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慧珍
摘要:指出了选址技术在医疗、城市基础设施、公建等方面已有相关的研究,但是对于微型公共空间的选址几乎没有涉及。合理的微型公共空间布局,一方面,能够使城市居民最快最便捷地享受微型公共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节省社会资源,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利用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微型公共空间的选址进行了定量的分析,提出了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选址;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4-0036-04
1 引言
微型公共空间作为体现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选址及建设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选址及建设相对而言缺乏量化的分析和建设的科学性,对微型公共空间进行科学的选址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以武汉市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借助武汉环境整治和三旧改造,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大力推广“口袋公园”即微型公共空间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主城区存量空间,将零星用地规划为“三小绿地”(即小广场、小绿地、小森林),以提升城市品质的契机。对洪山区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盘点,并结合现状及相关规划对其选址进行初步探讨。
2 微型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
2.1微型公共空间的规模研究
美国学术界认为袖珍公园大小是1~3个宅基地面积,约300~1000m2,如帕雷公园占地面积是390m2。根据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的有关论述,以人为起点,21.6~27 m的外部空间才能够创造出适合交往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才能创造出舒适亲密的外部交往空间,这个适宜的外部空间面积大概400m2左右。
2.2微型公共空间的服务半径研究
对于微型公共空间服务半径的研究,主要参考国外对公共空间可达性的研究。例如德国制定的关于公共空间可达性的标准研究.在研究中指出人们出行到达公共空间的步行距离应该小于700 m,出行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0 min以内。英国学者Hugh Barton、Geoff Davis及Richard Guise,在《可持续的住区》中,对公共空间应该是多大的服务半径给出了他们的建议,指出微型公共空间适宜的服务半径为600 m,適宜的步行出行时间为7.5 min。
如图1、图2所示,笔者对研究区域内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了500份问卷调查。依据实际调研情况和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微型公共空间适宜的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人步行10 min的范围内,成年人步行按人均每分钟约70 m计算,微型公共空间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0m。为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微型公共空间的使用率,确定本次微型公共空间的服务半径为500 m,也与武汉市三小绿地规划中提出的500 m范围内见绿的设想相吻合。
3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
本次研究范围为洪山区三环线以内的行政范围(除东湖高新区和东湖风景区),面积约87.3 km2。研究区域被武昌区分割成为两个部分:北部片区和南部片区(如图3所示)。其中北部片区面积为21. 84 km2,包括梨园街道、和平街道;南部片区面积65.5 km2,包括张家湾街道、洪山街道、珞南街道、狮子山街道、卓刀泉街道。
经过实地踏勘.位于洪山区研究范围内的现状微型公共空间总计81个。其中北片区27个,南片区54个。笔者以卫星地图为主,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图、卫星地图和实际踏勘情况,对研究区域内适合建设微型公共空间的区域进行筛选,共得到39处备选微型公共空间点。
3.2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现状选址问题
3.2.1 系统构建不完善.缺乏微观层次
调研过程中发现洪山区的城市绿化空间多,政府的投人大,但是现状微型公共空间基本都是在外围,对整个城市的面貌改善并不大。研究区域的北部,现状的微型公共空间选址多结合地铁出入口建设。在居民区密集的地方,如武钢片区,微型公共空间的分布却较少,在系统上构建是不完善的。
3.2.2布局缺乏合理性,覆盖范围不够
区域内有大量的大型城市公园,但是利用率并不高,市民使用起来不方便。研究区域北部有杨春湖公园,但是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区位及开发建设原因,整体的利用率并不高。
3.2.3微型空间实施建设力度不够
规划控制有大量的城市小型绿地或广场,但是落地实施的并不多。在武汉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规划有一些大中型的公园以及街头绿地,规划中在有河流水系穿过的区域结合绿地进行配置,但现状很多都没有实施,起不到公园绿地的作用。总的来说,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整体布局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地梳理和提高。
4洪山区微型公共空间选址及优化
4.1 基于缓冲区分析的选址
一般情况,5 min的步行出行距离是人最愿意接受的,10 min的出行距离是可以接受的,15 min是属于可以忍耐的步行出行距离,超过15 min,采取步行方式出行的人就很少了。如图4所示,人在行走过程中,如果出发点和最终要到达的微型公共空间位置不在同一条马路上,那么步行的距离就不可能是在一条直线上,在研究过程中优先考虑出发点和目的地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因为5 min非直线能到达的区域的距离,在直线上行走同样的距离花费的时间必然小于5 min。
依托Arcgis10.2的平台,笔者首先对洪山区的现状微型公共空间进行缓冲区分析,利用GIS系统工具箱Analysis Tools邻域分析中的多环缓冲区,画出了500 m的辐射范围(如图5所示)。
如图6所示,为现状与备选微型公共空间点500 m缓冲范围图,蓝色为现状微型公共空间500 m缓冲区,玫红色为增加微型公共空间的500 m缓冲区。可以看出在此种方式下,微型公共空间基本上能覆盖绝大多数的研究范围,辐射覆蓋率从最初的38. 03%提高到了61. 29%。(除去高等教育用地、水域、公园绿地等区域),备选点和现状点在500 m辐射范围下,还是会存在一些漏掉的区域,所以应对选出的备选的微型公共空间点作出调整,使备选的微型公共点分布更具科学性。
对缓冲区备选微型公共空间调整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该区域属于没有被覆盖到的地块,应该虑增加微型公共空间(除去大中型公园、绿地、学校、铁路线路等几大类),另一种是该区域微型公共空间的覆盖重复率较大,对此可以考虑适当减少微型公共空间的个数,或者对其位置做适当的调整(对于未建成或建成但质量不佳的微型公共空间可采取移动位置或选址重建的方式进行调整)。
对于第一种该空间区域不在缓冲区覆盖范围内的情况,可以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考虑增设微型公共空间点,使其500 m的覆盖范围内基本能覆盖所有的区域(如图7所示)。对于第二种缓冲区覆盖重复率较大的情况,可以通过减少微型公共空间点的数量,对于现状条件较差或者还未建成的微型公共空间,可以通过移动选址点位置的方式使其基本覆盖所有的区域(如图8所示)。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的相互修正之后,可以使研究范围内的微型公共空间在500 m的辐射范围内的覆盖率大致达到100%,也与武汉市三小绿地覆盖工程中提出的500 m见绿的要求相符合.同时弥补主城区公园服务半径的不足的问题,也进一步完善现状微型公共空间在布局层面整体性不强的缺点。
如图9为结合缓冲区分析调整之后的微型公共空间选址点位置及服务范围图。调整后得到的微型公共空间点的位置即为初步的微型公共空间的选址点,包括现状的81个微型公共空间点在内,覆盖整个研究区域的微型公共空间点总共为157个。
4.2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选址
可达性通常通过时间、距离、费用等指标来反映人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过程中所克服的空间阻力,体现了人们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达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常作为评价城市基础设施能够被居民公平和方便地使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可达性研究是在缓冲区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微型公共空间选址的合理性、公平性、便捷性的有效方式。
对比直接对现状微型公共空间做缓冲区分析,基于真实道路网依托ArcGIS做可达性分析得到的微型公共空间服务区范围更真实可靠、更具科学性。在步行过程中由于不涉及到道路限行,单行线的问题,步行过程中除了受红绿灯等候时间的影响,人的出行较少受到其它因素影响,在做可达性分析时,可简单地将研究区域内道路理解为线性的道路网络,道路网络线通过其线上的任意一个折点(包括端点)与另外一条道路线上的任意一个端点或折点连通,然后为道路网络指定通行的成本。由于本次分析用到了人步行时不同时间的路程作为分析依据,可以对交通网络中的路程添加成本属性,将道路的长度值作为网络模型中网段的通行成本,并将路程属性作为默认属性,之后进行网络分析时就会把路程作为默认的网络属性。如图10为根据ArcGIS的道路网络所作的微型公共空间的10 min步行可达性分析。
从图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依托GIS网络分析研究现状微型公共空间的可达性时,通过出行距离,出行成本,计算微型公共空间的辐射范围,基于真实路网得出的可达区域,得到的服务区是不规则的多边形,而非圆形,模拟现状和增设微型公共空间的选址合理性也更加科学。
4.3 叠加分析后的选址
在进行优化调整选址的过程中,可充分发挥GIS的地理空间特性,将缓冲区分析的范围叠加到可达性分析的下方,以供相互验证,互相调整。经过不断的调整优化之后,可以使研究范围内的覆盖范围满足人们500m见绿的心理需求和步行10 min可达的要求。
如图11为结合缓冲区分析和可达性分析调整之后的微型公共空间选址点位置及服务范围图。调整后得到的微型公共空间点的位置即为初步的微型公共空间的选址点,包括现状的81个微型公共空间点在内,覆盖整个研究区域的微型公共空间点总共为157个。
5结语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选址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问题,文章尽管利用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但是研究区域内不同的街道,不同的区域,建设情况、人口密度都是不同的,简单地将一个用地区域作为一个需求点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这些因素,而这些因素在实际的微型公共空间的选址中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此外,大数据的普及可以对人的出行行为进行多种形式定量的分析,如利用共享单车形成的出行热力图、通行情况等分析;利用手机信令得出的人均出行率、出行距离等分析。诸如此类的数据和分析均可叠入现有的图纸之中,进一步增加微型公共空间选址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