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伟 闫化川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依然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贯彻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长期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在山东以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路线理论指导具体实践,短短几年时间便建立起党领导下的唯一一个全省意义上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实现了新民主主义新山东的局部执政,成为了敌后战场上坚不可摧的“真正的铜墙铁壁”。[1]
在群众路线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坚决抗日,保家卫国,赢得了广大群众拥护,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
1937年9月30日,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侵,山东境内抗日“第一枪”由此打响。[2]12月,日军侵占省会济南,标志着山东成为“沦陷区”。1938年5月,山东全境沦陷。[3]
在日军入侵山东、国民党军队南逃之际,中国共产党却毅然擎举抗日的大旗,坚持抗战。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既无政权也无军队,只有约2000名党员,全省党组织也遭到严重破坏。 党在山东仍坚持“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了遍及全省的十余起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上半年,在掖县、蓬莱、黄县分别建立了山东最早的县级抗日民主政权;8月,建立山东第一个专区级人民政权——北海专署。
1938年5月,省委初步创立8块抗日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山东军民的敌后抗战有了立足之地”。 12月,起义武装由若干分散的游击队,整编为战略上统一指挥的游击兵团:2.45万人的山东纵队,1万余人地方武装。此时,国民党军队石友三、沈鸿烈、于学忠等部也卷土重来。1938年夏,国民党在山东的主力部队和游杂武装已达15万人。国民党“也谋求把他们的军事和政治权力挤入”山东地区。[4]
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群众并引领山东军民,将战斗与生产相结合,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造性地实施“翻边战术”,有效巩固并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成立。至年底,山东抗日根据地已有2个行政主任公署、10个专员公署、79个县政权。[5]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站稳了脚跟,独立支撑起敌后山东的抗战大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军民广泛开展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的游击战,用“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联防战、破袭战、阻击战、车轮战、神经战、推磨战、蜂窝战、围困战等群众性作战,陷日军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全面抗战的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更是发挥了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凝聚起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最广泛力量,在齐鲁大地上形成了抵抗日军侵略的铜墙铁壁。
在铁的事实和血的教训面前,一些抗战意志不坚定、抗战行动不坚决的民众,也很快醒悟了。群众称中国共产党军队为“王者之师”,称国民党顽军为“布袋队(既不打敌人,又到处掠索群众)”。[6]事实教育了群众,人民做出了选择。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威望空前提高,并逐渐跃升为引领抗战胜利正确方向的民族先锋。至1945年,山东八路军已发展到27万人,民兵50万人,自卫团150万人。毛泽东后来赞扬道:“就军力论……山东为第一位。”[7]
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动员群众方式和策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动员工作,最大程度上对民众进行动员,共产党开始成为“咱们的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动员起来的广大民众积极投入到民族自卫战争。
得到最彻底动员的山东民众,在人民战争中成为创造历史的主角和英雄。地雷战是山东人民的一大创举。在最有名的海阳县,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滩3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和于化虎、赵守福、孙玉敏3名全国民兵英雄。淄川县民兵李念林研究出了13种埋雷方法,被山东军区授予“民兵英雄”称号。[8]活跃在敌后的武工队,如泰山区第一武工队、莱东孙齐武工队、胶东南海第一武工队、鲁南滕东武工队,都在对敌斗争中作出了较大贡献,被誉为“袖中利剑,怀中匕首”。[9]著名的鲁南铁道大队(铁道游击队),袭击日本洋行,破坏敌人铁路、车站,截获军用物资,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农民挖沟壕、破公路、拆围寨、送情报、杀汉奸;工人破坏敌占区煤矿、电站、交通设施,淄博矿区、津浦铁路的工人数百次炸毁了敌人的车头、车皮;妇女废寝忘食缝军衣、做鞋袜、办给养、护理伤病员,承担了几乎全部农业生产劳动。齐鲁大地上,“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景比比皆是,还涌现出了许多诸如军民血战马鞍山、马石山十勇士的悲壮事迹,以及舍子救八路、乳汁救伤员的“红嫂”英雄群体。国外研究者总结道:“支持共产党政府的因素是在群众政治动员中取得的实质性经验,对其合法性的广泛接受,一批勇于献身的党员和支持者组成的干部,以及中共所表现出来的军事优越性,这些都使它能够建立一个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组织网络。”[10]
至抗战胜利时,日伪军仅占据胶济铁路沿线的几个站点,控制200余万人口;中国共产党则带领山东民众,打下了被日军占领的几乎整个山东,并建立当时唯一一个“名副其实的完全意义上的省级人民政权”—— 山东省政府,辖5个行政公署、22个专署、127个县级政府。[11]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是群众路线理论在山东的成功实践。“山东力量”的崛起,更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大决战的最关键战略支点,在新中国成立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山东之所以能够崛起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创造人民战争范例,创建新民主主义新山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模范践行了群众路线。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一面坚持抗战,一面注意减轻群众负担。“1939年初……根据地经济面临着严重问题,农民所受的苦难比任何时候都重。”1939年,取消苛捐杂税和摊派制度,制定了甲、乙、丙三种合理负担。1942至1944年人民群众负担逐年减轻,“各阶层负担1944年较1943年减轻了10—20%。”[12]又实行财产所得累进税制度,规定中农贫农不超过5%,富农不超过10%,地主不超过20—30%。有效地团结了各阶层人士参加抗战。[13]
1940年下半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支持抗战,稳定社会。1942年,在刘少奇指导下,将减租减息运动作为“第一位斗争任务”,成效显著。1944年下半年,约有1.47万个村庄进行了减租减息,占63%。其中,滨海区2124个村庄实行了减租减息,占77%。减租减息后,山东抗日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统治区、敌伪占区部分村庄每月每人和每月每亩负担分别为:3.17元、2.57元,98.66元、22.5元,35.2元、13.2元。[14]减租减息运动让农民得到实惠,团结了众多地主和农民,提升了农民的抗日和革命积极性。
1943年冬,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各级地方政府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以换工互助与合作社生产等形式,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至1945年8月,合作社有4926个,入社人数为144万人,入股资金6942万元;共开荒和扩大耕地70余万亩,1945年增产粮食6亿斤。甚至在原来由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制造的一些“无人区”,“也焕发了新的生机”。
为减轻人民负担,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三次精兵简政,共精简3万余人(不包括冀鲁边和鲁南区),脱产人员占基本区人口的2.4%,党的机关人员精简约52%,政府机关人员精简约46%,各级机关减少1/3,减轻了人民群众负担。毛泽东专门致电山东,肯定道:“你们的路线是正确的。你们已有丰富经验。……估计1945年,山东全党工作会有极大进步。”[15]
中国共产党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敢于担当,以及群众路线理论的正确执行,彻底帮助广大民众“翻身”做主。“翻身”对于中国几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来说,意味着获得土地、牲畜、农具和房屋,意味着进入一个新世界。[16]从此,党群之间由“浮萍关系”,嬗变为“鱼水关系”,成为血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1939年5月,党中央、毛主席即指示山东“在政权问题上,应认识无论八路军部队或地方游击队,如无政权则决不能发展巩固与建立根据地,因此已得的政权决不应放弃,并还应努力争取新的县区政权。”[17]11月,又要求“必须进一步依靠群众,必须深入群众工作”,才能“争取继续抗日,争取民主政治”,“否则是不可能的”。[18]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在山东全省建立了103个伪县政权,国民党省政府主席沈鸿烈也在全省委任县长近百个,并以“不合法”为名,阻挠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地方政权建设。中共山东分局派出大批干部,在根据地组建县、乡、村政权,在游击区建立或改造县、乡、村政权,发动群众驱赶国民党省政府委任的反动官员。通过民主选举,在乡村社会广泛建立政党组织和新型群众组织,改变了过去土豪劣绅掌控乡村社会的局面,广大群众真正在政治上翻身,实现了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
各级民主政府、参议会,实行民主的“三三制”原则。 这一乡村社会管理体制,被视为“乡村政权建设的最终创造”,“贯彻了抗日统一战线”,“体现了现代化民众政治基本特征”。[19]还进行了大量民主建政实践,探索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道路。1940年,制定了全国第一个《人权保障条例》。9月,颁布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规定“保障人民一切抗日之言论、出版、结社、武装之完全自由”。“根据地已有了群众依靠,……中上层开始改变了对我们的态度,趋向对我信靠,并积极参加民主与经济事业。游击区人心向我,……根据地人民生活及民主秩序较前安定。”[20]
在减租减息运动中,民主改造乡村政权的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各地创造出了“豆选”、“香头选”等选举方式。这一时期基层政权的民主选举,“在当时条件下,属于最能反映农民公意的民主实践”,“通过国民党也无法反对的形式,摧毁了国民党原有的基层政权,建立了一种合乎中共统一战线意旨的政权结构。”[21]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内,没有官老爷,只有公仆。“他们没有官僚习气,他们都能深入民众,了解民众的疾苦,并去解决民众的痛苦。他们成为不贪污、不腐化、廉洁奉公的模范。”[2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并存的日伪政权却日益萎缩,国民党省政府委任的“合法”县政府也逐渐成了“空壳”,并为抗日军民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抗日的同时,还建设了一支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文化大军,以崭新的文化宣传形式激发全民抗战热情。抗战初,开展抗日救亡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方针。通过编印报纸、小册子、散发传单、演讲演戏、唱抗日歌曲、发放报纸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鼓舞民众坚持抗战,引领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胶东“河山话剧社”曾一日演出了13场《放下你的鞭子》;山东分局1939年1月创办《大众日报》,旨在“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为他们自己的喉舌,更成为他们所热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舆论机关”。 各种抗日团体办起识字班,以最先进的抗战文化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很多群众第一堂课学到的就是“打倒日本”、“后方支援前线”这几个字。
为满足群众“文化翻身”的强烈诉求,山东抗日根据地内小学教育走向正规化,每村建立1处小学,每乡建立1处中心小学,每个专区设立1处中等中学,每个行政区设立1处公学。12月,颁发战时国民教育方案,县设民众教育馆,区、乡设中心俱乐部,村设俱乐部;广泛开办识字班、夜校、补习学校、短期训练班等,掀起了全民学文化热潮。全省建立约1万所小学、多处中学、14个民众教育馆、12个巡回教育团。冬学运动在提高群众觉悟、发动群众改造村政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还创造了一种适应战争形势和农村生产劳动实际的新型教育模式:“庄户学”。各村庄成立了庄户学堂,各群众团体冬天编组上课或集体上大课,春夏季在田间地头上课,锄头上挂个识字牌、小黑板,利用劳动休息时间随时识字、学习生产知识。
党政军民学各类机关、团体,都建立了文艺队伍。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前线,宣传先进文化,创作和演出歌颂工农兵的剧目。来自生产战斗第一线的各类剧目,演群众身边的事,将抗战信念与政治教育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中,潜移默化,以艺术形式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光明前景展现在群众眼前,引导群众走上抗战胜利的光明道路。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山东从秘密状态走向公开,在许多地方逐步建立了各种抗日救亡团体,通过建立群众团体,组织群众,改变了人民群众几千年来的社会弱势地位。
三三制政权在当时是一种最为创新的乡村社会管理形式,为乡村社会治理作出了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山东,通过“朋友”与“敌人”的区分以及统一战线策略等政策的实行,将占据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纳入抗战阵营,扩展社会基础。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从底层社会上升为决定中国命运和建设新社会的新生力量,迸发出前所未有的革命激情。
1939年至1940年上半年,先后成立了各级工、农、青、妇群众组织领导机关,各地群众队伍发展壮大起来。工人救国会、农民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抗日自卫团等群众组织纷纷建立,农救会、自卫团人数发展到200万,工人组织人数达20余万,妇女组织人数达26万。1940年7月,山东省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的联合大会,在沂南县青驼寺召开,实现了全省抗日群众组织的统一领导。组织起来的群众,在改造民主政权、反奸清算、减租减息、组织生产、动员参军参战等各项社会工作中展现出巨大能量。
创新的社会管理形式,有效组织起底层社会的基本群众,并使之焕发出保家卫国的火热激情。省战工会先后颁布《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条例》《拥军工作训令》,民众订立拥军优属公约,帮助军队进行训练和生产,照顾慰问驻军和伤病员、残废军人及抗日人员家属和烈士家属,并确定每年1月为拥军月。根据地各群众团体组织引导群众,由农救会出面组织“村乡优待抗属委员会”,对抗属物质优待、帮助代耕、募捐救济、生产互助等。1944年,有1万余青年参军;1945年上半年,即有4万余青年参军。清河区仅广北5个区,就有3000名青年参军。
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白手起家,组建人民武装,开辟敌后战场,逐渐引领了山东战场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山东战场在八年抗战中,共进行2.6万次大小战斗,长期钳制日军。山东抗日根据地不仅是牵制消灭敌人的重要战场,还是联系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枢纽,“并与晋察冀、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相互支援,共同撑起华北敌后抗战的局面”。 抗日战争胜利时,面积已达12.5万平方公里,2400万人,“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革命事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群众路线在山东的具体实践,结出了成功硕果,成为党指导各地创建、巩固、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根本工作路线,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既要向群众学习,又要引导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的难点。善于向群众学习,必须深入群众、相信群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尊重群众、甘当学生的情怀。向群众学习的过程,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接近真理、接近实践的过程。向群众多学一点,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口碑就更好一些,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就更高一些。中共山东分局1943年在《五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任务》的“主要经验教训”之中,特别指出:依靠群众并向群众学习,是“提高党的威信的最基本方法”。党在山东向群众学习的结果,就是将被日军侵占的齐鲁大地夺回到人民群众手中,并初步建成了新民主主义新山东。
毛泽东同志说:“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23]抗战时期,党在山东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统一于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亲民爱民,以牺牲自我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选择。党在山东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后,坚持人民政权的根本宗旨,提出“群众工作是建设根据地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4]在实际工作中,注意维护群众利益,强调“群众利益至上”,视群众为血浓于水的亲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人民群众真切认识到:只有党才真正是可以生死与共、相依为命的亲人。由此,党和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
坚持群众立场是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能否始终坚持群众立场,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一定要能够同群众相结合。”[25]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站稳群众立场。关键要看为谁说话、为谁做事,是代表某个人、某一部分人的利益,还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群众意愿为取舍,始终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和第一标准。“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26]
习近平总书记说:“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27]这是群众路线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如此,群众路线这条生命线才能永葆青春活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才能岿然不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