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佳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33)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中央的群团工作会议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共青团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和战略部署,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这一科学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共青团改革实践中的具体展开,是推动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团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思想是时代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理论的历史继承性和实践创造性。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不是“臆想”出来的,它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根基,这一科学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和党的青年工作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其中,习近平对这一思想的最终形成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一)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回应时代和实践发展具体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亦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对青年的理解和把握,是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现实入手,强调“青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一方面,青年具有敢闯敢拼的特质和较为独立的判断能力,能够做出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并具有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另一方面,青年无产阶级是“打破旧制度,建立新社会”的革命性力量。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孕育出青年无产阶级,他们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异化劳动导致青年无产阶级“自我异化”,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才能实现包括青年无产阶级在内的全人类的普遍解放,因此,青年无产阶级自产生之日起就天然地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恩格斯在谈及德国工人运动时曾说:“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青年。但是这种青年不应该在资产阶级中去寻找。德国的革命行动将从我们的工人当中开始。”[2]青年是不可忽视的历史性力量,这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筹建忠诚于无产阶级的青年组织,以更好地团结凝聚青年、维护青年整体利益、把控青年运动方向。
真正把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转化为实践形态的是列宁。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成为现实。列宁曾把工会等群团组织比喻为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政权之间的“传动装置”。“共产主义青年团应当是一支能够支援各种工作、处处都表现出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的突击队。”[3]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青年团还要协助政党面向青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造青年的思想,提高青年的觉悟,丰富青年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一个共产主义者,就要把全体青年都组织和团结起来,要在这个斗争中作出有教养和守纪律的榜样。”[4]习近平关于中国青年的历史作用、共青团的职能定位、共青团改革的方向等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的思想体系,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二)理论继承: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工作理论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党不断加强和改进对青年工作的领导,逐渐形成了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为主体的“党团关系”格局。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青团的任务是在青年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共青团要帮助青年“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把自己的工作和工农民众结合起来,到工农民众中去,变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和组织者。”[5]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组织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还要照顾青年特点,体现共青团的组织属性和工作职能。毛泽东指出:“青年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但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当中,要有自己的独立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6]在改革开放时期,共青团积极融入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时代潮流,努力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进一步发挥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协助政府搞好对青年事务的管理”[7],为青年群众成长成才服务。由此可见,无论党和国家的事业处在何种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共青团工作的政治领导,支持共青团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独立自主地开展青年工作。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共青团如何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主题,推进自身改革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共青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指明了方向。
(三) 决定作用:习近平对共青团改革的长期倾注和实践探索
习近平是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的创立者。习近平在从地方到中央的不同领导岗位上,都对共青团改革发表过重要论述,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这些论述和探索为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的最终形成提供了丰富素材。1983年7月,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全县整顿基层团组织工作会议上对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提出要求,强调“要相应地改革团组织设置……只要有利于加强团员管理,有利于教育青年,有利于增强团支部的战斗力,团的基层组织就可从实际出发,做出适当调整。”[8]1989年10月,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对宁德地区共青团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既要顺应改革的大潮流,又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又要适合青年特点;既要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又要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既要正确地代表青年的利益,又要正确地引导教育青年”[9]。
2004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团省委调研时强调: “要使共青团工作充满活力,凡事还要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娱自乐、居高临下等问题,避免变成一种精神贵族式的作派,无所作为,脱离群众。”[10]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对党的青年工作和共青团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与他早前论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的最终形成作出决定性贡献。
习近平共青团改革思想的内容体系是中国共青团在新时代深化改革、重塑组织、转变职能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而成的。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的理论活力,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本轮共青团改革的战略指引和实践指导,源于本轮共青团改革实践积累形成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方法。在谋划、指导和推动党的群团工作改革的进程中,习近平对新时代共青团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其中,共青团改革动力论揭示了共青团改革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动因,强调共青团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的“自我革新”;共青团改革价值论揭示了共青团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战略指向,强调共青团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共青团改革方法论揭示了共青团改革的实践原则和实施路径,强调共青团改革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主体性,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节奏。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统一于共青团改革的整体实践之中。
(一)改革何以可能:共青团改革动力论
历史经验表明,改革是当代中国释放活力、赶超世界、弥补历史欠账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改革”在党的政治话语中被誉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以生产力的尺度调整完善生产关系,以消灭剥削、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改革的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改革中的新问题和历史遗留的老问题出现“时空叠加”。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11]对共青团来说,破解行政化、机关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让共青团在市场化转型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根本路径还是深化改革。共青团改革的动力不是“单一力”,而是“系统力”,是共青团的历史使命与生存现实等诸多因素融合而成的改革动力源。
第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是共青团改革的历史驱动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2]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也是共青团改革的大局。把青年组织起来是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共青团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广泛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13]把广大青年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集起强大的青年力量。
第二,中国青年的群体性变迁是共青团改革的社会驱动力。共青团是以青年群众为工作对象的群团组织。习近平指出:“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把准方向、摸准脉搏,大力推进团的组织和工作创新,牢牢把广大青年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14]。当前,在资本逻辑作用下,中国青年发生了深刻复杂的群体性变化,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发展、利益诉求和精神满足,更加注重行动选择的自由度和空间性。共青团只有遵循中国青年群体的变迁逻辑,才能永葆组织的的价值和生命力。
第三,多元思想文化的传播是共青团改革的文化驱动力。青年是新思想、新文化的主要接受者和传播者。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致使文化传播呈现世界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习近平指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国内各种矛盾和热点问题叠加出现,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一刻也没有放松,这些都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综合看,当代青年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进行有力指导。”[15]共青团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增强思想引领青年、信仰凝聚青年的能力和本领,才能为青年的精神家园构筑起“安全防线”。
(二)改革指向何方:共青团改革价值论
共青团改革价值论是指共青团改革以实现何种价值目标为最终指向。价值目标决定了社会改革的方向、重点和实践空间。习近平指出:“群团组织既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搞好‘公转’,又要聚焦服务群众搞好‘自转’”[16]。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半政党”性质的群团组织,具有政治支柱功能;同时也是联系青年与政党、政府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社会服务功能。共青团在国家政治形态和社会结构中的特殊方位决定了共青团改革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层次的。
第一,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层面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这个总目标,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17]。共青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主体,改进共青团机构设置,强化共青团社会服务职能,对于理顺党团、政团、社团关系,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党是领导一切的,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既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必须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定有力,使之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18]
第二,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层面看。《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指出:“推进共青团改革,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部分,是焕发共青团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干部也是党的干部,共青团的作风代表党的作风,因此“从严治团”被纳入共青团改革的“四维工作格局”之中。从严治团主要体现在对团干部从严从实的教育管理上。习近平指出:“一要讲‘严’字,一个人在年轻时候多锤炼、多摔打是好事,对个人成长、事业发展都是宝贵财富。二要讲‘实’字,团的工作有自身特点,团干部既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更要有脚踏实地的作为;既要有推陈出新的勇气,更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既要有谋划长远的意识,更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19]
第三,从共青团组织价值层面看。共青团的组织价值是青年赋予的,也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改革开放40年来,共青团的生存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团青关系”也从靠信仰和意识形态联结转化为靠认同和利益维系。习近平指出:“群团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实质是脱离群众。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群团组织履行职责,降低了群团组织对群众的动员力、号召力、影响力,导致群团组织在群众心目中分量下降,制约了党的群团工作健康发展,必须下决心进行纠正。”[2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唯有以改革的手段增强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致力于解决脱离青年的问题,共青团才能赢得青年的信任和信赖。
(三)改革如何实施:共青团改革方法论
改革方案一旦确定,如何落实就成为关键。共青团改革方法论不是指共青团改革实践中具体的实操方法,而是指称若干具体的实操方法背后的原则性和规定性。如前文所述,共青团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子系统,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原则同样适用于共青团的改革实践。习近平指出:“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21]也就是说,共青团改革方法论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法则,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才是构成共青团改革的主体结构,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第一,坚持顶层设计牵引改革。本轮共青团改革启动于2015年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随后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发[2015]4号文件),对包括共青团在内的党的群团组织改革创新提出“一揽子”实施方案,这意味着共青团改革被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布局中;2015年11月,习近平主持中央深改组会议,审定通过上海、重庆两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2016年,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该方案于同年8月以中央办公厅名义转发;2017年8月,习近平对群团改革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7年2月,习近平主持中央深改组会议,听取上海、重庆两市群团改革试点情况工作汇报;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强调深化共青团改革是增强党的群众工作本领的必然要求;2017年11月,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央团校改革方案》。由此可见,在本轮共青团改革的每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习近平都提出明确要求并亲自指导。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共青团改革的路线图逐步清晰,改革目标十分明确,改革实践稳步推进。
第二,坚持青年主体落实改革。共青团是青年之家,共青团改革的目标是回归青年群众。因此,坚持青年主体就成为共青团改革成果落实落地的重要遵循。坚持青年主体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共青团改革中的具体化,就是要照顾青年特点,维护和增进青年利益,做青年的知心朋友。(1)要照顾青年特点。习近平指出:“青年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造能量和活力。要充分认识青年的这种特质,适应这种特质去拓展工作,否则就会落后于青年。”[22]共青团要把工作手臂延伸到社会各方面、各领域,把青年的创造潜能和活力激发出来,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2)要维护和增进青年利益。把青年的衣食冷暖挂在心头,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习近平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代青年在学习生活条件总体改善的同时,在成长成才、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方面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问题……团组织有责任区关心、爱护、帮助他们,让大家看到身影、听到声音,通过做工作既帮助了他们,又可以活跃基层团组织。”[23](3)要做青年的知心朋友。团的干部要改进工作作风,俯下身子与青年交朋友、结对子,“主动深入基层、走进青年,知道青年想什么、要什么,真心诚意为他们办事,使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关怀、团的关心、社会的关爱”[24]。
第三,坚持整体思维推动改革。习近平指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25]坚持整体性思维推动共青团改革,就是要准确把握共青团改革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同时也要处理好共青团改革与其他社会领域改革的关系,既要立足“团内”,也要放眼“团外”,在共青团改革“自转”的同时能够很好地嵌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格局之中。例如,《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从四大方面、十二个领域提出了改革具体措施,涵盖了共青团中央的人员构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干部工作、组织职能、团的活动、基层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该方案在纵向上既注重团中央委员会的改革,也注重基层团组织的改革;在横向上主要注重共青团思想引领、组织动员、权益服务、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基本职能的改革创新。
第一,理论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际,推进治国理政新实践,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青年工作改革创新实践的结晶和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科学严整的理论体系。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具有科学性。理论的科学性源于内容的客观性。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源泉,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实践传统和理论体系,是根据中国共青团建设实际和中国青年运动时代主题,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而提出的关于共青团改革动力、改革价值、改革方法的一整套思想观点的总称,是时代逻辑、政党逻辑、青年逻辑和共青团逻辑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具有严整性。理论的严整性主要体现在命题间的逻辑关系和理论结构的稳定性方面。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完整地回答了共青团的动力问题、价值问题、方法论问题,其中动力问题是共青团改革的历史必然,决定了深化共青团改革必须在此时进行,而非彼时;价值问题是共青团改革的战略指向,决定了共青团改革的合法性和最终目标;方法论问题是共青团改革的实操范式,决定了共青团改革的路径、重点和空间。以上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的内容体系。
第二,时代意义。任何一种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都与这个时代的社会课题相伴而生,彰显着时代气息,预示着未来走向。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就是在当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词的伟大时代所产生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如何转型发展”的科学论断。透过历史的长镜头可知,共青团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转化推动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调整和变革,也驱动着共青团的转换和调试[26]。1978年底中国正式进入“改革时间”,共青团规模较大且收效明显的改革当属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共青团体制改革,其改革目标是把共青团建设成为社会职能明确、民主生活健全、基层充满活力、代表青年利益、赢得青年信任的先进青年的群众团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更好地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和“学潮”打乱了共青团改革的既定节奏,共青团改革只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话语中缓慢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步入新一轮“改革周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如何更好地发挥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如何更好地团结凝聚青年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如何更好地使共青团工作与党的其他工作和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工作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共青团组织效能?如何保持社会转型期共青团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的时代意义,正是在回答上述问题中得到有力彰显和印证。
第三,实践意义。实践的需要决定着理论的成熟度和完整性。科学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与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结合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自身的理论体系,并在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双重检验中确立理论体系自身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在新时代推进共青团改革发展,强化共青团干部的思想理论武装是重点,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指导共青团改革实践。
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共青团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任何一项社会改革必然引发广泛的舆论关注和社会评论,共青团改革同样如此。“怎么改、朝什么方向改革”是关乎共青团改革成败的重大原则问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要把增强政治性放在首位,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共青团改革的领导,既不能将共青团改造成为与党和政府对立的所谓“第三方力量”,也不能无视共青团现存的突出问题,放任其在“四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才是共青团改革发展的根本之路。习近平指出:“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关键是群团组织必须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群团工作的根本保证,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也是党的群团工作的优良传统。”[27]
另一方面,共青团改革要注重与社会其他领域改革工程相衔接。共青团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在实践中,要准确把握共青团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既要做好共青团自身改革创新的“规定动作”,还要善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格局中拓展共青团改革发展的空间,使共青团改革成为其他社会领域改革的“助推剂”。
在实践中,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共青团改革思想的精神实质,将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与推进共青团组织转型和创新发展结合起来,既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也要在实践基础上检验和升华理论,在新一轮共青团改革大潮中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工作的实践体系、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29页。
[3][4]《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289页。
[5]《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0页。
[6]共青团中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7]《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7页。
[8]习近平:《知之深 爱之切》,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4页。
[9]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44-146页。
[10]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版,第410-411页。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69页。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6页。
[13][14][15][16][19][22][23][24][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2、69、23、75、84、66-67、65-66、82、69-70页。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21-545页。
[18][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88-189、189页。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5页。
[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09页。
[26]刘 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青团改革攻坚》,载《青年发展论坛》,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