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的临床研究

2018-02-06 07:07齐艳英曹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34期
关键词:温针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齐艳英+曹珊

【摘要】目的 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的效果。方法 共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法,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温针灸;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4..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是一种好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慢性退行性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本病较难治愈,故而减轻疼痛感、改善及提高膝关节功能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的最主要目标[1]。西医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等为主,但其效果有限,如会造成较大的副作用[2]。而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具有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笔者即采用温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5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科收治的本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8.8±4.2)岁,病程7个月~8.5年,平均(3.5±0.3)年;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9~69.5岁,平均年龄(58.5±4.4)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4±0.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病例标准

①年龄20~70岁,性别不限。②符合2010年《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西医诊断标准[3]。③符合中医学“阳虚寒凝型”的证候诊断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以膝关节疼痛、重着、屈伸不利、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等为主症。④符合疼痛分级标准中的轻、中及重度疼痛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治疗

(1)治疗器具

针具采用规格为0.30×50 mm、0.30×60 mm及0.30×75 mm毫针,艾炷则选择规格1.0×2.0 cm的艾柱。

(2)对照组

嘱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屈膝,选择犊鼻、内膝眼、鹤顶、血海、阳陵泉、膝阳关等穴位,常规酒精消毒后给予针刺治疗,其中犊鼻穴向后内斜刺1.5~2.0寸,内膝眼穴后外斜刺1.5~2.0寸,鹤顶穴直刺0.8~1.0寸,血海穴直刺1.5~2.0寸,阳陵泉穴及膝阳关穴均直刺1.0~1.5寸。针刺后行捻转法。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共1个疗程。

(3)治疗组嘱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屈膝,犊鼻(取75 mm毫针)、内膝眼(取75 mm毫针)、鹤顶(取50 mm毫针)、血海(取60 mm毫针)、阳陵泉(取60 mm毫针)、膝阳关(取60 mm毫针)等穴位的操作方法同对照组;再取膝三针穴,其中膝内穴(取50 mm毫针)直刺0.8-1.0寸,膝外穴(取50 mm)毫针直刺0.8~1.0寸,膝下穴(取50 mm毫针)向上斜刺0.8-1.0寸。针刺后行捻转法,得气后再取艾炷三炷,将中间穿孔,孔深约占3/4艾炷,点燃艾柱下端后套在膝内、膝外、膝下等三穴的针柄上,并将尾部捏紧防止脱落,燃至艾炷烧尽,去除艾绒炭,待针柄冷却后出针。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共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关节活动及X线正常,证候积分减少≥95%。②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X线明显改善,95%<证候积分减少≥70%。③有效:症状、体征消失基本消除,关节活动轻度受限,X线有改善,70%<证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体征、关节活动、X线无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14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膝痹”范畴,肾阳不足、阳虚寒凝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所在,故在治疗时应注意温阳祛寒[3]。笔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本病,共选择膝内、膝外、膝下、犊鼻、内膝眼、鹤顶、血海、阳陵泉、膝阳关等穴位,针刺后连接艾炷治疗。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理气、消肿止痛之功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温针灸法治疗本病,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亚红,魏小利,王社平,等.温针灸联合超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54例[J].环球中医药,2016,9(7):878-880.

[2] 付冬梅,赵敬军,周佳华,等.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2):47-49.

[3] 李艳明,袁菱梅,陈丽妹.温针灸配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7):54-56.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温针灸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温针灸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邵氏无痛诊疗法规范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36例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临床观察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动态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