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学科建设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2018-02-07 00:17牛玉钵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边防警务公安

牛玉钵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学科是高等院校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与核心,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都是从学科建设开始的,高等学校应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把握机遇、增强实力以形成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边防学科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建设发展的特色学科,是学院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回顾三十多年来边防学科建设发展的历程,总结经验,对转制为警察大学后的学科转型发展前景进行初步展望。

一、边防学科建设发展的历程

学院于1986年在国内率先开办出入境管理本科专业,1996年,随着公安边防部队职能的变化,边防系开办边防公安本科专业,1998年,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将出入境管理和边防公安整合为边防管理一个本科专业,2003年开办边防领域硕士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涵盖边防管理主要业务领域,拥有体系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边防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是我国边防教育领域的最高学府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现设有边境管理、边防检查、情报侦查和边防指挥四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公安情报学、兵种战术学、边防管理学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边防领域警务硕士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边防情报学为河北省重点学科。

边防学科建设发展始终坚持服务边防事业的宗旨,把培养符合边防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边防学科主动适应边防建设发展需求,全面加强顶层设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实战为宗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边防学科理论体系、学术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二、边防学科发展的重要成果

学科的发展是知识体系积累的过程,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自2003年开办边防学科研究生教育以来,边防学科教师团队主动融合国家安全战略,不断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创新完善理论研究体系,反哺推动了边防管理、边防指挥专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出成绩。近年来,边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创建,以平台凝聚资源,以平台推动理论创新。2012年以来先后建成“边境与出入境安全研究基地”“中国海警研究中心”“环东海海疆与海洋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学术研究平台,与江苏公安边防总队签订“边检教学合作备忘录”,与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形成业务交流常态机制,在边防局指挥中心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先后多次召开了边海防安全、边防学科专业建设主题研讨会,凝聚学院内外、军队内外边海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为边防学科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一)学科发展促进边防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学科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务于社会,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建系以来,边防系在学科专业发展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不断总结,创新研究,在承担课题任务、论文著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逐步形成了边境安全、出入境管理、战术指挥、情报侦查、反恐、网络舆情等特色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在边海防研究领域、边防实践部门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在现代边海防理论研究、反恐战略研究、边防与出入境法制和理论研究、现代海岸警卫制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成果。边防、出入境学科理论体系得到建立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特别是近五年来,边防学科专业教师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0多部,在边海防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学科发展推动专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是建设一流本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1]。一所高校的学科、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15年来,边防管理学、公安情报学、兵种战术学、警务硕士边防领域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壮大,边防学科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推动了专业师资队伍能力的提升、课程体系的完善、实验实训场地设施及实践实训组训模式的不断改进,进而促进了边防管理、边防指挥专业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边防管理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边防指挥专业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和公安部重点建设专业。依托边防管理和边防指挥两个专业建设团队,学院成功获批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边防人才培养”创新高地。2012年,边防管理专业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自2010年开展毕业学员专业综合演练以来,边防“砺剑”专业综合演练逐步成为边防指挥专业的特色育人品牌,深受学员喜爱。2015年边防实验实训中心被河北省教育厅批准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学科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必然,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现。研究生教育开办以来,专业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边防学科理论体系日益完善。研究生教育反哺本科教学,在科研创新、学科竞赛等方面,研究生学员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一批批优秀本科学员脱颖而出,考取攻读研究生,毕业学员的能力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科技创新竞赛、公安技能比武等活动中,边防专业学员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北京“9·3”抗战胜利阅兵安保、杭州“G20”峰会安保、厦门金砖国家峰会安保、北戴河安保等安保任务现场,都留下了边防学员的坚毅的身影。学员们忠诚的政治品格、过硬的专业素质、严谨的纪律作风、昂扬的战斗精神获得普遍好评。在2012年、2016年两届公安院校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边防专业教师、学员作为主力代表学院参赛取得优异成绩。

三、边防学科建设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一)以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引领边防学科专业发展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上强调,边海防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边海防战线的全体同志要强化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大局意识,勇于作为,敢于担当,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要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筑牢边海防铜墙铁壁[2]。自开办边防本科教育32年以来,特别是开展边防学科研究生教育15年来,边防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始终坚持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注重加强基础理论和实战应用研究,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领导机关决策和一线实战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边防学科专业能够积极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面对国家严峻的反暴恐形势,特别是西藏“3·14”、新疆“7·5”等严重暴力事件发生后,开设了情报侦查专业方向。面对东海、南海严峻复杂的海上安全形势,成立“中国海警研究中心”,加强海上维权与执法相关专题研究。在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倡议、世界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周边国家政局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边防学科团队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在海疆安全、边境管控、移民法律政策、出入境管理、国际警务合作、反恐维稳等现实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研究内容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为国家政策法规制定和实务部门实践活动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作用。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法律制度和相关决策,在实践实战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突出特色是边防学科专业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3]特色是高等教育建设发展的生命线,边防学科专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服务面向。边防学科发展始终坚持突出边海防安全特色是学科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建系33年来,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积累总结育人经验,固化研究成果,培育了“我心目中的边防”“研究生边防论坛”“砺剑”专业综合演练等特色鲜明的育人品牌。结合实习举办“我心目中的边防”主题作品征集展评活动,引导学员更敏锐地观察边防,更深入地了解边防,更理性地认识边防,更真挚地热爱边防,已成功举办10届并形成机制;在研究生学员中开展边防学科学术交流为主题的“研究生边防论坛”,已累计举办6届。在30多年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培育形成了“忠诚、专业、勇敢、团结、进取”的边防品格,在全体学员中形成共识,有力地推进了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三)教师梯队建设是边防学科建设发展的力量源泉

教师梯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根基,决定着一个学科的学术水平及发展趋势,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质量。创建高水平的学科,首先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学术梯队[4]。边防学科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离不开一代代学科带头人的不懈努力,离不开一个个优秀青年教师的发展进步。张保平、李佑标、张秋波等教授在边境及海防安全理论、海警法制研究、情报法制建设等方面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多次参加国家边海防委员会政策法律咨询或重大课题论证,为领导机关决策和实务部门实践提供了专业意见;马长泉、王强、马勇、卢风云、梁秀波、牛继承等已经成长为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多次为一线单位业务骨干授课或担任各类竞赛评委。近几年来,通过给青年教师提要求、做课题、压任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开展项目申报、课题研究,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边防学科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为学科发展、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四、改革背景下边防学科发展前景展望

学院转制为警察大学后,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边海防重要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安全领域重大战略问题[5],立足边海防安全领域研究优势资源,梳理凝炼重点研究方向,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做大做强边防管理、公安情报等原有学科专业,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依托边境管理、出入境边防检查、边防指挥等学科专业优势资源,开办移民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国家安全学等学科专业,努力构建新型边防学科专业体系。

(一)开展移民学科建设

以国家移民与边防体制改革为契机,以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政策制定和业务需求为依托加强科研攻关,建立和完善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移民管理技术等学科建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际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全球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6],全面推进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成立是我国加强优秀人才引进、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相关政策制度制定和管理的重大举措。我们在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方面亟待改革完善,边防学科团队在边防管理、出入境检查等领域有大量前期研究成果,我们应紧紧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加紧加快相关学术科研攻关,以国际移民规律及其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家移民管理机构为基本服务对象,构建体系结构完整、内涵外延清晰,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移民管理重大决策提供学术支持、为维护公民(移民)合法权益提供指导、为移民管理事业培养优秀人才的专业化、国际化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开展警务指挥学科建设

以警务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依托边防指挥专业、兵种战术学学科师资力量和优势研究资源,调整研究方向,聚焦警务规范化、实战化需求,开展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生培养工作,开设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面向公安巡特警、指挥中心及训练基地培养专业警务人才。该学科专业按照“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的要求,培养系统掌握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理论与技能,掌握警务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熟练运用各种警务指挥辅助技术与设备,具有从事警务指挥与战术实际工作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够从事勤务行动现场指挥、应急处置及警务实战训练教学工作和在其他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

(三)开展公安情报学科建设

以公安情报学学科为基础,加强公安情报基础理论研究,主动对接公安业务工作需求,培养忠于职守、纪律严明、素质过硬,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具有较强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利用意识及能力,能够在公安机关从事情报工作的应用型警务人才。在公安情报学科研究基础上拓展公安舆情研究方向,依托网络舆情研究团队,加强公安舆情理论与实践研究,培养能够熟练开展公安宣传工作,熟悉网络舆情分析,应对、疏导、处置流程和方法的专业人才,为公安机关加强舆论宣传,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问题提供理论指导、技术支持和人才队伍支撑。

(四)开展国家安全学科建设

以国家重要安全领域为突破口,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边防学科现有法学、边防管理学、海上维权执法、公安情报学等学科为支撑,以边境与出入境安全研究中心、中国海警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为依托,申请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当前,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倡仪持续推进,周边国家政局不断变化,边境海疆安全形势不断变幻的情况下,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需要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边防学科团队有大量边境管控、海防管理、反恐情报、应急处突理论研究成果,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填补公安院校国家安全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五)开展警务信息技术学科建设

聚焦公安学、公安技术学研究重点难点问题,聚焦新时代公安工作新问题、新需求,积极拓展公安领域新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以公安信息技术、网络舆情、大数据与智慧警务等前期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找准突破口,汇聚优质研究力量,加强重点攻关,力争占领公安前沿学科研究的主阵地,建设公安信息技术、大数据与智慧警务等新兴学科,为新型公安警务人才培养工作开拓新局面。

猜你喜欢
边防警务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金鸡山上守边防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走边防
环球警务专访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