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敏
(上海市党建研究会,上海 200003)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凝练概括、深刻阐述的红船精神,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在瞻仰上海一大会址时,他嘱咐要守护好党的精神家园。建党精神充满力量,蕴含着丰富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和大力弘扬建党精神的内涵,对于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立根塑魂、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解放思想追寻真理。近代中国黑夜沉沉,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究竟是技不如人抑或制度不如人,无数志士仁人苦苦探寻。创党先驱最先意识到中国最需要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他们敢为人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主将和五四运动的领导者。陈独秀最先倡导并吹响思想启蒙号角,后被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1]29他创办于上海的《新青年》(初刊原名《青年杂志》),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从上海到北京,进而影响全国。新文化运动这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猛烈地向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毛泽东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恽代英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的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1919年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推动“浩浩荡荡的新思潮”“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2]112思想解放就是探求、追寻真理的过程。新文化运动为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作了有力的铺垫,五四运动又使有识之士看透了西方公理的强权本质,由此转向十月革命后以平等待我的苏俄寻找中国的出路。近代中国这场前所未有、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唤醒了一代青年探寻救国救民真理,随后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广泛深层次的思想运动,“社会主义底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风起云涌了”,“蓬蓬勃勃,一唱百和”,“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形。[1]47追寻马克思主义真理使《新青年》由激进民主主义的刊物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刊物,再度成为时代的风标。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并在深入工人群众中和反帝反封建实际斗争中砥砺自己,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二是创建中国最先进的政党。毛泽东曾强调,政党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基础,是“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2]126创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先进的政党,是党首创精神的集中体现。十月革命后,一批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努力和工人阶级相结合,很快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发起人。1920年6月中共发起组在上海成立,其后大半年间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及海外组织先后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李公馆开幕,庄严宣告党的正式成立。
党在创建之初就重视建党的自主性,重视自身建设。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党。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当时中国革命者的共同愿望。《新青年》成为中共发起组机关刊物后,对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起了很好的宣传组织作用。中共一大标志着全国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京沪之外独立开展建党活动的湖北利群书社、中国青年共产党等闻讯后,很快停止活动,彭湃、吴玉章等一些先进分子个别加入中国共产党。历史证明,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党创建之初就重视一个统一的党的组织的严密性,二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章详细规定了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党的组织系统以及党的组织制度,包括重视基层组织建设、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和组织关系转接等要求。坚持统一的指导思想。李大钊、陈独秀一致认定党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陈独秀不惧所谓过激主义的社会偏见,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率先发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指导各地建党,迫使无政府主义者退出北京、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他拒不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者合流,两次组织批判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促使共产国际代表杂糅的社会主义者同盟迅速解体。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的信中说,“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3]4党不能徒然地作“人群的聚合”“感情的结合”,而要成为“主义的结合”。1922年党明确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必须“信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强调思想建党,在新党员入党仪式的庄严气氛中详细讲解入党誓词,并要求入党宣誓仪式加唱《国际歌》。[2]388坚持中央集权的民主集中制。党究竟实现集中统一还是可以分权松散,创党领导人中曾发生重大分歧。中共一大召开时,陈独秀让陈公博带信给代表,强调要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经过认真讨论,这一原则体现在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纲领中。中共二大《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进一步规定:“我们的组织与训练必须是很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大会通过的第一部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议,全体党员必须绝对服从”,强调要避免无政府的“乌合的状态”。[1]100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也是全党上下长期奋斗的基点。十月革命时俄共就没有做到这一点。“就这方面说,我们走了直路。”[4]226坚持实行严明的纪律。一大通过的党的纲领就将党章内容合在一起。陈独秀给中共一大代表的信也郑重提出注重组织纪律问题。中共二大制定了第一个正式章程,将“纪律”专设一章,规定了组织原则和6项具体组织纪律,党员违反“必须开除之”。党章决议案还明确要求党员言行要牺牲个人感情意见及利益关系,和党章、党的决议一致等。党从最初组织起就有自我批评和思想斗争。一大代表陈公博、周佛海一大后不久就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党毫不留情将它们清除了出去。中共三大后,毛泽东等入住上海三曾里中央局机关,严守不照相、不看电影、不留宿外人等纪律。蒋介石感叹:中共数量“不逮本党同志二十分之一,然彼常能以少胜多,操纵如意者,其组织之严密胜于我,其党员之遵重纪律亦过于我也”。[5]40此外,创党之初注意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并开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列宁建党理论和自身党建实践相结合,使党能以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迅速从中国各政党和团体中脱颖而出,获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首创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劳动者彻底解放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完全统一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对于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旧中国,无疑点亮了一颗可以燎原的不灭火种,中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三是开启伟大的社会革命。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社会革命是唯一正确路径。十月革命与苏俄政权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一个新型的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轮廓,李大钊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汉俊说:“当下之中国该何去何从?解决此问题之途,既非共和,也非复辟。……然唯社会革命此一途为吾民所当努力者。”走俄国人的路,就要结合中国实际,开启全新的革命范式。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共产党》在沪创刊,刊首《短言》宣称:“我们只有用阶级战争的手段,打倒一切资本阶级”,“一切政权归劳动者执掌”。毛泽东盛赞该刊“旗帜鲜明”。他亲自在李大钊发起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登记表上填写:本人“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3]18经过长时期的艰苦探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敢为人先,确定了通过彻底改变旧制度的伟大社会革命救中国的正确道路,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这场社会革命的认识,制定、完善具体目标和纲领。党的一大在党创建时制定的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现社会革命,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大进一步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即首先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为了推动中国历史上这场前所未有的社会革命,党还首创第一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党培养青年干部,第一个受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第一所干部培训学校,第一份工人刊物……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时代潮头,在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陷入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下,领导中国开启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飞跃。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时代先锋的品格。这一精神的历史底蕴就在于认识规律、顺应大势、追寻真理,它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风雨征程中,披坚执锐、砥砺前行: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路,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新路,开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路,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一个创建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很小的党,始终坚持时代先锋的品格,充满生机和活力,她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成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千秋伟业,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一是抉择信仰而始终不渝。信仰就是理想,就是精神支柱。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如痴如醉,大道马克思主义真理令其深尝“信仰的味道”。陈独秀说“主义好比行船方向”,当他见到《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时如获至宝,专门成立又新印刷所印行出版。毛泽东曾经崇拜过康有为梁启超、接受过三民主义、研习探索过资产阶级各种学说,读到《共产党宣言》等即被真理感召。他对斯诺说,1920年夏从理论和行动上“建立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此后丝毫没有动摇过”。[6]44党在创建时对信仰的抉择,是经过反复比较的,特别是通过与社会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交锋,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1921年1月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毛泽东历数世界解决社会问题的五种方法,指出“社会政策”不成办法,议会道路的“社会民主主义”事实上总是保护有产阶级,无政府主义否定权力,温和主义主张极端自由放任资本主义,都是永世做不到的。必须采用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3]2斯诺感叹“这些共产党人十年来忠于主义的坚定性”,“是无法充分估计的”。[6]120
二是把理想付诸实践百折不挠。强调知行合一,既坚定主义,又不陷于纯粹研究甚至空谈,这是创党之初党的鲜明品格。毛泽东赞成李大钊问题和主义分不开的观点,他强调必须以主义为指导,必须与实地调查相结合。革命者不但要掌握理论,尤其要认清现实,并指出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盛,政治改良“绝无希望”,明确新民学会的宗旨是“改造中国与世界”,必须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2]122-123,126陈独秀曾作文用蝗虫自杀堆成桥让人过河的寓言盛赞湖南人“奋斗造桥的精神”,为毛泽东领导的湖南青年为后人和未来牺牲自我的伟大精神而称道。正如章士钊所说的,共产党起家不易。中共一大因遭法租界巡捕房的冲闯与搜查,被迫中断大会议程,部分代表转移至嘉兴,对于一个伟大政党来说如此挫折考验只是一个开头。而后大革命失败形势尤为凶险,共产党员由近六万锐减到一万人,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曾比喻说:“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起,就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艰苦卓绝的考验,在历经苦难、不折不挠中孕育辉煌。
三是敢于牺牲、敢于胜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崇高理想要用奋斗的热血来浇灌。党的创始人李大钊被奉系军阀逮捕22天后上绞刑架仍大义凛然:“不能因为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我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取得光荣的胜利。”陈独秀两个儿子牺牲,大儿子陈延年被分尸、小儿子陈乔年尸骨难寻。毛泽东妻子杨开慧等6个亲人献出生命。从上海石库门走出来的13位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邓恩铭慷慨赴死,留下“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的豪气;何叔衡在与敌激战中跳崖自尽,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潭秋妻子生下儿子两个月就英勇就义,自己则遭到盛世才的毒手,至死未见过儿子。离开党组织但仍为党工作的李汉俊,在大革命失败后被以“共党首要分子”罪名遭到杀害。毛泽东创立新民学会有七八十名会员,大多数都在1927年国民党“清党”时期被杀了。参加新民学会被杀害的著名领导人还有蔡和森、郭亮等,蔡和森牺牲时四肢摊开钉在墙上,肉被刺刀一点点割下来。与新民学会类似的湖北“互助社”领导人恽代英也被杀害。斯诺《西行漫记》说毛泽东讲到这里,“他的眼睛是湿润的”。[6]119党的创建历史,是中国革命复杂性、艰巨性、残酷性的缩影。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中央政治局领导人牺牲遇难占27.2%,牺牲的共产党员有名可查的就有上百万之多,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能凝聚起这样的奋斗精神,根本在于坚持“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基础”的崇高信仰。是理想之火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奋斗不止。在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中挺立傲骨踏上万里长征,在民族危亡中奋起抗争坚持艰难卓绝的持久战,在帝国主义的封锁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各种风险的考验中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在世界东方广袤大地上创造出13亿多人口共同拥有的亮丽风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建党初心点燃的理想之火,今天仍将激励我们永不懈怠、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创造新时代的新辉煌。
一是鲜明的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坚持鲜明的人民立场。李达在1920年底出版的《新青年》发表《劳工神圣颂》,大声疾呼:“单单一个人是神的时代已过去了。现在是劳工神圣的时代了。”陈独秀在《新青年》撰文,应该“令资本家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毛泽东撰写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强调:社会改革,“由少数阶级专制的黑暗社会,变为全体人民自由发展的光明社会”。上海俞秀松化名到工厂打工,北京邓中夏到长辛店工人中去,了解工人状况。党创建时明确表明要建劳工者政党的鲜明立场。中共一大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通过的第一个纲领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以组织工人阶级、建立产业工会、开办工人学校,提高工人觉悟、开展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随后在上海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出“中国的工人们呀!我们赶紧联合成立劳动组合呀”的号召。毛泽东1921年11月在湖南劳工会刊物《劳工周刊》上发文,表白自己“同情”劳工会,强调工会不仅在于赢得增加工资,缩短工时等胜利,尤在“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这是宗旨所在”。文末他以“不劳动的不得食”等情感炽烈的口号,权“当一杯酒”,去热一热劳工们的“肚子”。[3]6-7他还倡导为劳工立法,多次去安源了解工人生产、生活情况,和工人谈心,办工人夜校,关注劳工的“生存权”“劳动权”“劳动全收权”。党的二大提出党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党的一切活动”“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广大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盟友,彭湃、毛泽东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最早从事农民运动。彭湃为了表明真心为群众的立场,解除农民怕报复心理,穿上农民衣服,亲自烧掉自家地契,将土地分给农民。团结依靠贫苦农民,在中共四大成为自觉意识,工农联盟凝聚成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二是与工运农运结合、宣传组织群众。陈独秀、瞿秋白等认识到:社会主义学说不同工人斗争相结合,就只是一种空想,一种善良的愿望,对实际生活不会发生影响。毛泽东与蔡和森通信中说道,如果用和平方式去达到共产目的,何日才能成功。假如要100年,宛转呻吟的无产阶级还要遭受多大苦难,其何能忍?[2]125党创建时期就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运的初步结合。陈独秀为躲避北洋政府迫害到上海不久,即发表公开谈话,认识到“北方文化运动,以学界为前驱”的不足,继而深入到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会总会等劳工团体调查,了解上海小沙渡和码头工人的罢工情况。他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成立大会上演讲《劳动者底觉悟》,盛赞“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人是台柱子”,[7]122希望工人赶快觉悟,第一步是要求改善待遇,第二步是要求管理权。《新青年》是年专门出版《劳动节纪念号》,刊载上海、北京、天津、长沙、芜湖、无锡、南京、唐山等地的工人状况的调查。陈独秀还联合中华工业协会、中华工会总会、电器工界联合会等7个工界团体筹备召开“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中共发起组成立后,为进一步发动工人,创办《劳动界》周刊,帮助编辑出版《上海伙友》周刊,用新诗歌、贺年片宣传新思想,并派李中筹建机器工会,派李启汉开办工人半日学校。瞿秋白在上海主编《热血日报》,用宁波方言、苏州小调向工人宣传。上海工人陈文焕写信赞扬《劳动界》:“我们苦恼的工人有话可以讲了,有冤可以申了”,是“工人的喉舌”“救我们的明星”。[8]31毛泽东在长沙、萍乡指导工会工作,随后创办农民夜校、农民运动讲习所,亲任农讲所所长,还担任过全国农协第一任主席。他在农讲所讲课,指明当今农民问题12方面具体内容,即“土地、地租、田赋、高利贷、苛税、苛捐、高贵的工业品和低廉的农产品、天灾、资本匮乏、政治、文化、失业”,要求“拜农民为老师,同农民做朋友,脱掉知识分子衣服,放下臭架子”,“为农民求解放,为农民谋利益”,[2]149,15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指导农民运动。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这样说道,共产党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东西,都是产生于对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6]110当他听到来自红军战士的叙述,毛泽东将自己的上衣脱下来给前线受伤士兵、战士没鞋穿他也不愿穿鞋、长征中除生病外和战士一样步行、他所有的财物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服,觉得不足为奇了。
三是为人民利益英勇忠诚斗争。为人民奉献一切,这是党在创立之初就确立的宗旨。陈独秀次子陈乔年1928年就义前曾这样对难友说:“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7]312党的一大明确以消灭阶级剥削为奋斗目标,提出党应采取独立的政策以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在实际斗争中必须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带领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共同奋斗。党的二大提出党要成为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作出了一系列发动群众的决议。包括把妇女彻底解放作为一项反封建主要任务,第一次以政党名义通过妇女运动决议,上海党组织还开办平民女校,培养早期妇女干部。在党的发动和领导下,工人运动和其他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仅毛泽东担任书记的湖南支部就组织了20多个工会和20多个农会。1925年湖南省委向中央报告:农民“打土豪后相信毛司令,分田地后相信党和苏维埃”。中共四大召开之际,代表李立三奉命前往沪西开展工运。日商内外棉八厂的日本领班毒打女童工,激起公愤,在党的领导下,促成日商的6个纺织会社、22家纺织厂、3.5万余工人投入二月大罢工。五月日商反攻倒算,顾正红率工人要求开工,遭内外棉副总大班刀枪加害,倒在血泊中。顾正红之死最终激起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人成功领导了上海罢工、罢课、罢市“三罢”斗争,并使反帝风暴席卷全国。全国党员从中共四大前的994人,同年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更达到1万人,比五卅运动前增加了10倍。[1]134党中央组织发动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创建了市民政府,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作了有益的尝试,昭示着党忠诚为民、甘于奉献、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品格。
党的创建精神饱含着对人民大众的深情。党从创建开始,坚持立党为公、忠诚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心系大众,依靠人民,身先士卒,为维护和实现群众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顽强奋斗。正因为党在百年征程中秉持这一不变宗旨,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能无坚不摧,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光辉篇章。今天继续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建党精神,永远不改党的红色基因,党长期执政就一定能够真正托底,不断朝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目标胜利进发。
历史照耀现实。中国共产党正肩负着新时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创建精神的丰富内涵,为新时代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永葆青春和生机活力,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用强大的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磅礴之力,一定能引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毛泽东人生纪实:上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5]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6][美]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7]陈利明.陈独秀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
[8]沈建中.陈独秀在上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