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欣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挑选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疗效(76.67%)低于研究组(100.00%),而不良反应率(23.33%)高于研究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表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加强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32..02
桡骨远端骨折是属于骨科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人患者。导致患者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原因主要是跌倒损伤,而且患者疼痛剧烈,极为影响生活质量[1]。针对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分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挑选60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中有20例男性,10例女性,平均(57.89±13.40)岁,受伤至就诊时间平均为(6.15±3.47)个小时;研究组患者中有18例男性,12例女性,平均(58.05±13.67)岁,受伤至就诊时间平均为(5.97±3.86)个小时;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则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具体操作如下:参考X片结果确定具体骨折部位及病情,协助患者调整合适体位(仰卧位),助手将患者上肢近端握紧;手术者紧握患者手掌,并将自己的两拇指并列于患者骨折远端背面,其余手指贴紧其腕掌部(使腕掌部与大小鱼际互相紧扣),确定定位准确,手术者持续牵拉,直至矫正重叠移位后,将掌曲腕关节按压(按压位置为患者的骨折远端向背侧),以达到腕关节尺偏。若患者为旋后移位,则可给予旋前矫正,调整患者肘部恢复正常,并将前臂调整为旋前屈肘90°,给予小夹板作外固定(小夹板左右两侧垫上方形棉垫),采用四节绷带给予患者前臂中下段捆扎至腕关节后固定[2]。
1.3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4 评定标准
结合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情况分为优、良、中、差,优良=优与良之和;优:患者腕关节对位极好而且关节功能恢复好;良:患者腕关节可以基本对位但是关节功能障碍约10°;中:患者腕关节对位不好但是关节功能障碍尚可;差:达不到优、良、中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优良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0.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桡骨远端骨折主要表现为桡骨下端骨松质骨折,若骨折程度严重时,患者会出现重叠移位,此时患者疼痛感明显剧烈,而且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3]。
从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达100.00%,无发生并发症,对照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6.67%,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均有显著差异。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操作便捷创伤小,由于手术过程中对于骨折临近部位血液循环以及软组织造成影响较低,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手术后采用小夹板固定可以有助于患者的骨折端牵拉力保持良好,避免再次发生骨折移位,而且患者腕關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活动,有效避免或降低发生不良事件[4]。
综上所述,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莫冰峰,尹 东,黄 宇,等.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6, 56(44):89-91.
[2] 潘海文,吴 峰,杨海韵,等.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动态固定对腕关节功能影响[J].广西医学,2016,38(11):1606-1607.
[3] 刘 欣,刘文刚,吴 淮,等.3种方法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医正骨,2015,15(5):12-16.
[4] 王鸿洲,纪木强,王宇胜,等.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7,28(7):1076-1078.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