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青年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的主力军。青年在哪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在哪里。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延伸到网络上。因此,充分认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价值,分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创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在看到成效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目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队伍建设、载体建设、内容建设、话语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一是高校网络思政队伍在数量上严重缺员。各高校从事网络思政工作的一般是宣传部门、团委或是辅导员中的少数教师兼职带领着部分学生在做。二是人少且以兼职居多就直接导致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政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网络思政队伍不同于普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求具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将直接影响网络思政教育的效果。三是在对网络思政队伍的培养培训上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舆情瞬息万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要求高校网络思政队伍必须时刻跟上时代的发展,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网络思政队伍的培训跟不上将直接导致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滞后。四是在高校网络思政队伍的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网络思政教育的载体是承载、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具有实现思想政治主体与客体间双向互动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载体建设上基本处于分散发展、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形成网络上的及网上网下的育人合力。一是缺乏有效领导协同机制,没有发挥出集群、矩阵的影响和教育效应。二是没有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课堂主渠道和舆论阵地主战场没有很好的结合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互联网时代强调内容为王,但内容本身也分三六九等。高质量的内容不仅能够提升平台自身的档次而且能够有效增强读者黏性。目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内容的广度有,但在精度和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创新和品牌建设上也需要提高重视。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网络思政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存在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学科建设中“失语”、在教材中“失踪”、在论坛上“失声”的现象。在对网络舆情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事后灭火多,主动出击少的问题。这些现象直接导致我们在通过话语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而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正负两方面问题的解释力不够,另一方面在面对网络舆情问题时,由于缺乏主动性而导致在疏解问题时常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导致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力以及在网上网下的影响力不足。
1.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思政教育的队伍建设,从制度层面建立运行保障机制
高校既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面对新形势,高校必须从战略高度上重视网络思政教育,重视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从制度层面建立运行保障机制。
(1)严格准入制度。严格准入制度是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政队伍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要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在网络思政队伍的来源、资格审查、入职程序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首先在队伍来源上要择优选聘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相关专业同时精通计算机技术、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二是在资格审查上要对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思想政治、专业素养、技术能力等严格把关;三是在入职程序上要明确规范,确保网络思政教育队伍严进宽出,对经过试用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转岗或再培训。
(2)健全培训制度。健全培训制度是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必要条件。新媒体背景下,网络信息瞬息万变,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也随之波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网络思政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校就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健全对网络思政队伍的培训制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培训,保证网络思政教育队伍能够与时俱进时刻把握和掌握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引领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队伍新媒体技术的培训,保证网络思政队伍能够应用最新的新媒体技术服务网络思政教育。另外,还要加强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对网络舆情意识的培训,培养网络思政队伍针对不同的网络舆情如何有效引导、如何有效发声的能力。
(3)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制度是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充分条件。完善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归口领导,做到责任明确,有效指导;第二要规范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工作程序,做到分工明确,高效运行;第三要拓展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发展空间,做到前景明朗,积极工作。
2.提升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职业素养
(1)政治素养是前提。政治素养是从事网络思政教育的前提。不讲政治就没有方向和原则,就容易迷失自我。网络思政工作者只有自身先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作为思想和行动的指南,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处理和解决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才能够把握政治方向,敢于发声亮剑,增强自身用理论解释问题的能力。
(2)技术素养是保障。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只有熟练掌握和运用新媒体技术才能随时把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其思想发展趋势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里所说的技术素养不仅是熟练运用微博、微信、QQ、贴吧、手机APP等应用,还包括运用大数据进行总结分析的能力。例如,通过大数据对青年大学生上网时间段的统计分析,可以在固定的时间段推送有针对性的推文,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大数据对青年大学生空间动态的跟踪与分析,可以从总体上把握青年大学生在各个阶段常见的问题与困惑,并可以根据具体的动态信息及时了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对症疏导,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预见性和即时性。
1.统一领导,协同发展。互联网开放、互联的特征决定了其内容传播的广泛性。而这种广泛性的传播需要各媒介及同一媒介下的不同组织之间在统一的领导之下形成矩阵协同发展才能发挥出来。一是通过矩阵形成的新媒体集群内部各组织要在竞争压力下不断创新并形成自身的特色,增强集群内媒介组织自身的吸引力。二是通过矩阵形成的新媒体集群要号召集群内成员发挥矩阵优势将优质资源广泛推广,增强内容自身的影响力。三是通过矩阵形成的新媒体集群要促使集群内各媒介及同一媒介下的不同组织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升,增强集群自身的竞争力。
2.优化整合,融合发展。一是利用大数据详细分析青年大学生的阅读及行为轨迹,掌握青年大学生在何时何地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达到价值精准引领的效果。二是要促进集群内各新媒体平台的相互融合,对同质内容根据平台特色通过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彼此互动、相互造势等手段实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目、入心的目的。三是根据应用驱动、服务导向的原则优化整合高校内教务、财务、图书馆、宿舍、餐厅等各种信息资源有效加强青年大学生对校园新媒体的黏度。
3.提升理念,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思维方式、观念理念的创新则是推动一个社会整体创新的前提。一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理清“加”和“融”的关系。新媒体集群不是简单的各个新媒体媒介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新媒体媒介在传播的时间、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二是创新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最根本、最深层的问题,也是构成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充分发挥集群效应需要在人员配置、机构设置、采编推广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三是创新舆论引导新格局。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和分众化、碎片化的传播趋势,校园新媒体集群要把握住“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方式,在时、度、效等方面下功夫,创新舆论引导新格局,让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传起来、硬起来、强起来。
1.品牌的核心在于信任,信任度决定了品牌的力量。校园网络文化品牌的核心就在于高校青年学生对这个品牌的信任。这就需要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在思想上必须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传播正能量,传递真善美。
2.物质基础是根本保障。这里所说的物质基础既包括高校对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建设的投入,也包括品牌栏目的设计与填充。品牌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高校在对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建设进行投入时一定要立足长远。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栏目设计与填充的质量直接关乎品牌“粉丝”的数量和品牌影响力。因此,必须把校园网络文化品牌的栏目做精做优,提高品牌“粉丝”黏度,实现品牌长远发展。
3.虚拟化与具象化相结合塑造校园网络文化品牌。虚拟化是网络文化的共性。但一个好的网络文化品牌如果仅停留在虚拟的状态中无法与现实接轨就会削弱品牌的力量。而让网络文化品牌从虚拟的状态中走出来,使其具象化,就会加深人们对这个品牌的印象。比如,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小花梨”从虚拟网络状态中走出来,具象化了“5组形象、16个学院标识,10组社团标识”。“小花梨”以各种形象出现在线上线下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宣传中,同学们也在感受“小花梨”各种形象的同时,加深和认同了“小花梨”这一校园网络文化品牌。
1.坚守课堂主渠道,融合网络主阵地,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课程吸引力。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紧跟信息化的时代潮流,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推动传统思政课堂与互联网络深度融合,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增强课堂吸引力,提升思政课堂的时代感。另一方面,融合网络主阵地深入挖掘其它各类课程的育人资源,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同向同行。
2.坚守网络主阵地,融合课堂主渠道,拓展网络思政新形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一是要迎势而上,发挥好思想引领的作用。通过构建青年话语体系,积极主动响应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形势,融合课堂主渠道,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开发慕课、微课等课程建设,有针对性的进行舆论引导。二是通过建立网络与课堂互动机制推动青年大学生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参与者,鼓励青年大学生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