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视域下的国企改革史研究刍议

2018-02-07 02:09
中共党史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微观视域理论

常 旭

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国企改革,长期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40年光辉历程里领导和推进的伟大实践之一。通过对风云激荡、艰苦卓绝的国企改革史进行历史回顾、经验总结、规律探索、前景展望与案例宣传,不仅能够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而且能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特别地,在充分吸收已有宏观层面的国企改革史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微观层面的国企改革史案例研究,从而形成立体而动态的“党中央、国务院——部委、省市、国资委等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的国企改革史图景,增进对国企在国民经济发展作为中坚力量肩负社会进步重任的认识。本文主要基于案例研究的实际经验,就微观视域下国企改革史研究的意义与理论方法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一、微观视域下的国企改革史研究方兴未艾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企改革“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的,而且体制的改革、结构的调整、人员的分流安置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大量丰富的实践筑就成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改革道路”*邵宁主编:《国有企业改革实录(1998—2008)》,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序”第5页。。它先后由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经贸委、国资委等部门负责领导,是一场多层次参与和推动的、规模宏大的历史性社会变革,是一个长期艰难探索、取得伟大成就的过程,也是一件需要持续推进、不断创新的重大改革任务。通过“历史性地审视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演进历程和基本规律,能够为当今推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借鉴”*黄速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制度安排与现实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年,第15页。。正因如此,国企改革史研究不但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且成为党政官员、国企高管高度关注并指导改革实践的重要参考。

目前国企改革史研究的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一类侧重于历史视角,整体阐述国企改革的演变过程,从阶段划分、不同阶段的主题和特征等呈现渐进式改革的规律;另一类侧重于理论视角,从经济体制论、产权理论、发展模式论等理论研究国有企业性质职能、公司治理结构和改革发展路径等问题。相对而言,从具体国企的微观层面开展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少,仅散见于一些经济管理院系以佐证理论模型为目的的教学案例,以及财经记者主要通过访谈口述史编写的企业史书籍。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不断深化的客观需要,也由于一些国企日益将企业史的整理和研究纳入建设企业文化、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和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兴起了从微观视域下研究国企改革史的潮流,即以学术界与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界课题合作的形式,系统利用企业档案和实地调研,编纂企业史并深入研究、总结企业发展的经验和规律。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情调研丛书(企业卷)》,就是这一趋势的反映。

从微观视域的研究成果和社会效益看,招商局集团的企业史研究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在晚清洋务运动中创立的招商局,是一家少有的能够全面反映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历史的企业。从企业史层面而言,招商局的组织制度、发展战略、产业开拓、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都具有广泛的研究内容,而招商局在发展历程中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国家层面的诸多方面,可谓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部小百科全书*参见秦晓:《招商局历史研究的现实意义》,招商局集团办公厅编:《秦晓论文汇编》,2009年,第276—287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下,招商局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许多有益经验,出现了以创办蛇口工业区为标志的第二次辉煌和安然渡过亚洲金融危机后高速发展的第三次辉煌。招商局不仅涉及港航、金融、房地产等具体行业的发展,而且“蛇口模式”对区域发展乃至整个改革开放事业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当然,关于招商局史所涌现的丰富研究成果,与招商局开放的档案资料以及招商局档案馆、招商局史研究会等研究平台的建立和推动密不可分。此外,中交集团下属的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与高校的企业史研究合作项目,亦产生不少学术成果*如龙登高、常旭、熊金武等:《国之润,自疏浚始——天津航道局120周年发展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值得注意的是,微观视域下的国企改革史研究并非单纯的企业史研究。前者虽然以后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借鉴企业史的研究方法,但在研究目的、理论方法等方面,二者有以下区别。其一,前者致力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注重从案例研究探索国企改革的一般性规律和提供政策建议;后者则更多地立足于企业实际,注重从宏观背景下总结企业的具体发展路径和特点。第二,后者强调对历史过程加以全面、准确的叙述,而前者除此之外,更为重视对企业发展规律和基本经验的理论探索。第三,前者涉及的利益主体或参与者更为多元,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应基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标准开展成效评估,而后者则偏于企业本位。

二、企业档案的收集利用是微观案例研究的关键因素

微观视域下国企改革史研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企业档案的可获取性和可获取范围,这与宏观层面的研究很不相同。宏观研究一般主要利用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的相关政策文件和统计资料以及地方志、行业年鉴、新闻报道、企业公开披露的信息等资料,而微观研究则必须依赖企业档案。但是,国企档案不但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而且涉及国家的安全利益,不可能无限制地向社会或学术界开放。因此,即便企业与学术团队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展开企业档案的开发,也会涉及开放档案的范围问题。笔者以为,搭建合作平台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党和政府、国企、学术界与社会的客观需求,可以预见企业档案将更加容易获取和利用。事实上,诸如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技术创新成就、制度变迁过程、企业治理结构、管理组织变革、经营绩效等微观视域下的重要研究主题,并不构成企业的核心机密。在一定范围内的开放和利用,反而有利于国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由于可获取范围的日益清晰,企业档案的可获取性也将日益提高。当然也应注意企业档案对学术团队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一定时期对企业档案的垄断会刺激相关学术团队的研究激情,却容易使之陷入自说自话和研究的“碎片化”,反而不利于学术交流和理论创新。即便从学者的学术旨趣而论,讲述别人未知的故事不过是等而下之的成绩,若能补充、修正和发现经济学理论的逻辑,才可称得上真正有所建树。

利用企业档案的首要工作是了解档案的基本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档案管理工作逐渐恢复和发展,特别是1996年国家档案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档案管理等级的认定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企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也为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日益完善,管理日益规范化系统化,档案形式日益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国企档案呈现如下特点。其一,数量庞大、分类复杂、内容冗繁、互有参差,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国家政策、企业隶属关系、主营业务、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档案文件的名称、规范、内容有可能改变,不同文件对同一件事情的记录偶尔也会有所不同,需要对照修正。其二,企业档案一般按照档案产生的部门分为党委、行政、团委、工会等类别,按照文件保管期限分为短期、长期、永久等类别,其中行政永久类文件包括上传下达的重要公文、企业领导班子会议记录、生产经营管理资料、企业发展规划、统计资料汇编等,最具系统性,也最有价值。其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会不断回顾和总结企业历史,由企业内部人士编纂形成诸如文件汇编、领导讲话集、大事记、年鉴、企业史等内部资料。这些资料通常为企业档案的整理和利用提供指导,弥足珍贵,越是新近的资料越具有参考价值。其四,企业董事会、党委等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和领导讲话是全面系统反映企业中心工作的重要文件,是理解企业历史的主要线索。

利用国企档案还需重视调研访谈,只有将实地调研和亲身访谈与企业档案相互结合,才能了解企业历史的实际情况,避免陷入卷帙浩繁的“文山会海”。调研访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前期准备,既需要了解诸如企业的隶属关系演变、历届主要领导、组织结构变迁等基本状况以及国企改革的宏观背景知识,也需要了解企业所在行业的知识,比如行业集中度、上下游企业、技术、资本、利润以及传统市场业务和新兴市场业务等。其二,调研访谈对象应首选企业文化部门和战略规划部门。一般而言,这两个部门最熟悉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档案情况,并能为深入访谈和专题调研提供建议。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异议的重大事件,应尽可能采访多方当事人,以获取全面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抓住某些重大事件中的冲突,往往是研究企业史的要义。其三,注意调研访谈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收集。由于档案资料的可获取范围有限,调研访谈对象可能提供一些档案范围之外、具有价值的资料,因此收集资料更像一个不断“挤牙膏”的过程。

三、坚持历史的、理论的、现实的科学态度是开展研究的基本要求

对于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研究,必须坚持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思路,“既要遵循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规律,又要立足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困境,同时还要符合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逻辑”*黄速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制度安排与现实选择》,第1页。。

第一,倡导历史学治学态度,避免套用理论模型。

历史演变是由各种因素复杂交织促成的,只运用一种模式、理论或框架来解释历史,往往会缘木求鱼。西方主流经济学产生于欧美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对经济现象具有理性的观察思考,其中一些理论成果经过引进吸收,可用于指导国企改革的实践。但简单套用解释中国宏观经济的情况仍然可能严重脱离实际,更何况用于研究具体的国企案例。微观视域下的国企改革史研究首先应该注重历史的态度,倡导求真务实的学风,通过案例研究、社会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历史中挖掘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不应急功近利地以此论证或批判某种经济学理论。比如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交织着地方政府过度追求GDP、企业粗放式生产、企业盲目发展(横向经营多元化和纵向多级法人化)、资金预算软约束、国有资产流失、国企“所有者缺位”等问题,只有立足于国企改革的具体实践考察其中的症结,才能真正发挥史学“知古鉴今”“以史资政”的价值。要倡导历史学的治学态度,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板凳甘坐十年冷”,认认真真地从企业档案着手,将企业发展历程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过程。

第二,借鉴经济学理论成果,推进学术理论发展。

国企改革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改革动因、改革过程和改革方向都深受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当然,在改革实践中,有些西方经济学理论被证明适合国企改革的国情,有些则被淘汰,在探索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理论成果和经验规律。在国企改革案例研究中,固然不能简单套用,却也需要借鉴合适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工具。事实上,研究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才能够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国企改革采用渐进式策略,先试点总结经验再推广形成政策,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高管、普通员工等多方利益主体在长期的反复博弈中,建立了各自的“自适应”机制。“自适应”概念源于复杂自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理论,核心思想是强调个体对环境的主动性和适应性。这一理论有助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地考察国企改革的历程,形成立体的、动态的改革史图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尤其值得关注。它从最初的交易成本、产权与合同等几个核心概念逐渐发展出强大的理论和分析工具,特点是强调从制度出发对企业和市场组织展开微观分析,探究这些微观分析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寻求动态而非静态的角度解释经济演变;接受跨学科的方法,并对案例研究和低数学化的研究方法保持开放态度。新制度经济学广泛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研究,并获得迅速发展*① 参见Claude Ménard、Mary M.Shirley著,金颖琦译:《新制度经济学的未来:从早期思想雏形走向新研究范式》,《比较》2017年第1辑(总第88辑),中信出版社,2017年,第1—26页。。可以预期,微观视域下的国企改革史研究将会极大地推进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响应国家创新理念,贴近社会现实需要。

在将来一段时期的研究中,“创新”应成为微观案例研究的主题,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不断深化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国企的经营机制、管理体系、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特别是国企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居于最为重要的地位,成为重大核心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目前学术界对国企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缺乏,特别是很少通过长时段的案例来探究国企创新的机制和路径,进而总结经验规律。鉴于此,学术界应该协调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案例研究,将尘封的国企档案转化为学术论著,并在学术论著的基础上产生有血有肉、活泼生动的典型案例。

综上所述,微观视域下的国企改革史研究方兴未艾,它将极大地丰富和繁荣中国改革开放史的学术研究,加深对国有企业之历史特征和性质职能的认识,推动中国特色国企理论和国企改革的发展。学术界应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这一研究领域理论方法的探索。

猜你喜欢
微观视域理论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微观的山水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