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颖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用药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就本院治疗的女性输卵管性不孕患者9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通过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行常规西医治疗,后者则采用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用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重度、中度、次中度以及轻度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3.3%、81.8%、84.6%、93.3%,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1.4%、70.0%、66.7%、75.0%(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用药对女性输卵管性不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多途径用药;输卵管性不孕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6..02
女性不孕症在临床妇科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并且近年来该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导致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当中,输卵管所导致的不孕占绝大部分[1-2]。对于该病的治疗,我院通过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内服、外敷和灌肠等多途径用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就本院治疗的女性输卵管性不孕患者9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在通过输卵管造影诊断均符合输卵管性不孕,排除男方生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43岁,平均(30.1±4.9)岁,不孕时间为5个月~4年,平均(2.9±0.5)年;病情程度:重度7例,中度10例,次中度12例,轻度16例;研究组患者年龄在22~44岁,平均(31.4±5.2)岁,不孕时间为6个月~5年,平均(3.1±0.6)年;病情程度:重度6例,中度11例,次中度13例,轻度1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西医治疗,即:在月经干净后3 d,采用甲硝唑与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与生理盐水混合后对患者进行输卵管通液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口服、保留灌肠、足浴以及热敷等多种用药途径治疗,具体方法为:取当归、醋柴胡、茯苓、赤芍、牛膝、藿香、红藤、黄芪、路路通、败酱草、莪术、皂角刺以及三棱为药方;加入500 mL水后煎煮30 min,首次煎煮取300 mL汁,而后再加入300 mL的水进行二次煎煮,二次煎煮取150 mL汁,将两次煎煮后所取得汁进行混合,分早晚两次口服;而后,再加入500 mL水对药方进行三次煎煮并取300 mL汁,150 mL用于中药保留灌肠,剩下的150 mL则用于足浴;最后,将药渣装入小布袋中对患者下腹部进行热敷,在月经干净后每日使用,一次敷15~20 min[3]。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为一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则根据患者治疗中以及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判定,其中,治愈:患者在治疗后检查显示输卵管畅通且妊娠;显效:治疗后患者输卵管畅通但未妊娠;有效:治疗后患者输卵管畅通性发生明显改善(病情至少下降1个级别),但并未完全畅通也未妊娠;无效:治疗后患者输卵管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研究组重度、中度、次中度以及轻度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81.8%、84.6%、93.3%,见表1;而对照组重度、中度、次中度以及轻度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4%、70.0%、66.7%、75.0%,见表2;两组间进行比较,研究组各项临床治疗总效率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女性不孕作为临床妇科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中以输卵管性不孕最为常见,其主要是由于患者输卵管受到细菌、支原体以及衣原体等细菌感染导致输卵管慢性炎症,进而导致不孕;同时,输卵管阻塞、黏连、积水等损伤病变也是造成不孕的常见病因[4-5]。因此该病较为难治,常规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故本院提出采用中西医结合并以多途径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
通过观察表1与表2的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给药治疗后,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皆高于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这一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以多途径给药用于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比单纯的西医疗法效果好。分析上述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为:在中医学看来,输卵管性不孕最基本的病因是邪瘀相搏而致,而主要病因则为邪瘀胞中、脉络受阻,即湿热瘀结为主要病因,因此,对于该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通络[6]。本次研究的中药方中,醋柴胡具有镇静、抗病原体的效果;当归具有补血、活血以及调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血虚,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药物;茯苓则利水渗湿、安神健脾、强精益髓,同时还具有镇静、抗菌以及提升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赤芍其所具有的祛瘀止痛以及散瘀凉血的功效,其對血小板与红细胞聚集还能够发挥抑制作用;而藿香则发挥着细胞毒活性与抗菌的功效;牛膝活血通经,黄芪扶正、路路通与皂角刺活血通络,三菱、莪术则理气行滞,红藤与败酱则具有清热与化瘀的功效[7-8]。因此,将上述药物合用,通过口服、足浴、灌肠以及热敷等多种途径给药,能够发挥清热活络、祛瘀通脉、消肿散结等效果,从而改善女性由于输卵管而导致的不孕。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以多种途径给药用于治疗女性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魏雪雄.中西结合治疗15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01):93-94.
[2] 刘 娜,吴苗敏,韩 璐.中药多途径给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6):3649-3651.
[3] 王银翠.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80-82.
[4] 刘恒炼,翁双燕,张 园,等.中药多途径辅助治疗对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9):1034-1037.
[5] 潘丽贞,王 英.中医多途径疗法在输卵管积水性不孕腹腔镜术后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4):428-429.
[6] 朱时锵.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79-2080.
[7] 刘亚虹,胡红娟,周晓娜.多途径的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证56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5):52-53.
[8] 司玉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6,14(01):104-105.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