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百年不遇新变局、我们党面临长期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中国意义。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链条上的最新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篇章;饱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见,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它的创立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德国诗人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之前一样。”[1]340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则指出:“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2]15-16马克思把理论创新比喻为“思想的闪电”,并揭示了“思想”的巨大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3]1471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4]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接续推进。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书写了浓笔重墨的光辉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更是来得像“闪电”那样迅猛、强烈,直接“击中”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园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并被写入党章和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发展链条上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脉”。所谓“一脉相承”,其要旨在于:(1)它们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2)它们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3)它们有共同遵守的基本原理,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呈现。具体而言,譬如,它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坚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为基础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它坚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它坚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接续推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接续推进。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5]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1978年12月,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6]3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迄今,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的题目和主题都极其鲜明,它们分别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卷,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续写的崭新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清晰阐明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解释时代、解释中国、解释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十四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具体谋划了在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意义上的改变时代、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有机地融为一体。
由此,我们可以明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形成和推进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是如何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化和彰显的。我们更可以明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一个具体的、鲜活的、生动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的、严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图谱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既一脉相承又接续推进的。
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人类思想水平的每一次提高、认识活动的每一次升华,都是时代孕育和催生的结果,都是在回应和解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曾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时代、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对问题的科学回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先后从纵向的维度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由和演进。
其一,习近平爬梳了世界社会主义演进历史过程中的六个时间段,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并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二,习近平厘定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历史时期,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这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习近平指出,这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实际上,这一论断也内蕴着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三个历史时期互不否定,就是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互不否定。历史的这一逻辑有力回击了“两个质疑”:质疑中国“改革开放过了头”,把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质疑中国“改革还远未到位”,质疑中国现在搞的还是不是社会主义,鼓吹按照西方制度模式进行彻底改革。我们的结论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改革开放的新途、走高举旗帜的正道,贡献中国智慧,彰显世界意义。
其三,习近平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上述重要论述、重要判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深刻的历史观、宽广的世界观以及辩证的发展观。
就横向维度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正确认知和处理三对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三对关系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性、过程性与共产主义的未来性、遥远性之间的关系。这三对关系也是三对矛盾。矛盾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面对这三对关系或矛盾,只是需要进一步深化对这三对关系或矛盾的认知。这就是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就纵横相结合的维度而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需要明确的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基于“主题—主体”的关系逻辑和运行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蕴着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人民特色。其中,实践特色是基础,理论特色是指南,民族特色是根本,时代特色是引领,人民特色是立场。这五个特色相辅相成,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即中国故事。中国故事,就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不要人夸颜色好,但要人知好颜色。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一要提高音量,二要提高音质。
历史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悟也印证了这些道理。因此,我们说,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可以预期,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就是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30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30余年推进到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深度开放新时代的30余年,并把这一历史进程持续推进到21世纪中叶。在未来的新征程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接续奋斗中,我们在所有方面将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甚至“优不优”的升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可以预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社会主义五百余年的壮美行程将因此而推进到第七个阶段,即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必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大放异彩的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真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载入史册。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社会主义上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一个后发大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行动纲领,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我们要坚定不移维护和发展我国利益,同时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社会共担时代责任,合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其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论述,是中国为世界走向现代化提供的中国方案。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行进在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着近14亿人口的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接续奋斗中,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势必改变世界格局,影响世界态势。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
其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示中国共产党要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的使命。毛泽东曾提出,中国要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宣示,在新时代,要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实际上,这不仅表现在思想层面而且表现在行动层面,无论是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还是坚持经济全球化,无论是采取精准脱贫还是在全球治理上伸张正义,都表明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大国责任和大国气度。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的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使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中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4%提高到接近14%,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连续多年达到惊人的1/3,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所以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有媒体断言,在今天这个增长乏力的世界,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只要想到失去中国的哪怕一点点动力都会令人不安。习近平曾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可以认为,在这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在决定性程度上关乎全球化的方向和态势,关乎世界的发展和未来,关乎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其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出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也具有世界意义。诸如,为世界提供“政党治理”的中国经验,这就是不断提高政党的制度化、组织化程度,持续加强和改善执政党的领导,以有权威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国家走向现代化。特别是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否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组织,实施强有力的社会动员能力,是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再譬如,为国际社会提供“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这就是走适应中国历史、社会、文化、国情发展的治理道路,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主义“中国之治”与资本主义“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正处于发展困惑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向东看”,从中国治理中汲取有益经验。再譬如,为人类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这就是继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倡议“一带一路”。这些重要思想,有的已经写入联合国文件,成为国际共识。由于通信的发达和交通的便捷,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本身就是一个大国的中国,其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内容就是,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要担负起更多世界责任,要深刻思考我们应为且能为世界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从而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1840年以来,中国从无路可走的境地开始探索,到走别人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再到昭示别人走自己的路,殊为不易。今天,我们不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而是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受到启发更好地走好脚下的路。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正是因为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所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简言之就是,在宽广的世界视野中,旨在使中华民族重现曾经拥有的辉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引领世界浩荡潮流;在悠远的历史视野中,旨在使中华民族重新形塑自己的面貌,在21世纪浴火再造、涅槃新生。就此而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念兹在兹的伟大梦想。
正是因为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我们完全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说,在未来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贡献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贡献给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必将是红色的玫瑰和芬芳的甘露,世界将因中国的智慧而更加多姿多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景和胜景同样犹如壮丽的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