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2018-02-06 19:02:39岳清春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边防部队突发性公安

岳清春

(武警学院 部队管理系,河北 廊坊 065000)

当前,全国各地突发性事件呈现高发态势。公安边防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边境沿海地区安全、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因此,完善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机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发性事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二十万人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中被夺走生命,每年因各种突性发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三千亿元,日益频发的突发性事件逐渐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004年国务院召开部分省(区、市)及大城市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座谈会,会议指出:要做好“一案三制”工作,即制定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自此,“一案三制”作为我国应急管理基本架构正式确立。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阐述并深化了“一案三制”的内容。作为“一案三制”的基本内容,应急管理机制成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科学范式和实践过程,要确保应急管理系统的有序运转,必须有科学和系统的管理机制作为保证,才能使体系内各子系统和组成部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2009年1月,我国组建以军队为主要力量的抗洪抢险应急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核生化应急救援队、交通应急救援队等,兵力规模约5万人。2009年7月,武警水电、交通部队3.1万人加入其中,并逐步成为我国应急管理主力军。2010年4月20日,原总参应急办宣布,军队已经组成抗洪抢险应急部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核生化应急救援队、空中紧急运输服务队、交通应急抢险队、海上应急搜救队、应急机动通信保障队、医疗防疫救援队等八支国家级应急专业力量,规模达5万余人。至此,中国军队应急专业力量已形成体系,主要包括五万人规模的国家级应急专业力量和4.5万人规模的省级应急专业力量。公安边防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参与到各种应急管理工作中去,为有效防控边境辖区突发性事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公安边防部队在监测预警机制、多元协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加强相关研究对全面提升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机制现状和问题,系统总结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工作的内在规律,以期为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基础。

二、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

(一)实施风险评估,推进监测预警工作

近年来,公安边防部队先后出台了《风险评估实施细则》和《风险评估实施办法》等指导性文件,加强了对各任务区部队的指导。公安部边防管理局通过季度风险评估和年度风险评估,建立起常态化的风险评估机制,避免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因缺乏相关准备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各单位结合辖区环境、敌社情、民情等特点,每月开展风险预测,对边境地区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进行研判。结合研判情况,拟制应急管理方案,开展综合演练,确保遇到情况后能够快速反应。此外,获取有效信息是应急警务行动成功的必备前提和客观基础[1]。公安边防部队不断加强边境地区信息收集和分析,完善监测与预警工作。通过信息日报制度,明确了信息报送的内容和程序。经过综合研判,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警。在发布突发性事件预警后,宣布部队进入预警期。当进入高级别预警期后,事发地总队、支队单位采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开展有效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加强后勤管理,推进应急保障工作

从理论上来说,应急保障是快速响应、处置应急事件的物资基础,更是衡量职能部门处置应急事件能力的重要保证[2]。根据各总队工作实际,在重点任务区总队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库,并针对部队担负应急管理工作,购买了帐篷、发电机、应急灯等后勤保障设备和物资,在重点地区边防医院设立了医疗应急储备单位,配备了应急通信指挥车、医疗救护车等应急装备,提升了应急保障能力。同时,各单位把应急保障专项资金作为年度预算的专项经费,并主动与银行联系,开通了应急资金绿色通道,确保处置突发性事件过程中的资金保障。

(三)加强应急培训,推进专业训练工作

公安边防部队根据训练大纲,结合任务实际,拟定年度应急管理计划,指导基层单位开展经常性应急训练。各单位结合辖区内突发性事件的特点和相关应急救援经验,系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训练,重点围绕现场处突、医疗救护、心理辅导以及灾后重建等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强化了队伍专业素质和应急实践能力。

三、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预警有待进一步完善

监测预警是应急管理的前哨,是反应社会稳定的指示器,也是有效防范和控制突发性事件的前提和基础[3]。在监测预警中,部分单位存在信息收集能力不强、舆情研判工作不到位、信息报告不规范、预警流程不科学等问题。从横向来看,监测单位呈现出相互独立的现象,单位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影响了监测预警的协同性。从纵向来看,监测预警各个环节出现衔接不足的现象,各监测单位主要侧重于监测危险因素,风险管理的能力比较低,不能使监测预警机制与其他机制有效结合。

(二)协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突发性事件过程中应急管理需要多部门、多警种、多主体配合,从公安边防部队参与的应急工作情况看,协同应急工作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不善于协同防控突发性事件。在突发性事件过程中公安边防部队和其他主体的分工不明确,对他们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以及参与方式等都没做出明确的规定。其次,公安边防部队与社会力量缺乏有效的互动。协同工作具有明显的被动性、间歇性和依赖性。最后,协同决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决策往往取决于现场最高指挥者的领导经验和个人威望,利益相关者的专业优势和智力支持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全面防控突发性事件。

(三)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应急保障是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公安边防部队应急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现状来看,公安边防部队应急保障工作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应急保障物资缺乏科学评估。由于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物资管理的过程中缺少科学和系统的评估,造成应急保障库存物资与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无法有效对接,制约了应急管理能力。二是应急储备形式相对单一。目前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物资储备主要停留在对实物的储备和管理上,缺少生产能力储备、合同物资储备以及社会资源储备等多样化形式。三是应急库存物资建设水平不高。当前公安边防部队应急库存物资存在数量不足和种类不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应急管理过程中的持续保障能力和全面救援能力。

四、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机制构建

根据当前公安边防部队应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公安边防部队应从大局着眼,系统构建起科学和合理的应急管理机制,以提高应急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监测预警机制

监测预警机制是应急管理的基础,体现了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第一,要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应急管理水平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应急预案规范程度。制定预案的目的主要包括:可以增强监测预警工作科学性,通过应急预案明确监测主体责任和预警工作流程,进而全面提高监测能力和预警水平,使应急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理可循。第二,要提升信息研判能力。信息研判是指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任务部队实时监控相关情况,将事件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给上级决策机构,使决策指挥机构能够获得有效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保障。具体来说,各单位要抓好信息研判这一重要环节,结合驻地环境、敌社情、民情等各方面情况,做出准确研判,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第三,要规范信息报告程序。信息报告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渠道的畅通与否、传递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应急管理的效果。因此,对警情信息的报告内容、报告形式以及报告时限等方面要做出统一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做到警情信息内容真实、要素完整、重点突出、表述准确、文字精练。同时,要注意做好突发性事件的续报,确保警情信息连续性和完整性。

(二)构建多元参与的协同应急机制

公安边防部队协同应急机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注重条块联动。属地支队(派出所)要能快速整合辖区内的应急资源,加强与属地各单位的会商,提升自身的综合性防控能力。第二,要搞好区域联动。相邻地区要建立区域性的联动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经常开展灾情会商和协同演练,并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提高协同配合能力。第三,要做好军民联动。目前,军民联动的最大障碍是军地双重领导体制,为了实现军地互动,我们必须在现有的体制下探讨军地合作机制,以提高军地互动的效能,建立公安边防部队与地方专业机构的应急合作机制,将公安边防部队参与协同应急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4]。

(三)构建系统完善的应急保障机制

就整体而言,物流保障体系是应急物资保障的关键[5]。具体而言:首先,要强化各类应急资源保障能力,针对任务区工作实际,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各单位按标准筹备物资。其次,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运以及监管体系,使应急过程中快速调配相关应急物资,实现应急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要规范保障物资管理,各单位要加大对保障物资的常态化和非常态化管理,包括建立标准化的应急资源管理制度,加大应急资源常规整合力度,完善应急保障物资的征调程序。第四,要扩宽应急物资保障渠道,要做好专用物资专储,公用物资代储,进一步拓宽应急物资来源渠道,提升协同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浩森.公安边防部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探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21(1):122-124.

[2] 姚建凤.关于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构建的研究[J].物流商论,2014(11):6-8.

[3] 岳清春.协同应急视阈下的监测预警机制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35(1):126-129.

[4] 岳清春.我国应急救援多元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2016(5):26-28.

[5] 李勇军.公安边防部队应急保障库存物资管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边防部队突发性公安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探讨边防部队财务集中核算的利弊
财会学习(2016年18期)2016-12-31 18:39:13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6
公安报道要有度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公安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0
用医学科研新理念开拓边防部队科研思路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