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娟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其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和短小精悍的传播内容正以强大的冲击力、震撼力、吸引力,给人们的生活和交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将信息传播带进了全新的时代境遇。新媒体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也为各种思潮和观点的便捷化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大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这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在“微”时代,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仰,关键在于建构有效的传播要素。马克思主义的“微”传播过程体现为一个传播主体、传播信息、传播媒介和大学生等要素协同运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素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微”工作能力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微”信息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传播“微”阵地的有效性、大学生“微”主体的有效性。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主要指的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发起者、传播过程的组织者和信息内容的发出者。传播主体处于完整的“微”传播链条中的第一环节,掌握着诸如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信息的呈现形式,也决定着信息的流量、流向、性质,将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质量和效果。传播主体不仅要具备对“微”媒体的驾驭能力,还需具备“微”环境的理论传播能力和“微”舆论的治理能力。
1.“微”媒体的驾驭能力
一般而言,传播主体对“微”媒体的驾驭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播主体要熟练运用电脑、智能手机、多功能相机和摄像机等数码工具,还要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处理、传输技术,熟练把握不同传播媒介在传播时效、影响范围、受欢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能够有效运用不同载体和信息终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另一方面,传播主体还应具备掌控新媒体信息的能力。新媒体所形成的公开、透明、即时、开放的信息环境,既给传播主体搜集、整合信息带来了便利,也给传播主体甄别、选择和使用信息带来了挑战。特别是新媒体信息传播所呈现的跨地域、跨国界、跨时空特征,使得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各种真实性与非真实性信息混杂集散,大大增加了传播主体掌控媒体信息的难度。这就要求传播主体必须具备遵循和把握“微”传播规律的能力,能针对“微”时代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新特点,创新工作理念、方法和手段,有效认知、判断、解读、评价和使用信息,从而牢牢掌控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主导权。
2.“微”环境的理论传播能力
马克思主义“微”传播过程,既是传播主体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是与客体之间信息交流互动的过程,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的过程。这要求传播主体具备在“微”环境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能力。首先,传播主体需要具备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能力。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4]传播主体要想使马克思主义掌握大学生,就只有通过理论本身的彻底性来说服大学生,通过真理的力量征服大学生。为此,传播主体自身必须能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以及崇高境界,并且能够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其次,传播主体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媒体沟通究其本质是一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人际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对传播主客体之间的平等互动、情感交流以及生活气息要求更高、更严。这就要求传播主体不仅要能够“站上去”,通过新闻更新、网站发布、论坛推送等方式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增加话题讨论量,同时也要能够“走下来”,主动走进以大学生为主导的各种线上活动。如主动进入大学生微博、微信交流互动群,积极参加大学生论坛、贴吧的讨论活动;既要发挥传统“面对面”式交流的优势,更要主动适应新的“键对键”式互动方式,与大学生进行深度的“微”沟通。而良好的沟通需要传播主体能够懂得大学生的思想、需要、心理特点等,能够与大学生真诚交流,能够走进大学生内心世界,具备建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的能力。再次,传播主体还须具备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微”媒体融合发展的能力。将马克思主义与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深度融合,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是马克思主义“微”传播的必然要求。这需要传播主体在思想融入、情景设计、表达演绎、作品制作等方面具备较高的水平。
3.“微”舆论的治理能力
“微”媒体使得信息传播呈现出舆论主体多元化、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内容复杂化的特点。网络舆论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理性观点也有过激言论。部分青年大学生思想单纯,缺乏信息的甄别能力,容易陷入舆论漩涡中,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域外势力误导利用。这就要求传播主体须具备一定的“微”舆论治理能力,首先研判和分析舆论的能力。当今时代,网络言论与现实意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通过新媒体产生放大效应。因此,这就要求传播主体能够及时捕捉网络舆论热点,辨别信息的真假,并通过把握舆情的苗头、倾向性态势来准确判断舆情发展的走向,从而为高校应对舆情问题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其次是应对突发舆情的能力。突发性事件的信息通过新媒体实现瞬间广泛传播,这是新媒体威力发挥的重要表现。它要求传播主体能快速应对和正确处理突发性事件,并及时将事件真相和处理结果告知公众,以平息不实言论,化解舆情危机,从而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最后是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的能力。新媒体不仅带来了许多网络信息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网络安全隐患。这就要求传播主体,应当树立正确的新媒体安全观,不断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及时分析研判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新动向、新特点、新趋势,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将网络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构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媒体环境。
信息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进行互动的介质,对传播目的、传播活动和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有效“微”传播,既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性、真理性、说服力,更取决于大学生群体对这一理论的认同感和接受力,因而要求传播主体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大学生可接受和愿接受的“微”内容,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鲜活的“微”话语,将单一的文本形态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立体形态,才能使之更好地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1.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微”内容
微博、微信内容之所以广受青年大学生们的青睐,与其传播内容短小精悍,传播速度快捷高效,便于随时阅读、分享的独特优势分不开。因此,利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解读成简短的、通俗的、浅显的、适宜放入微博、微信中传播的内容。这就要求“微”传播主体,一方面,应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起来,选取符合大学生兴趣取向、需求爱好、心理特点、生活方式的传播内容;可以将大学生热议、感兴趣、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引入“微”传播的“选题”中,吸引大学生关注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可以通过为大学生精心营造良好的微博、微信话语环境,使微博、微信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学习讨论马克思主义的网络阵地,激发大学生用户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另一方面,应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能否被青年大学生们所接受和认同,关键在于这一科学理论能否契合大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和精神需求。因此,传播主体在“微”传播马克思主义时要努力做到人文关怀与现实关照的有机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解决自身发展和生存需要的现实问题。比如理想信念、学业动力、职业规划等重大现实问题,帮助他们体悟马克思主义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价值,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通过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微”转化,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5]。
2.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微”话语
话语是人们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纽带,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人们的知识建构与信仰生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转变为大学生易接受、能认同的“微”话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将“文本话语”转化为“生活话语”。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话语”具有深刻的批判性、高度的抽象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张力,对于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背景的大学生而言,读懂和理解的难度较大,不利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认同。因此,要求“微”传播主体能够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文本话语转化为一般大学生乐于接受、能懂、会用的生活话语。其次,是将“解释话语”转化为“情感话语”。“解释话语”侧重于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学理性,尽管这种话语内含价值规定性却缺乏情感温度和生活情境,不容易被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而情感话语却注重将生活的积极情感元素融注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以调动大学生内在的情感能量,使之能从情感的高度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涵与现实价值,进而能自觉地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微”传播过程中,不仅要有真理信息的传递,还需情感因素的熏陶,努力做到寓理于情,以情动人。
3.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微”形态
新媒体自身所具备的强大技术优势,为马克思主义与多种媒介形态有效融合提供了机会,也推动了各种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促进了多种媒介形态的优势发挥和传播合力的形成,进而为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多维形态提供了可能。在“微”时代,传播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将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大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能够理解、能够接受的信息形态。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准确抓住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运用多种媒介平台,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传播方法手段,丰富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传播形式,善于利用图片、动画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由平面教材走向立体课堂,由无声传播变为有声传播,由静态文字转为动态画面,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教学的亲和力;同时还要注重对网络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更新教育素材,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此外,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还应注重利用新媒体开展相关调研,进行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等,使马克思主义传播更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6]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7]。马克主义传播的“微”阵地建设,不仅需要搭建 “微”平台、培育“微”文化,还需要强化“微”管理。
1.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微”平台
传播平台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传播行为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8]。为此,高校一方面应着力建构一批专业的学术平台,及时发布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开设理论学习和讨论专栏、建立学习素材资源库、邀请专家学者在线授课和与大学生互动等,以此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高校应重点打造高质量的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使其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逐步形成高校党委宣传部、团组织、二级党委、大学生党支部、大学生红色社团组织的“微”党建阵地,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微”平台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功能。高校借此及时洞察和分析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力求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实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信息进行筛选、发布和分享,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微”传播平台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的评论、分享等功能,提高“微”平台的影响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主体和大学生之间实现良好的交流互动,并最终实现成果共享、合力凝聚、同频共振的马克思主义“微”传播目的。
2.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微”管理
微博舆情是观察高校舆情的重要风向标,把握好和监管好微博舆情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微”传播的内在要求。高校必须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科学思维,建立健全网络大舆情机制,及时占据网上舆论引导制高点,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一是健全统筹机制。高校应当厘清各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依托高校党委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将微媒体专业队伍建设、微媒体日常建设、激励考核统一纳入到该管理组织中去,切实提升高校统筹管理新媒体的能力及水平,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主动发出正面声音,及时说明真实情况,促进主流观点的快速有效传播。二是健全重大舆情会商研判制度,完善研判机制。健全网上舆情研判机制,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收集和梳理,提高对网上舆情的发现能力、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加强对网上舆情的技术性科学性分析,着力提高鉴别能力。三是健全联动机制,调动党组织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信息资源和工作网络共享,有的放矢引导网上舆论解决工作不协同问题,适时了解和准确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与价值取向,及时对出现思想问题的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点。四是健全处置机制,对微媒体中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言论应进行及时删除、更正和批驳,对不良思想渗透给以坚决有力的反击;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迅速抢占舆论制高点,做到回应及时、处理迅速,确保一切负面消极的舆论在其形成规模之前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达到有效遏制各种网络负面消极舆论信息再传播的效果,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微”文化
校园文化以其青春、时尚、活力等鲜明特色而倍受大学生喜爱,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微刊”“微群”等公共分享交流平台,创建具有马克思主义特色的“微”刊物和“微”交流群,定期跟踪和发布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分享和交流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等栏目,依托“微话题”“微访谈”“微直播”等新媒介传播形式,在线上线下开展多样的科教文体活动,寓教育于网络文化活动之中。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各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规划并办好各种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和读书会、学术沙龙等的“微”宣传,发挥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正能量和积极效应。通过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文化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凝聚大学生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关注和思考,积极响应党团组织的工作号召和思想动员,使大学生在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深化认识,达到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明辨是非的教育目的。
大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微”传播的接受主体,既是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重要动因,也是马克思主义现实传播的中心环节之一。因而开展马克思主义“微”传播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的“微”主体性主要体现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微”自主性、“微”能动性和“微”创造性。
1.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微”自主性
自主性既是大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的标志,也是大学生主体性的根本特点,它包含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接受、接受什么、如何接受等核心问题的自觉意识和能动反映。在“微”时代,微媒体的“去中心化”“虚拟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群体更乐于、善于借助微媒体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在使用微媒体的过程中表现出比平时更强的自主性和更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既要善于挖掘微媒介的载体功能,畅通诉求反馈渠道,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对教育活动的真实感想,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又要把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与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追求有机结合起来[9]。通过“微”电影、“微”讲座、“微”实践等方式,进行理论宣传、历史解读、榜样示范,将马克思主义的“微”传播扎根于大学生的学习、交往以及实践活动之中,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自主思考和自觉实践,切实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魅力和崇高价值理想,引导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实现由理论认知到情感共鸣再到信仰升华,并促使他们形成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微”能动性
为更有效发挥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微”能动性,一方面要找准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焦点,主动将大学生热议和感兴趣的社会话题引入自身“微”传播“选题”,及时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发展诉求,从而使大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理论魅力,吸引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使微博、微信成为大学生表达思想、实践学习、讨论交流马克思主义的网络阵地,从而激发大学生接受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和动力;另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批判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社会错误思潮,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错误思潮的理论本质和发展趋势,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在积极应对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中,在与各种社会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引导大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帮助他们学会在比较、分析、鉴别中自觉地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3.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微”创造性
增强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微”创造性,不仅要培育大学生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更要增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大学生在“微”环境中能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进行正确分析、鉴别和评估,能够及时获取和利用各种有效网络信息,并能对这些信息进行规范传播。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关键是要大学生能够在校园微博、微信中多露脸、露声、露言,并从探讨专业学习和社会热点话题入手,潜移默化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马克思主义;也可选拔校园BBS论坛中政治觉悟高、是非辨别能力强,并在大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论坛版主进行专门的培训,鼓励他们在虚拟网络空间中积极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也可把大学生组织中政治素质高、表达能力强、有威信的大学生干部培养成“意见领袖”,支持他们利用微博账号或者班级微信公众号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引导他们在与其他大学生微博互动中主动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思想方向,从而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载《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2][5]张 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6]王 莹 陈树文:《新兴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载《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7]曹 智等:《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5-12/26/c_1117588434.htm
[8]徐荣梅:《传播视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9]张志丹《意识形态功能提升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