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18-11-22 05:39冯纯良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体系评价

周 杰,冯纯良,张 健,张 拓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研究生价值塑造、能力生成、素质养成的主渠道。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终坚持服务需求、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持续深化研究生课程改革,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制定《办学定位与发展规划》,引导资源配置、师资力量、科研平台、教学条件向课程建设着力;在微观层面上,通过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师执教能力提升计划等举措,引导课程目标、内容、过程与评价等要素向公安实战聚焦,构建了基于“三位一体”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一、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与特征

学院人才培养服务面向明确,绝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公安实际工作,警察职业核心能力是他们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课程中,梳理大学教育的本质、铺设职业发展的阶梯,是我们亟须破解的大问题。2012年,学院按照“贴近公安实战、突出能力生成”的理念,重构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第一步,科学分析胜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结构,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倒逼形成相对应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与考核方式。第二步,回归研究生教育“追求知识的发展与创造”的本质属性[1],按照学科教育规范和人才成长规律,理顺课程与学科间的对应关系。第三步,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公安工作前沿发展、课程目标达成度和研究生满意度,适时跟踪调整课程设置,逐步形成了满足职业发展需求、符合学科特点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坚持“学术能力、任职能力、创新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理念

学院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性的警务人才,其中,“高层次”即具有“上接天线”的学术能力,包括学术俯瞰力、学术探究力、文献收集与总结归纳能力等;“应用型”即具有“下接地气”的任职能力,包括专业理解力、岗位执行力、队伍管理力等;“创新性”即具有“人本发展”的创新能力,包括决策谋划力、沟通协调力、职业素养等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核心能力中,学术能力是关键,任职能力是基石,创新能力是统领,三者辨证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它们的培养贯通于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如边防情报学学科开设的“边防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国外情报体制比较研究”“文献检索应用研究”等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基于全球视野、经典理论、学术前沿,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开设的“应急管理工程”“工程与技术管理”“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等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在具体工作情境中,胜任消防工程设计审核验收、消防监督管理、火灾风险评估等工作任务。“警卫安全战略”“灾害现场应急指挥决策”等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具备预测能力、创意能力、构思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坚持“自学、指导、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2],研究型、自主式学习是研究生核心能力生成的必然要求。学院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突出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惯性,构建“自学、指导、实践”紧密衔接的课程教学模式。一是注重个性发展。实行学分制,扩大自主选课权,选修课学分所占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40%;同时压缩课程教学时间,学员自主学习时间大幅增加。二是注重导学并举。推动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进课堂,教师运用鲜活的公安实战案例,设计真实问题、模拟工作情境、掌控课堂节奏、激励学员探究,形成了课外精选案例、列出问题、指导学员查找资料、指导学员运用案例、学员评议案例和课内分组陈述观点、互相交流研讨、各组查漏补缺、教师点评表现、教师归纳观点的“双五步”案例教学法。《边城之乱》《当侥幸的玛利亚遇到中国边检》《冲破迷雾》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三是注重知行合一。增加课程实践学时,与实战部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统筹设置“调研实习”“专业实习”和“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实践”“任职培训”等实习实践课程,既引导学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提升学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开发、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开发培育课程、科学评价课程、规范管理课程是促进研究生核心能力生成的重要保证,必须在课程建设中一体谋划、统筹推进。首先,学院挖掘整合院内院外教学资源,联合实务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开发培育新课程,建立新课程专家评审、试讲准入、集体备课制度,探索专题讲座-选修课-重点课-精品课的课程升级培育机制,“人员疏散理论模型及应用”等一批体现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术的课程通过评估并开课。其次,学院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在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检验课程目标达成度、预测需求等方面作用,科学遴选评价要素,从教师的“教”到学员的“学”,多渠道全方位收集评价信息,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完善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形成“确定需求-优化内容-组织教学-考核评价”的全过程闭合回路。最后,学院实施研究生课程项目化管理,建立研究生重点课程立项、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质量标准,重点资助核心类、前沿类、方法类课程,2017年“边境管理学”等28门课程获批立项建设。

二、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为全面掌握学院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学院现有16个学术学位、2个专业学位585名在学研究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评价指标基本涵盖课程教学各个要素,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

分析调查结果,学员对本学科课程教学综合满意度评价达到99.8%,绝大多数学员认为现有课程体系基本符合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要求,有的学员认为案例教学课堂令人印象深刻,头脑要飞速转动、不停思索,这种课堂引人入胜、收获颇丰、体验真实。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表1 学员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评价满意度

(一)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27%的研究生对课程体系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评价为较满意及以下;37.9%的研究生对政治理论、外语与数学等公共课程的评价为较满意及以下;17.2%的研究生对跨学科课程的评价为较满意及以下。由此可见,课程体系有待优化,公共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结构有待完善,学科交叉课程亟待丰富。2017年,学位授权点评估反馈意见显示,还不同程度存在特色课程显示度不高、核心课程作用不明显、实践课程比重偏低、研究方法课程偏少等现象。

(二)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应用性有待加强

研究生对课程内容与公安实战需求契合度高、紧跟公安工作最新动态方面评价为很满意的仅为59.1%;20%以上的研究生在教学内容深度广度、对科研训练贡献度以及与本科教学区分度等方面的评价为较满意及以下。由此可见,有的课程本科化,教学内容缺乏探究性、高深性和前沿性,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特色;有的课程内容滞后,与公安工作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匹配;有的课程教学与公安实践、科研训练、课外活动等培养要素相互支撑不紧密。

(三)课程教学方式与教学管理的协同改革有待强化

在调查访谈中,大部分学员认为教师课堂教学风格鲜明,闭卷、开卷、口试、论文综述、实际操作等考核形式多样,案例式、研讨式等研究性教学改革成效明显。但受教学评价机制、教学组织模式等深层次因素影响,一些教学改革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比如案例教学改革,师生热情很高,但工作量如何认定?课外教学指导如何实施?全案例课程如何开发建设?这些管理机制改革迫切需要及时跟进。

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课程综合改革的思考

研究生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多管齐下、共同推进。针对上述问题,对深化研究生课程综合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基于研究生核心能力生成的教学目标与策略

经过多年实践,学院确立了学术能力、任职能力、创新能力三大核心能力在构建课程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下一步,要根据公安现实斗争需求,进一步完善标准、细化分类、丰富内涵,建立健全科学的二级能力指标体系和权重,并以此为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实施和评价诸要素。比如,随着科技强警战略和大数据警务战略的实施,以信息化为显著特征的科技应用已经成为转变警务模式、提高警务效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课程教学目标增加信息素养的培养在当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具体来讲,课程教学应能培养学员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了解警务工作信息系统,能运用CiteSpace、Pathfinder等软件工具开展科学研究。在课程形式上,引入智慧课堂理念,探索以MOOC为代表在线学习、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模式,既提升学员学习效果,又潜移默化培养学员信息素养。

(二)构建系统性与灵活性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在明确课程教学建设目标后,构建课程体系是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需遵循系统性与灵活性的原则。系统性是根据学科特点,按照核心能力结构,科学设定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研究方向选修课程、研究方法课程、实践类课程以及跨一级学科或公共选修课程等具体框架,合理分配各类课程的课时与学分数量。在此基础上,要合理区分本硕课程内容,构建衔接紧密的本硕一体化课程体系,探索跨层次、跨学科、模块化的灵活选课机制,本科生可以提前选修硕士课程,跨学科硕士生也可补修本科核心专业课程。灵活性要尊重研究生个性发展,科学设计专题讨论课、专业模块课、技能实践课等短精课程,让学员在课堂学习中查漏补缺、在操场训练中增长技能。要构建全要素全过程合成的课程体系,整合各类课外活动资源,设置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研创新素质、警务体能与专业技能、警察作风与队伍管理能力等五个活动课程模块,明确学分要求,让学员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自主提升综合素质。

(三)设置教研结合与博专并重的课程内容

伯顿·克拉克曾指出:“当大学首先被理解为探究的场所的时候,教学和科研的活动就不止被看作是互相渗透的,而且具有实质上的兼容性。”[3]要鼓励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成优质的教学资源,开设专题讲座,实现教学科研互促,科研反哺教学,带动教学质量提升。同时优化现有研究方法类课程,资助建设“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两门必修课程,探索“专业+X”(如工程方法+哲学方法、管理方法、统计方法)模块课程,鼓励学员自主选课、教师联合授课,培养学员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达到“教学研”相长。此外,要理清本硕课程关联性、递进性,突出研究生课程前沿性、交叉性,课程内容不仅局限于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也同时关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能基于多元文化视野、高精尖知识和学术规范开展科学研究。

(四)分步培育重点课程—核心课程—国际化课程

要统筹布局,明确各阶段课程建设目标和建设意义,合理安排项目建设进程,防止出现“为建而建”的课程立项,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课程体系混乱。重点课程选取基础较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单门课程进行建设,侧重于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智慧课堂、案例资源库建设等开展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改革创新,能在同类别课程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核心课程在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选取部分优势学科中若干门量大面广的专业必修课程进行建设,着重在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交叉性与综合性等方面创新,推动课程建设从以单门课程为重点向以学科特色研究方向为中心的核心课程群建设转变。国际化课程则选取国际交流最具特色的学科课程整体建设,比如维和学,应吸收借鉴重点课程、核心课程建设改革成果,融合联合国认证的维和警察培训课程,探索学科课程体系化建设,通过以学科为单位的全英文课程教学、外籍教官融合教学、任务区实践教学和课程国际化认证等混合式教学改革,协同推进研究生教学国际化水平,增强研究生深度参与国际维和事务的能力。

(五)建立协同化与有效化的教学生态系统

教学生态系统由生态系统衍生而来,借助生态学所特有的整体、关联的观点,将课程教学问题放置在教学生态系统中审视,认为从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角度出发,才能对教学问题有更为深入的理解[4]。在此视角下,我们认为教学团队、教学管理、教学投入对课程教学的支撑关联作用最为明显,必须统筹谋划、协同建设。要强化教师案例教学、智慧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培训,大力推动教师执教能力提升计划;创新教师教学团队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建设基于交叉学科模块课程的教学实验室(比如边防情报学与信息技术交叉学科实验室,促进公安情报分析与大数据分析的融合);探索基于导师科研课题的研讨式课程,联合实务部门、高等院校或国内外研究机构等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课程。

要加强教学投入,不仅包括物质投入,如课程经费滚动资助、“U”形案例教室建设、教学硬件设施更新等等,同时也包括精神投入,如教学质量文化建设、“教学管”和谐氛围营造等等。总之,只有相关职能部门、各群体间加强信息沟通与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课程教学生态环境,进而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体系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