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自美国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贸易战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2017年8月,特朗普宣布对中国重启“301条款”调查。2018年3月23日,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并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与此同时,美方要求中方在短期内必须将对美顺差削减1000亿美元规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美贸易战表面上是商品和服务贸易战,其实背后隐藏的是一场“就业战争”。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的发生主要是各国依据本国的比较优势来进行的。对于中国而言,劳动力比较优势是改革开放的起点。经过四十年的发展,虽然劳动力成本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总体而言,劳动力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以中美为例,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劳动力小时工资为0.92美元,美国为30.13美元,后者是前者的32.8倍。到2013年,中国劳动力小时工资迅速上升到3.88美元,美国也提高到36.34美元,两者的差距缩小到9.4倍。但即便如此,中国劳动力成本也仅有美国的不到11%。如果再考虑到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那么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每小时劳动力成本/小时产出)也仅有美国的60%左右。[1]
反映在两国的贸易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商品贸易,但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服务贸易却存在着明显的逆差。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对美的商品贸易存在着2758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是在服务贸易方面,中美之间却存在着超过400亿美元的逆差。2006-2016年期间,中美服务贸易总额增长3.3倍,而逆差却增长33.7倍。
具体来看,根据海关部门的统计,2017年全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计算机和电子产品最多,占出口额的36.5%;其次为电气设备,占比为8.6%;杂项制品第三,占比8.3%;电气以外机械设备第四,6.9%;服饰第五,占比5.8%。这其中,中国外贸很大部分是加工贸易,即从别国进口用于组装成品的零部件,加工完毕后再次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而电子产品是加工贸易的主力军,以苹果手机为例,中国作为苹果全球最大的组装基地,获得的组装费仅占苹果手机全部利润的2%左右。
特朗普上台以来,一直以增加就业岗位、恢复美国制造业辉煌为口号。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制造业的辉煌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那时有超过1950万美国人在制造业工厂中工作,此后就开始经历了一个相当稳定的下降。到如今,只有大约1240万名工人留在制造业当中。从比例上来看,目前大约只有8%的美国工人在制造业就业,而1970年则达到22%。但是,美国制造业的相对衰落,只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美国的就业市场出现了比较典型的“极化”现象。美国劳工局将职业分成四大类别,其中“非常规脑力”(nonroutine cognitive jobs)包括经理、计算机科学、建造设计、艺术家等职业;“体力非常规”(non-routine manual jobs)包括食品准备、个人护理、零售等职业;“常规脑力”(routine cognitive jobs)包括行政、销售等职业;“体力常规”(routine manual jobs)包括建筑业、制造业、生产等职业。在过去几十年,美国劳工市场的技术工种构成已经明显转变,“非常规”种类职业的从业比例迅速增加,而“常规”职业的就业比例大幅减少。
从目前的情况看,事实上,美国的就业形势可以称得上“非常好”,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目标。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2月份美国失业率继续维持在4.1%,已连续第5个月维持在4.1%,为十七年来低位。衡量在职和求职人口总数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劳动参与率上升0.3个百分点至63%,为2010年以来最大单月增幅。而且美国员工时薪当月较前月增加0.04美元至26.75美元,同比增长了2.6%。
但即便如此,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和民粹主义者一直指责中国“抢”了美国人的饭碗。他们固执地认为,通过提高关税或其他贸易压制,就能够从中国手中抢回失去的就业岗位。特朗普执政后,一直鼓吹“移民和海外工厂抢走美国人工作”,并表示要为底层劳动者(low education labor)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而这其中,重振制造业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换句话说,美国虽然就业形势好转,但底层劳动者的就业形势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长期失业者数量减少有限。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2017年年底,美国15周以上的中长期失业率仍比20世纪9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要高0.75%。这也表明美国仍有相当数量的失业劳动力被排除在劳动力市场之外。不仅如此,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也加剧了底层劳动者的生活困境。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的一项研究,2017年,美国的基尼系数为0.39,位列OECD中30个成员国第三位,仅次于最高的智利(0.47)和第二的墨西哥(0.46)。[2]另据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一项研究表明,2016年美国收入排名前1%的人其财富占比达到居民财富总额的24%,创历史新高。与此相对应,收入最低群体中后20%家庭的实际收入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3]当然,特朗普通过贸易战想把就业岗位抢回美国的想法也太单纯简单了。比如在服装生产方面,美国生产线劳动人口从1990年以来已萎缩超过了90%,电子行业减少近40%就业。如今,中国国内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转移到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试图通过向中国发动贸易战达到就业回流美国的目的就变得很难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体保持了高增长、高就业的态势,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即便是以与国际通行的调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中国的失业率也保持着5%左右的水平,比较充分的就业目标得以实现。
出口贸易作为外国需求,与投资、消费一起构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虽然净出口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率近些年来大都在10%以下,但其对就业贡献却不可忽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GDP增长率为6.9%,城镇新增就业1351万人,这意味着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能拉动新增就业195.8万人。同年我国货物净出口(出口-进口)为28718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1%或0.63个百分点,创十年来的新高。也就是说,货物净出口在当年的城镇新增就业中,贡献了约123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下面来看看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就业的整体影响。根据2012年商务部发布的《全球价值链与我国贸易增加值核算报告》中披露,当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为20487.8亿美元,而出口贸易产生的就业岗位高达1.2亿个。换句话说,每出口17073美元,就能带动国内1个就业岗位。据商务部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2.9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620亿美元。按2012年贸易就业系数测算,那么中美贸易战将有可能影响到中国的2706万个就业岗位。此次美国对中国500亿美元出口商品开出罚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而且重点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中所涉及的行业和企业。据此测算,极限值(即500亿美元出口贸易全部丧失)将有可能涉及到国内290万个就业岗位。按现在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计算,将会使我国的失业率上升0.9-1.4个百分点。另外,按照特朗普要求中国初步削减中美贸易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由此将会使得中国的就业岗位丧失580多万个,而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上升2.5-3.3个百分点。应该说,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就业影响还是十分显著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测算也可以参考。以中美同时设置30%关税和非关税混合贸易战的情形为例,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和就业分别下降4.622%和3.093%,那么制造业减少的就业岗位大约在360万人左右,与上述测算基本接近。[4]
事实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至少三次面临过外需急剧下降的情况,就业形势一度受到过很大的冲击,这也为当前考量贸易冲突对就业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历史参照。第一次是1989-1990年,由于受到西方国家无理制裁,我国GDP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由1988年的11.3%一下子跌落到4.1%和3.8%,而对外贸易也出现了20%以上的减速。与此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88年的2%上升到2.6%和2.5%。第二次是199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罕见的-0.4%的紧缩,而国内就业形势叠加国企改革攻坚,虽然城镇登记失业率没有出现大幅上升的情况,但下岗人员却高达上千万,实际失业率大大高于城镇登记失业率。第三次则是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由于外需急剧缩小,导致国内加工企业大量倒闭,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提前返乡。只是当时失业统计并未将农民工包括在内,但实际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也是四万亿投资计划出台的一个重要背景。
“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贸易战没有赢家。中国面对美国在贸易方面咄咄逼人的攻势,也应该有万全的应对之策。硬碰硬大可不必,但太服软也不是办法。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攻守自如,确保“中国优先”、“就业优先”,考验中国政府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一是通过谈判协商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策略,也是保护国内就业岗位的必要之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利益相关者众多。贸易战没有赢家,可谓一损俱损,对就业的冲击尤为明显。面对个别国家的贸易讹诈,中国应该冷静应对,切勿冲动和贸然。在贸易冲突的过程中,保护自己最重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表示,中国希望避免打贸易战,还会加快全面放开制造业,并不会强制外国公司转让技术,将大力保护知识产权。毫无疑问,这是理智和清醒的。须知,中国正处在迈向发达国家的关键时期,贸易纷争是常态,斗争是手段,但协商谈判依然是最优途径。另一方面,贸易战对美国实际上也同样会造成很大的就业冲击。比如据美国无党派的贸易组织“贸易伙伴”预测,如果美国对所有国家进口的钢材和铝材都增加关税,虽然会增加33464个钢铝产业的就业,但其他行业将损失就业179334个,其结果导致净损失145870个就业岗位,即每创造一个就业,就将损失五个以上。也正因为如此,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声音在美国一直存在。
二是尽快建立应对贸易冲突的就业应急机制。从目前的形势看,美国频繁发动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崛起势必成为一种常态,而且不排除部分国家跟风的可能性。面对美国在贸易方面咄咄逼人的攻势,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攻守自如,确保“中国优先”、“就业优先”,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很显然,在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依然占据重要地位的情况下,贸易冲突对我国的就业冲击将会变得十分明显。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就业应急机制,防止短时期内因贸易冲突而出现较大规模的失业下岗现象。特别是应加强对涉美出口贸易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用工情况监控,要求企业内部也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用工应急机制。
三是进一步扩大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扩大贸易渠道,减少对少数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这也是减少对国内冲击,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多元化,进而减轻对少数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是加快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步伐,改变劳动密集型出口贸易的结构。这是避免贸易战影响国内就业的客观要求。贸易战之所以有可能会对我国的就业产生较为明显的冲击,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对劳动密集型出口贸易的依赖。在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依赖要素驱动和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尽快转变到创新驱动和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上来。只有如此,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
[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R]. 2016(8).
[2] OECD Development Centre. Declining but still high inequality(Gini coefficient) [R]. 2017(11).
[3] Jonathan Rothwell. Make elites compete: Why the 1% earn so much and what to do about it[EB/OL]. (2016-03-25)[2018-04-04].https://www.brookings.edu/research/make-elites-compete-why-the-1-earn-so-much-and-what-to-do-about-it/.
[4]李春顶. 美国真能“轻而易举”地赢得中美贸易战吗?[EB/OL]. (2018-03-08)[2018-04-12].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2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