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化自信

2018-02-07 01:14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民族特色

李 涛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科社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场合对中华文化进行高度评价,对文化自信作出重要论述。2016年7月1日,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继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经过长期的深入思考,正式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一重大命题。这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着眼民族复兴、直面中国问题进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与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

(一)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文化自信表现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与合理性抱有坚定信心,相信能够通过继承与创新使文化不断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主动地践行这种文化。作为精神范畴的现象,文化自信是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包括群体、个体两个维度以及感性、理性两个层面。群体维度的文化自信建立在群体认同与群体记忆的基础上,表现为一种群体意识现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维度的文化自信建立在个体对建构其思维、滋养其精神的某种特殊文化的认同、赞赏、践行、保护和发展,是个体精神自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性层面的文化自信体现为对本民族文化所拥有的下意识的认同,对这种文化的生命力深信不疑,对其合理性和先进性真心接受,并在实践中自觉地用这种文化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此时的文化成了人们精神层面的生活模式。这些表象从本质上看乃是文化对个体思维的建构,而建构的过程则表现为文化的传承。在这一过程中,个体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积极方向的迸发往往呈现为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理性层面的文化自信体现为高度的文化自觉,对本民族文化的优劣之处和本民族文化在人类文明格局中的地位具有理性客观的认知,能够结合时代现实,通过创新和扬弃,推动本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文化自觉是人的高级思维的典型体现。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一个深受某种文化影响的个体要超越这种文化对自身思维的规定性作用,必须实现对建构自身思维的这种文化的辩证批判并尽可能地形成创新,从而推动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作为一个重大命题和重要思想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强调的文化自信有其特定的内涵。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文化自信中的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构成了当代中华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维度,也成为文化自信的牢固根基和不竭源泉。

(二)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积淀了厚重质朴的民族精神。在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纵观世界文明史,几多文明古国兴起又衰落,唯有中华文明几经劫难却永续不断,并能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兼容并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血脉和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饱含着许多超越时空的正确思想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例如,“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民唯邦本”的治国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文化理念。这些思想和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怀,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能为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际社会解决困扰人类发展的一些共性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所应当地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源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史诗般的革命进程中孕育形成了伟大的革命文化,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其杰出代表。这些在战斗岁月中孕育形成的革命文化,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但都集中体现为信念坚定、追求理想、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敢于亮剑、密切联系群众的革命作风。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最鲜活的表达,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突破各种艰难险阻,仍然需要大力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因此,伟大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需要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也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不竭的精神源泉。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历史进程中孕育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增强了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克服艰难险阻而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之一,代表着中华文化前进的方向,其内核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集中的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方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在当下中国各种形态的文化中处于统领地位,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交相辉映、共为一体,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对其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对其生命力抱有坚定信念,相信其能不断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重大的时代命题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历史实践的回应。文化自信,是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大势的重大时代命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我们只有将其放到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世界发展的大势中,放到中国近代以来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去思考,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领会其重大意义。

(一)坚定文化自信是重大的时代命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复杂、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依然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同时,人类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不断增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全面,交锋更加隐蔽、多元。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更加深入推进。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革命,伴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使得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文化产品供给快速增加。从严谨的学术理论研究到通俗易懂的大众快餐文化、从哲学到养生,人类文明史上从未有像今天这样大量地、每日每时地产生着如此多的文化产品。各种各样的思想理论观点,有的是老观点的新阐述、有的是新问题的深挖掘,内容上或批评、或建构、或探讨,形式上或纸质出版物、或网络文章、或微博微信,各种内容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地呈现到人们的面前。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后,是各种文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频繁深入的交流交融。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开放、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助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各种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共同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国家之间竞争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大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多地通过战争之外的形式进行,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则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形态。不同的文化之间不断地发生激烈的碰撞,更多地表现为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扩张、渗透。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跨国经济活动、人文交流等形式进行的文化渗透和思想渗透日益成为西方国家开展国际竞争的惯用手段。在这样一种演绎变幻中,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为人们所认知,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不断得以提升,文化在国家之间竞争的作用日益突出。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强大且具有自身特质的民族文化作为基础和支撑,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更不用说实现民族复兴了。正是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无论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美国,还是其他一些中小国家,近年来都纷纷加大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着力在国民中进行民族文化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美国重视自身文化,甚至把自身文化的对外输出当成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对外传播美国的价值观,挤压其他文化的生存空间,扩大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直接服务于美国的外交和政治目的。例如,美国长期以来在东欧、北非、中东地区的文化输出,对几年前就发生的系列颜色革命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和心理铺垫作用。而其他一些国家,如法国、俄罗斯等传统文化大国近年来也都把保护民族文化、支持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并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防止外部强势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的侵蚀,从而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习近平总书记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着眼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好地守护我们的文明、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的永续传承和国家的持久稳定发展,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一重大命题。

(二)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只有将文化自信放到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变迁中来观察和思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化自信这一命题的提出对当下中国的重大意义,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对自身文明的先进性一直深信不疑,对中华文化充满了自信和自豪。近代以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深深地伤害了中国人的文化自尊。中国开始反思自身的问题,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然而,长久以来形成的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使得中国人这一阶段的学习主要停留在器物层面,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随后兴起的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通过引进和模仿,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环境中初步建立了近代军事工业体系,逐步拥有了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武装力量。尽管如此,在随后几次激烈的较量中,中国还是一败再败,屡次输给了人口规模远不如我们的西方国家,包括近邻日本。由此,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仅仅是武器装备上的落后,更重要的是制度上的落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制度设计上的差距,是中国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再往深层次挖掘,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缺乏竞争力。在20世纪初期,中国的精英阶层得出这样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梁启超曾经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做过非常精辟的概括。他说,我们先是从器物层面感觉不足,再是从制度层面感觉不足,最后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3]。梁启超的概括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对自身落后于西方的原因的探索认知,也记录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毋庸置疑,每一次失败和民族危机都加剧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怀疑与否定,也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逐渐减弱直至跌落到了谷底。因此,全面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成为20世纪前期中国的主流声音。然而,在学习英美日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过程中,老师又总是打学生,这使得中国人不免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人在精神文化上被动、不自信的状态逐步得到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到来,给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世界观、方法论,重塑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走上了快速复兴的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中国人的自信快速增长、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正如毛泽东所说:“和中国旧的封建主义文化相比较可以被艾奇逊们傲视为‘高度文化’的那种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就要打败仗。”[4]然而,10年“文革”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文化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走向世界,积极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一些人看不到我国快速发展的一面,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在一些领域的暂时领先优势,自信心没有那么足了,对中国的发展前途感到悲观,觉得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处处不如人。一些人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全面学习西方发达国家,按照其模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造。持这种观点的人,既没有客观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又没有深刻理解民族文化在一个国家发展振兴中起到的巨大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种强大的积极的精神力量,也是一个民族独特的品格的重要体现。在暂时落后的情况下,要辩证地看待民族文化,既要看到其劣势,又要看到其优势。否则,只看到劣势,就会产生文化自卑,以致极大地削弱自己的斗志,发展就会更不如人。这样,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在持续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分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必须注重培养和坚定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产生自豪感,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以自信的心态参与竞争,学习他人的长处,不自卑、不自负,才能逐步实现赶超、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没有信心,那么,这个民族就没有了精气神,就会气血不足,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不要谈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了。

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文化自信命题的提出可以说是正当时,是我们坚定实现民族复兴信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大踏步赶上了世界发展潮流,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的历史方位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变与不变之间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具体来说,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只是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阶段性问题。我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只是在国际社会上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5]。“三个前所未有”引申出另外两个前所未有,一个是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个是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亟须增强全民族的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新常态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经济新常态主要表现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且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时间节点已近在咫尺。与此同时,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各种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人们的思想活跃、精神文化需求旺盛且呈现出多元多变的特征,这使得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常艰巨、面临的各种挑战风险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比黄金更珍贵的是人民的信心。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大量出现的新挑战、新问题,面对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培育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凝聚共识、振奋精神,有助于汇聚攻坚克难、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对于我们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代表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能否很好地固根守魂,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坚定文化自信,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关系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成败。

(一)文化自信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的荒漠上建不起民族复兴的大厦,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6]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与创新发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就丢掉了灵魂,就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会赢得其他民族的尊重。尽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足能够推动一个国家不断壮大,军事实力和国防力量的发展能够促使一个国家更加强大,但唯有文化上的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形成一个国家最深沉、最持久、最强大的软实力,才能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真正变得伟大。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如果没有文化的继承发展,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不会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也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文化兴盛的前提和基础在于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获得坚定的信念而激发创新的活力,才能勇往直前而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只有对自身文化拥有充分的自信,才能拥有更深沉、更坚定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的梳理、剖析、认同和践行。对当代中国来说,意味着主动地探寻中华文化的源与流,客观地对文化进行剖析和评判,努力地形成理性认识基础上的心理认同,从而积极地担负起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历史责任。当前,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有了文化的自觉,才能避免文化上的自卑和自大,才能拥有自觉的坚守和主动的担当,才能正确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

(二)文化自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意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不断开辟未来、阔步前进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保证。这一结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属性密切相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里的实际,包括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这一最大的实际。中华文化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气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重要内涵之一。因此,离开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问题高度重视,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其着眼点之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中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方法论,从深层次上对当今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指导理论的形成以及国家宏观制度架构和微观制度机制的设立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显示出了最深沉的力量。同时,中华文化作为一种更基础、更根本的因素,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和方向起到了某种规定性的作用,为指导目前及未来中国发展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对当今中国各个领域制度机制的有效运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因如此,坚定文化自信,能够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丰沃的文化土壤和文化根基,能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和拥护的自觉性,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反之,没有对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也就不可能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也就有可能走上老路或邪路。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信心。在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这个紧密联系的四维有机整体中,文化发挥着更加基础的作用。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发展道路选择、理论建构、制度设计,文化自信也是道路自信的坚强依托、理论自信的不竭源泉、制度自信的深厚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9]。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它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特殊的意义。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大胆改革、勇于探索,逐渐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大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下及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好坏,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鉴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走向将直接关系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的意义不可谓不大。

(三)文化自信关系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成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0]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告诫全党:“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将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1]主动进行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争取斗争的主动权,争取斗争的胜利,已经成为党中央工作布置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这项事业有着伟大的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这就决定了我们必然会面临非同一般的艰难险阻,必然要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因此,我们要同各种落后的、错误的观念进行斗争,要同党内的腐败分子进行斗争,要同阻碍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各种因素进行斗争。同时,更重要的更艰巨的任务是同国际范围内阻碍中华民族复兴的各种力量进行斗争。越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我们面临的问题就会越复杂、风险就会越大、斗争就会越艰难。纵观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史,能够成功实现远大目标的国家和民族寥寥无几。有的因战争失败而一蹶不振,有的因斗争策略失误而最终解体,有的虽然实现了现代化却摆脱不了附庸的地位,有的跨越不了各种各样的“陷阱”,有的甚至被诱导走向了长期混乱、发展停步的歧途。

面对如此复杂尖锐的斗争形势,我们如何才能在斗争中赢得主动?如何才能最终取得胜利?从心态上讲,必须自信、必须以自信的心态进行斗争。不自信,就不能在与各种敌对势力的斗争中取胜,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为此,我们必须对我们所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的自信,但归根结底还是对文化的自信。当前,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散布各种各样的论调,极力歪曲我们的历史、丑化我们的人民、抹黑我们的制度。他们打着“重读”“发现”等旗号,对中华民族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逐个进行消解,矮化我们的文化。与此同时,一些西方敌对势力还通过各种途径,大肆宣扬其思想、理论、制度、体制,美化他们的各种文化符号。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诛心,即打击我们的文化自信,诱导我们的大众崇尚他们的文化,进而以此为心理铺垫,为我们的发展制造各种障碍,以图延缓甚至遏制我们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以更加理性的姿态,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反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从方式上看,要注重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研究新的历史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当前的国际环境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置身于这样的国际环境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助力我们的斗争。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理念与包容的品质征服了许多外来强敌。今天,我们更应该丢弃中华文化不如西方文化先进的错误观念,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发展,以文明的力量破除前进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助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取得更大的胜利。

(四)文化自信关系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更多地也是更深层次地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的竞争更加广泛、无形,更加不容易被察觉、同时也更加具有根本性。改变经济等方面的劣势有时不需要太长时间的努力就会取得明显效果,而在文化方面要想取得优势地位则需要作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同时还得具有一定的先天禀赋。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往往是一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必须完成的必修课。中国作为一个文明的核心国家和具有一定先天禀赋的发展中国家,要想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的创新。只有高水平、高层次的文化成果不断涌现,才能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蔚为大观,才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才能更好地向其他文明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而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对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支撑,由此迸发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就不会崇洋媚外,就会自觉地做好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凝神聚力地推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从而拥有取之不尽的创新动力和源泉。只有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在当今世界各种强势文化的竞争面前拥有站稳脚跟的定力,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正确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否则就会走上歧途。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同时也是维系一种文明不断延续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2]在一种文明中,形形色色的政权会不断地更迭,唯有核心价值观能够超越世俗权力的更替而不断延续。因此,核心价值观在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资源中起着中轴作用。而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创新、发展,前提和基础是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信仰。在这一点上,文化自信的养成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密切关系。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核心价值观认同与信仰的基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而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豪、热爱则能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立高度的自信与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可能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起来。

中华民族要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践、直面现实问题、聆听时代声音、回应人类关切,大规模地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为人类贡献令人尊敬的文化成果,提出被人们广泛认同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制度、新方案,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同时为解决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民族特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我们的民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