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意义、困境、对策

2018-02-06 19:23王扬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价值观制度

王扬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中国现实社会问题,实现国家宏伟目标的有效途径。社会治理现代化包括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使社会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使社会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法治制度治理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社会的效能。①徐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学术探索,2014(5).”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各界学者展开了对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研究,主要包括内涵、意义、困境、路径等几个方面。

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1.调动社会主体活力,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传统社会治理体系的治理主体相对单一,在一些专业的社会领域容易出现“政府失灵”。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不仅要求政府到位,也呼吁政党、社团、企业、公民等不能缺位。这种多元的治理主体结构,体现了由“政府本位”到“社会本位”理念意识的过渡,有助于增强各社会主体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且在现实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应对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问题,各社会主体能够快速提升规范能力、执行能力、监督能力、保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修炼“内功”。众所周知,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不仅需要外部力量推动,更需要激发社会内部活力。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既转变了社会各主体的意识,也提高了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增添了内生动力。

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小康,它需要一个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决胜环境。而社会治理难免涉及到资源的调整与分配,会触及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基础,具有参与机会公平的先天优势,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能够广泛地反映各利益主体诉求,从而最大程度地维护和实现群众合法权益,反过来又可以巩固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因此,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助于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3.解决突出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变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社会管理侧重用“堵”的方法去应对社会问题,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而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强调用“清淤疏堵”的手段,更为智能化、专业化,能够有针对性地应对社会矛盾。并且,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强调最大限度的让人民群众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人民群众都能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献言献策。“善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想治理状态,它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注重对人民群众需求的“回应性”,当人民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时,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稳定和谐的状态。

4.夯实社会治理基石,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外交领域等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还很突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况没有改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些现状都需要更高明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更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去应对。此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都需要我们拥有更强大的“内功”。因此,完善国家治理体系至关重要。而国家治理体系一整套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安排的国家制度,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夯实社会治理这块基石,才能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十八大以来,社会学者对社会治理困境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研究多集中于对社会治理主体、体制机制、路径依赖等方面进行展开分析;宏观层面则集中于对社会治理的理念、制度、过程等进行了总结。本文结合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现状,通过总结文献经验,从宏观层面入手,对社会治理面临的内部与外部困境进行了梳理。

1.价值困境:价值理性缺失与价值观多元化

(1)价值理性缺失

人类自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奉行“效率至上”原则,全世界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长时间一味地重视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导致“兼顾公平”的价值理念在社会层面日益缺失,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地区发展差距、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不公平现象突出。另外,在我国当前的现实社会中,长期以来的社会管理风格还在或多或少地发挥着影响,这种手段是用管制、硬性的方法去摆平问题,只能大而化之的从普遍性的角度维持社会秩序,无法做到兼顾个性,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再有,现实生活中,民主价值观也存在缺失,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各种专家的“话语霸权”,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依赖专家而盲从。这些价值理性层面的缺失都会最终导致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出现,因此,价值困境是社会治理现代化面对的第一道障碍。

(2)价值观多元化

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使得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利益主体越来越多元,人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就业模式,现代社会真正出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就业氛围。这种社会氛围的形成促使社会包容性越来越强,许多过去被认为是“非主流”的观点和文化都被社会默认接受,是非对错的边界线变得模糊起来,以至于有些领域出现了治理真空地带,法律道德的底线受到了挑衅。当下,价值观多元化表现尤其明显的一个领域就是虚拟的网络社会,在这个领域里,80、90乃至00后是主要的活动群体,他们的思维可谓天马行空,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表达,这种多元价值观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比如,当下强大的粉丝文化背景下,一些“死忠粉”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毫无底线的为自家明星辩护,哪怕是该明星已经出现了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粉丝也积极拥护。可以说,多元化的价值观既增加了社会的活跃度,但也增加了发生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如何正确区分各种价值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积极良好的价值观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绕过的一个门槛。

2.制度困境:制度缺位与制度失灵

社会治理制度是实现社会治理秩序的各种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规范或原则要求,它的目的是引导并规制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行动,以实现社会生活的有序化②赵继伦,赵放.确立社会治理的三维视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一直以来,改善制度被认为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着力点。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社会治理制度面临的困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治理主体单一

回顾中国社会治理变迁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过程。社会治理的特点之一强调一方主体与另一方主体的平等合作从而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它以社会本位为原则,注重培育社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逐渐明确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社会治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很多领域还存在着各社会治理主体表现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市场经济领域,政府习惯性的大包大揽,“越位”、“插手”现象频频发生,“全能型的政府”有时候会影响到市场经济的独立、良好运行;在社会民生领域,政府本应成为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却又存在着“缺位”的现象,懒政怠政、贪污腐败等行为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提升。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组织也因政府“插手”以及自身力量薄弱等原因而出现了主体功能异化的现象。另外,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治理参与意识虽有所提高,但在实践中的参与途径、参与能力、参与效果却比较有限,甚至有很多人民群众在心理和行为层面不同程度地沦为了弱势群体,这与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利好”的整体趋势相反。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当前在规范社会治理主体、充分发挥各社会治理主体作用方面,我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果不能在制度上明确并践行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理念、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权利并明晰权利边界,那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只能是停留在纸上的蓝图。

(2)制度失灵

失灵的字面意思是变得不灵敏或完全失效,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不能尽早发现失灵状态并作出改进,最终会导致完全失效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项制度出现缺陷、失衡和冲突的情况,也会最终造成制度失灵。例如:前些年国企矿难问责制度存在缺陷,导致大大小小规模的矿难频发。再如:过去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当缺口一打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劳动力人口过剩,农村却出现了空心化现象。面对这样的矛盾,农民工群体的相关管理制度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了许多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又如: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社会,针对这类虚拟社会的管理制度出现了真空地带,使得许多网民出现“钻空子”心理,各种谣言肆意、网络暴力频发,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凡此种种都证明了一个道理,要想实现良性的社会治理格局,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社会制度,使得各项制度能有效发挥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3.环境困境:流动性+风险性and不平衡+不充分

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社会相对同质、单一,社会管理手段能够有效的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环境异质性、多元化、复杂性增强,成为制约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外部困境。

(1)流动性+风险性

自户籍制度改革以来,我国人口的流动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给流入地和流出地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随着流入地的人口不断增多,该类地区的房价、物价不断上涨,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且流出地也由于青壮年大量离开,出现了乡村空心化、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这些都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呈现出了信息流动广泛、迅速的特点,网络这把双刃剑使得一些类似“人肉搜索”、“微笑门”的极致事件频发,增加了网络社会的风险,使得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感增加。当前,人们普遍认为,我们处于一个风险社会。在社会心理层面,面对各种社会压力和风险,人民群众的心理焦虑感增加,心理健康状态出现问题。在社会行为方面,越轨行为频发,增加了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总之,当前流动性、风险性特征明显的大社会环境,是阻碍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不平衡+不充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性、历史性的角度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清晰地表明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从注重数量转变为了注重质量。社会治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化解社会矛盾最终实现社会公平。因此,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更好的发展,是社会治理现代化应当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增加了社会治理目标达成的难度,这是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一个的外部困境。具体来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生产力在数量和质量层面发展都有欠缺;虽然我国现在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仍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以至于千里迢迢到日本买马桶、各种海淘网站兴起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层面的发展存在不平衡。在经济层面,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发展差距大,居民收入差距大、不平衡现象明显;在社会层面,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现实条件普遍存在着农村落后于城市,中西部落后于东部的状况;在文化层面,我国存在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现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质量需求,我国现有的文化产品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生态层面,我国出现了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越来越向往,而生态环境却越来越让人民群众失望的矛盾。这一系列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增加了社会治理的难度,但也呼唤着更完善、专业、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对策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社会治理现代化在价值层面遇到的困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情感和行为当中,无疑是一个抓铁有痕的利器。比如:当人们真正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内化于心外化与性的时候,社会上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一定会自觉减少。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全面又准确,也符合善治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的价值体系。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在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应进一步完善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规划、方案、政策、制度等,为全国上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个根本遵循;其次,应充分发挥教育引导的功能。全国各类学校应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学习计划,捍牢学校这个思想前沿阵地。家庭中的父母也应以身垂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应注重采用舆论引导的方法。舆论是当前人们形成思想观念、传播意识形态相当重要的途径。党和政府应合理运用网络、手机等媒介,宣传各领域的榜样人物事迹,弘扬积极正能量,占领舆论主战场。

2.推进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社会治理面临的制度困境主要体现在“缺”、“失”二字,而制度缺位与制度失灵又集中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即一些现成制度的有效性不够,没能真正发挥治理社会的作用。因此,今后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努力方向就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概括来说,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在一项新的制度构建之前,应坚持民主、法治、公正、权威等原则,采取听证会等方式,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避免制度在制定过程中的随意性,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恰适性。一项制度出台后应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增强制度创新和结构优化,提升制度的质量。在风险可测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及时废止一些过时制度。在一项制度落地一段时间后,应及时对其进行效果评估以查漏补缺。为此,要增强制度评估的民主性、公共性和成本与绩效分析。总之,推进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是一个一以贯之的过程,应在事前、事中、事后不断提升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制度出现失灵、缺位现象,使各项社会制度为社会治理服务。

3.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流动性、风险性社会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外部困境,反过来,这种问题型的社会现状也呼吁着更有效的社会治理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民生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短板,群众在公共服务领域还面临不少难题。这些难题都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与风险性,使得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特征突显。因此,以民生为根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应对社会治理现代化外部困境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改善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深化改革,下大力气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二要就业和创业相结合,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三要以减贫结果为导向,攻克脱贫攻坚任务,按期实现全面脱贫;四要做好老年事业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可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有效途径。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绝对的平均,相反在当下流动性突出的风险社会,应增强各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针对性,才能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比如,在人口流入多的城市,应增加城市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表达渠道、积极引入市场化激励机制,提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而在人口流出较多的地方,也不能忽视公共服务的供给,应根据该类地区的现实需要,在满足数量需求的基础上,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公共服务。总之,抓好民生和公共服务这两个抓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才能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这既是社会治理现代化所需要的治理环境,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所期待达成的理想环境。

4、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充分体现了治理的核心思想。自改革开放和体制转型以来,我国不仅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有大量的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多样的所有制形式证明了我国的各类资源不仅掌握在党委政府手上,还掌握在其他经济主体的手中,而且目前我国有80%的劳动力就业于非公经济组织。这些现状说明,对社会的服务和治理,不可能由政府完全承包,而应实现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具体来说,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首先应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在法治、民主原则下,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协商互动、检查监督、评估反馈等制度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的权利。其次,在新时代应积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作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正视社会组织的地位,依法保障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最后,应牢牢抓住社区基层这个重要抓手,在培育提高居民社区认同意识的基础上,增强社区处理各项公共事务的权利和能力,首先在社区形成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最终建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

[2]周红云.社会治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1).

[3]张屹,谭晓旭.中国语境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5(5).

[4]胡鞍钢,鄢一龙.我国发展的不平衡充分体现在何处[J].人民论坛,2017(11).

[5]赵继伦,赵放.确立社会治理的三维视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6]程萍.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J].人民论坛,2017(11).

[7]关爽,郁建兴.国家治理体系下的社会治理:发展、挑战与改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3).

[8]霍小霞.社会治理中政府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

猜你喜欢
现代化价值观制度
我的价值观
边疆治理现代化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