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阈中传统文化的价值解析

2018-02-06 23:06宁其冲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类传统文化

宁其冲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内生动力及先决条件。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提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几经磨难变革以后,传统文化可以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的新时代的中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说明了其价值意义之于中华民族是永恒的;那么,传统文化的复兴历程更是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可为当代世界的全球治理及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区别于西方文化的独特价值。

一、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从自我否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百年历程

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在吸收融合外来文化过程中迎来了复兴,这个历程本身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彰示着中华民族越来越坚定的文化自信。

(一)近代中国国运衰败,中华传统文化面临被全盘否定之困境

为振兴中华、抵御外敌于国门之外,数代仁人志士试图在物器、制度上面求变,但是不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有能够完成历史使命。于是,很多知识分子将导致国家落后的根源归咎于传统文化——“以为旧的精神文明如儒家学说,实为生产进步的阻碍。”[2]以陈独秀、胡适等人为首兴起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在《敬告青年》文中说“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鲁迅也将一切旧传统斥之为吃人的礼教。曹聚仁也说:“国学,直百秽之所聚、众恶之所趋,而中国腐败思想之薮藏所也。”[3]从21世纪的今天看来,这种主张显然有失偏颇。杜维明谈这个现象说:“把责任归结到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与伦理身上,这显然有失公允。”

当时很多有识之士认为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不可取的,认为持这种态度会动摇国家的根本,丧失本国民族自信心。张东荪就认为“中国近来一切祸患未尝不是由于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了。这二三十年来,欧化东渐,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人的长处,同时又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固有文化如此这样看不起,便自然而然失去了自信心。”[4]钱穆也在《中华文化十二讲》批评国人对文化传统的自轻自贱心态:“我们国家在近几十年来遭受到种种困厄灾祸,其最大原因,正为国人失却自信,不自尊重,把自己文化传统看得太轻了,甚至对自己文化产生一种轻蔑而排斥的心理,这是一切原因中之最大主要的原因。”

也有部分思想家对中西文化在未来世界发展中的意义进行有前瞻性的理性比较、分析。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根据西方当时的状况,提出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之大责任是“要向全体人类有所贡献”。[5]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新文化运动以来反传统、提倡西化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评判了西方哲学,提出中国原有的文化精神是未来解决人类社会遇到的问题的希望所在。他们的核心理念后来被新儒家继承和发展。

(二)国学热等现象是文化自觉的体现

90年代,国内掀起国学热,此番浪潮之所以可以在政府、学界取得一致认同态势,客观原因是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国力提升,渐渐复兴,和西方的差距在拉近。与此同时,苏联解体是前车之鉴,僵化的老路和全盘西化的歪路都不适合中国的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族主体价值、填补国人在“文革”以后的精神文明空缺以及抵御西方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也是现实需要。此外,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西方文明价值在应对共同国际问题挑战之时总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西方国家为维护自己在全球治理体系的主导地位,依然单方面坚持西方文化中心论,推销西方“普世价值”。这些现象都刺激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再思考。贺麟在新时期将梁启超的话更加有底气地再说一遍:“今后中国哲学的新发展,有赖于对西洋哲学的吸收和融会,同时中国哲学家也有复兴中国文化、发扬中国哲学,以贡献于世界人类的责任。”[6]

2004年9月,由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等人发起,70多位专家联名发表《甲申文化宣言》也是表达这份文化自信:“我们确信,中华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对于思考和消解当今世界个人至上、物欲至上、恶性竞争、掠夺性开发以及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对于追求人类的安宁与幸福,必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国学热及文化界探究中华文化对人类的精神启示等现象是文化自觉的体现,本质在于传统文化具有永恒价值,不会因为某个时期遭受冲击而湮灭,只会在合适的时候重新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三)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到实践推动中华文化复兴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运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成果,他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同时,他强调德治、家风教化以及治党等治国理政思想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此外,习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还把传统文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有了这份自信,我们就“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有信心“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2017年2月,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称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蕴含五千多年中华文化智慧的中国声音、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二、理性分析“西方中心主义”、“文明冲突论”

马克斯·韦伯认为“理性的”资本主义企业和制度只有在西方国家才能产生,“西方中心主义”被西方大力鼓吹缘于这种论断是符合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推进民主演变的利益立场。包括文明冲突论强调西方文化与儒家文化具有难以调和的矛盾是应该引起国人对西方文明观的反思,分析其不合理处所带来的危害性才可以真正与西方文化进行良性互动,规避文明交流中出现不平等的盲从。

(一)敢于正确评判西方文化是良性吸收该文化之精华的前提

许嘉璐先生说过我们要敢于坦率批判西方价值体系,敢于直面对抗霸权主义,提出具有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自五四运动以来,学界就一直存在“中西古今”之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依然是学界至关重要的任务,这是有区别地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与撇弃、抵御为霸权主义服务的西方伪文明的前提要求。毫无疑问,中国文化一直重视吸收外来优质文化,比如古代印度佛教思想的传入,近代的西学东渐都丰富了中国文化。但是,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必须对那些为霸权主义战略服务的理论进行评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构建起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为其推行全球战略服务。从韦伯、帕森斯到亨廷顿,西方主流始终傲慢的认为现代社会只有一个源头,即是西欧的理性化,而在20世纪美国是现代性的典范。美国的外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交政策,而是传播价值的工程,它认为其他民族都渴望照搬美国的价值观。

(二)“西方中心主义”、“文明冲突论”的谬误及危害

费孝通先生就一针见血说出来“西方中心主义”论给世界带来的危害:“近二三百年来,西方思想在世界学术界起着主导作用,但是面对全球化问题的时候,西方的一些基本思路,显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在解决某些问题的同时,又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比如,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自我中心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大大膨胀起来,‘西方至上主义’、‘殖民主义’、‘极端国家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等等思潮,成了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也是造成很多国际性问题的重要原因。时至今日,世界上极端主义和以暴制暴所造成的种种事端,依然摆脱不掉‘以我为中心’的影子。”[7]

“文明冲突论”是为“西方中心主义”而服务的——希望再次确立它(西方文明)作为其他文明追随和仿效的领袖地位。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说,新世界冲突的根源将不再侧重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文化将是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这些理论都是为了美国的战略目标服务,为的是“压制儒家国家与伊斯兰国家的军事扩张并挑起他们的冲突”,“巩固能够反映西方利益和价值并使之合法化的国际组织”。[8]非常显然,“文明冲突论”是片面而危险的,不可以正确反映当今世界形势,绝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唯有文明的共存、交流与融合才应该是人类社会的出路,是人类社会必须争取的目标。

只有理性分析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及其利益驱动,才有助于更好吸收外来的优秀西方文化,并且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只有认识到以西方文化价值为主构建的全球治理体系存在局限,才能够促使我们更好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可以发挥应有的贡献。

三、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当代价值

数千年以来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并且不断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也为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这个文明宝库经历过近代的洗礼,是否可以在未来解决人类社会问题发挥一些独特的价值,是现代中国学界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可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的时代价值是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西方很多有识之士也青睐中国文化带给世界不一样的道路选择。法国汪德迈在《编撰〈儒藏〉的意义》也说:“面对后现代化的挑战,曾经带给世界完美的人权思想的西方人文主义面对近代社会的挑战,迄今无法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那么,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儒家思想可能指引世界的道路?”[9]无论中外,都相信中国传统文化对未来世界发展具有精神指引作用,难题是何种内核精神是有益于全人类发展前途的?该如何提炼并用合适途径推广使其价值最大化。这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在处理“拿(外来优秀文化)进来”的问题同时,必须解决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任务,因为只有文化价值上的复兴,才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复兴。

(二)中华文化在个体生命人文精神关怀上远胜西方

较早系统阐述中西方文化各有优势并且引起广泛影响的是梁漱溟先生。他不拘泥于中国文化某一条见解与西方文化争高下,而是将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分为三个不同方向的道路,他认可西方文化在解决人类对物质渴求问题有其优势,这是人类应该走的第一路向。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西方文化将弊病百出,不能适应世界的发展,中国文化体系将在未来复兴,世界将走入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中国路向。“盖人类将从人对物质的问题之时代而转入人对人的问题之时代……又以前人类似可说在物质不满足时代,以后似可说转入精神不安宁时代;凡此种种都是使第一路向,西洋态度不能不转入第二路向。”[10]梁先生如此自信中国文化是世界的未来,是自信中国文化体系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给人心灵慰藉使人生得以安宁方面远胜西方。张东荪、熊十力等新儒家也认同这些深刻睿见,《十力语要》载:“从大体说来,西方毕竟偏于知识的路向,而距东方哲人所说的修养,不啻万里矣。”[11]

(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超越西方关于人与自然二元化的思维模式

除了在个体生命人生关怀作用方面,中国文化胜于西方之外,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哲学倡导“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也被世界建构性后现代主义等学派所推崇,视为未来建构生命共同体福祉的思想资源。从柏拉图到笛卡儿,西方长期盛行的是精神和物质平行而独立之“天人二分”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使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钱穆在其遗文《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贡献》中就批判道:“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益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他在文中认为“天人合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包括费孝通、季羡林和汤一介等大儒都赞同“天人合一”才是人类与自然共存发展的前途。西方部分的有识之士也开始接纳这些观点。建构性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柯布说:“今天我们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生态共同体中”。法国汪德迈批评某些思想家或政客把人的权利无限扩大,以至于人的权利扩大到可以去无序地破坏自然界,因此,人对自然界的权利应受到限制,这样就应该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中汲取资源。

(四)传统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对促进世界和平、解决世界争端起到重大启示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对解决当今世界宗教文明冲突等国家与地区争端问题提供非常有益的价值。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同志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合理念,主张天下为公,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蕴含着丰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因。[12]如果说“解放个人”是第一次启蒙运动的口号,那么,“关心他者”、“尊重差异”则被奉为第二次启蒙的口号,这正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本质上是一致的。习近平曾经在德国演讲提到:“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3]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这种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力量不仅指引我国内政外交的前进方向,还可以为促进世界和平,解决世界争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重大启示作用。

从东西方文化演变历程看,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便伴随衰败的国运一起遭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很多饱学之士一度丧失了文化自信,幻想全盘西化可以救国。实践证明,全盘照搬西方,数典忘祖之行为只会导致亡国灭种。随着国家独立,国力提高以后,传统文化也于变革中经历了现代化的洗礼,在新时代愈加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得以复兴,根源在于其核心理念对现代社会的人类生存发展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这种价值作用在空间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必然超越中国国界,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智慧滋养。

猜你喜欢
人类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人类第一杀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