
第一,中国道路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现代化内生动力发育得如何。
中国道路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建设能否得以健康、可持续地推进,关键取决于现代化内生动力的具体状况。而现代化内生动力能否得到正常发育,关键取决于现代化建设能否同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以及社会公正基本理念实现有效的契合。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四个方面的契合,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也是判断现代化建设是否健康推进的重要标准,更是中国道路最终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横向看,凡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均做到了这四个方面的契合;凡是现代化建设同这四个方面脱节亦即没有做到契合的国家和地区,其现代化建设则必定会出现挫折或被扭曲的情形。
纵向看,从19世纪60年代至1949年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缺少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最起码的独立自主的条件,因而当时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建设同民众日常基本生活需求、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以及社会公正基本理念的契合。进一步看,当时的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具备真正的内生动力。所以,当时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获得成功,并非偶然。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现代化建设,在探索中国道路方面取得了大量成就,但当时由于种种原因,现代化建设没有也不可能做到前述四个方面内容的契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功,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开始
被人们认同,说到底,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初步实现了前述四个方面的契合,致使中国的现代化内生动力开始逐渐形成。同时还应看到,如今的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在于其中一些应当有的“契合”尚未到位。
显然,为保证中国道路健康、可持续地推进,其关键在于积极培育中国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第二,培育中国现代化内生动力的关键在于补足社会公正问题的短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发展在整体性和协调性上存在着一定的短板。这种发展的短板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比较突出并且涉及面比较广泛的问题是,现代化建设同社会公正基本理念两者虽然开始实现了契合,但这种契合尚处在较低的程度,社会公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阻碍现代化内生动力正常生长的短板,进而成为一个公认的影响到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推进的关键性短板。正如习近平所指出:“在我国现有发展水平上,社会上还存在大量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注]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求是》2014年第1期。
由于社会公正基本理念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宗旨,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事关中国道路能否成功的根本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尽力弥补这一关键性短板。唯有如此,方能保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持续、健康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