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婷+王庆芳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例共20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安全管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19.00%),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总体临床护理管理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临床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6..02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医院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比例也不断增加,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在50岁以上老年人员中发生的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类疾病,老年患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液粘稠和高脂血症等导致大脑、心脏或全身组织出现出血性疾病以及缺血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严重威胁。由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群体的特殊性,在临床护理中要采用合理的护理管理手段,减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坠床、跌伤、摔伤或外出走失等意外发生率。[1]关于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主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患例共200例,其中男116例,女84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37±2.41)岁,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200例患者脑出血51例,脑梗死64例,高血压10例,高血脂19例,脑血栓17例;合并症:糖尿病22例,冠心病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和病程等对本次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及措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环境方面:护理人员需要保证走廊和病房内有良好光线,检查发现有损坏灯需要及时报修,光滑地面要增加防滑垫,及时清除走廊、过道和病房内的障碍物,整齐摆放各种物品,不得摆放坚硬、锐利物品。患者方面:护理人员针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际身体机能,帮助其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增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语言功能、手脚功能和感知功能训练,提高其反应能力;长期卧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防止其产生褥疮,一般要求白天每间隔2 h翻身3~4次,晚上每间隔2 h翻身1~2次。[2]心理方面:护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要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情绪问题,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降低心理压力、树立生活信心。操作方面:护理人员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用药要遵循“三查七对”原则,防止出现用药错误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还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学习业务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护理责任意识,在换位思考中巧妙处理各项医患纠纷事件,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水平与能力[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1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中共发生19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19.00%;实验组1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共发生2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2.00%,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心脑血管类疾病一般也被称为循环系统疾病,人体中的循环系统包括血管、心脏、微血管、静脉和动脉等组织、器官,主要承担运送人体血液的功能,心脑血管疾病分为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大多与动脉硬化有关。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生理机能下降,受饮食、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容易因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产生。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反应能力、运动能力和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在疾病治疗期间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一旦护理不当,容易导致其压疮、烫伤、管道脱落和误吸等安全事故产生,因而针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群体特点,需要积极探求更加便捷、有效的临床护理手段,在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中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其生活质量与水平[4]。護理安全管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既要为患者提供安全、整洁的病房环境,又要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时要在积极的沟通中了解患者需求,帮助患者在身体基本机能训练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艳梅.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7:833-834.
[2] 姜 萍,雷红英,杨 薇.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实施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72:213-214.
[3] 娄纯爱.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2:257-259.
[4] 李洋阳,李 沙,陈苏明,谭跃展,张 睿.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电监护下微创拔牙护理安全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115-116.
本文编辑:王 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