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入寻常百姓家

2018-02-06 21:56:44王伟林
中国民政 2018年1期
关键词:老百姓残疾报告

◎ 王伟林

“这个宣讲报告很巴适,很振奋,对我们老百姓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真的有帮助啊!”11月16日,重庆市委党的十九大精神“六进”宣讲队成员、重庆市民政局救灾处处长阎掌峰刚讲完,一直在重庆市巴南区渔洞街道鱼泉社区院坝聆听宣讲的刘之峰大爷意犹未尽,和几位邻居快步上前,紧紧拉住阎掌峰的手说个不停。“党的十九大对我们困难群众还有哪些具体优惠政策”“我还有一些疑问需要向您请教”……这是一场热气腾腾的交流,面对面的互动,一对一的解答。阎掌峰结合工作实际,用老百姓听得懂、接地气的语言,生动详尽地阐述,与居民群众零距离交流互动,如一股股暖流沁入心田,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准确地带入寻常百姓家。

实打实 就能听得懂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能够亲身感受祖国日益强盛的铿锵足音,感到非常自豪。”阎掌峰说,“全程聆听总书记讲话,3万多字的报告,每一句都是一篇大文章,是我们中国人向全世界发出的‘好声音’。”受领市委“六进”宣讲任务后,阎掌峰深感重任在肩。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通过实打实、通俗易懂的沟通交流,尽快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为了讲好课,他精心准备。他把十九大报告原文打印成一个小册子,揣在身上,一有空,就拿出来反反复复学习,深钻细研、吃透精髓。同时,他还把十九大概况、十九大报告的主题、主要成果以及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等重要观点和自己的学习体会整理出来,结合工作推进情况一遍一遍地消化。他还利用下班时间,来到所住社区“微服私访”,以普通百姓身份与邻居交流体会,从中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和喜欢听的“大道理”。通过几个晚上的加班,他共整理老百姓各类意见建议32条、关注点16个,撰写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26000多字,拟写宣讲辅助资料12000多字。

为把宣讲抓实、抓活,让老百姓爱听、耐听,他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向市委党校专家请教,把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和要义做成一组特殊的“手机号码”,用“11422221118”这11位的数字,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点串联起来,并详解了每个数字的含义,“1”就是高举一面旗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二个“1”就是牢记一个使命,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个“4”就是“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第四个“2”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十个“8”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八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他还把“要让老百姓‘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等与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连的主要观点做成小纸条,在宣讲时作为重点。同时,在讲解十九大的一些主要观点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一个个老百姓熟悉的“小故事”,讲清十九大精神的“大道理”,真正通过宣讲让大家凝聚起来,心跟党中央想在一起,跟着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一起向前走。

面对面 就能心贴心

“真理越讲越清,道理越辩越明。”阎掌峰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既然是宣讲,就是要面对面讲道理、搞思辨,哪怕一些不同意见,也可以谈,什么都可以谈,目的就是把道理讲清楚、说明白。”宣讲完以后,正当大家准备离座时,他接过主持人话筒,主动提出与大家开展互动交流。话音一落,全场欢声雷动。

鱼泉社区居民王奉民拿过话筒提问:“‘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将会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阎掌峰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处处彰显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民情怀,始终贯穿着“人民”二字。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我们老百姓而言,要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就是要保证我们大家都实现高质量小康,一户也不拉下,一个也不拉下!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最终实现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都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过六旬、有着32年党龄的居民刘成顺说,据了解,社区目前残疾人较多,仅办理了残疾的就是2100人,还有一些没有办理残疾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残疾人非常关爱,通过低保、临时救助等形式,大大地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因病返贫现象值得关注。政府会怎么帮助他们?阎掌峰说,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下一步,市委、市政府按照十九大的要求,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同时,对少数贫困户,尤其是因病致贫、返贫的,政府将采取社会保障兜底的办法,一户一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给予更多关心照顾。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场面非常热烈。82岁的老人刘伟民接过话茬,“10月18日那天,聆听党的十九大报告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两个巴掌都拍红了。”他说,大会规划部署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让人激动满怀、信心满满,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时,我感同身受,看着我们伟大祖国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无比振奋!希望我们今天参加宣讲会的各位父老乡亲,都好好生活,都活到100岁,一起见证这个伟大的时刻。互动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现场群众不时报以阵阵热烈掌声……

沉下去 就能真心帮

准备与社区工作人员道别时,阎掌峰仍然牵挂刘成顺老人在互动发言时透露的这个社区有2100多名残疾人的信息。这里的残疾群众生活怎样?是否需要进一步了解十九大精神?这一连串的问号,让他果断停下返程的脚步。

他与社区工作人员商议,就到附近的万泉街社区低保户佘仁容家看望,并为她家的那名不能下床的残疾群众入户“开小灶”,专门宣讲十九大精神,传达党和政府的最新惠民政策。佘仁容今年71岁,在一个老居民区四楼居住。老伴很早就离开了,她的儿子因病于10年前重度残疾,卧床数年,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3年前,全家吃上低保,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但因申请残疾手续需本人到场并签字,定点医院又离家太远,所以,残疾手续一直未办,造成他不能及时享受一些残疾人本应享受的政策。阎掌峰一行坐在床前,仔细听取了病情和家庭情况,对他家的困难深表同情。他建议同行的巴南区民政局、渔洞街道工作人员及时联系办理这位重症患者残疾等级鉴定。他还联系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工作人员,建议经评估后给予一定的临时救助。同时,他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关于民生的主要观点向他们一一作了宣讲。他说:“党的十九大规划了宏伟的发展蓝图,让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对此,你们要充满信心。”

临行前,阎掌峰又返回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商量,挑选了8名有宣讲需求且行动不便的群众,准备利用宣讲间隙以及节假日等休息时间逐户走访、逐户宣讲,确保宣讲也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程覆盖。他说:“只要我们把思想统一起来,十三亿人攥成拳头,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拳头。只要我们紧紧拧成一股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老百姓残疾报告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1:48
老百姓的话
黄河之声(2018年3期)2018-04-23 05:12:56
老百姓的福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报告
南风窗(2016年26期)2016-12-24 21:48:09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报告
南风窗(2015年22期)2015-09-10 07:22:44
报告
南风窗(2015年7期)2015-04-03 01:21:48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