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月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1)
从需要的动态变化上讲,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物满足需要的物质是无法超越自然界所提供给它的,由于身体的局限性,它只能靠无机界生活,动物由于生理遗传所决定的需要决定了它只能被动地去适应环境。而人超出了动物那种只能按照它所属的种的一套局限性的手段来满足其优先的需要的限制,人可以在继承前人的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生产手段,对外界进行能动的改造,生产出劳动成果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也伴随生产出相应的文化产品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由于生产实践的历史性的发展变化,又引起新的人的需要,劳动者把无机界中更广阔的对象纳入到自己活动范围中来,引发新的生产、新的产品、新的文化来满足和创造新的需要。
在马克思的头脑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烙上了社会属性的物质需要为人所“创造的历史”,包括为从事科学、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条件。人除了要有为满足吃、喝、住、行的生理和安全所需的物质生活需要,还需要诸如艺术享受、科学文化、尊重、友谊等精神需要,而且精神需要不仅说明人的需要是社会性的,也说明人的需要是丰富性的,人除了为作为生物的自己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摄取物质营养外,还为自己的发展摄取精神的营养。所以需要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的展开,人生命本性的存在和发展产生并体现着人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这就说明人的生存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必须热切关注社会这个提供给我们一切生活资源的大环境的发展状况。人生活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人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带有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目的。人的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活动促使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反过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既然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了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本身,推动者社会的进步。那么,除了受生产关系的影响外,促使生产力发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因是什么?就是说是什么使劳动者产生了劳动的欲望和动机呢?答案就是人的需要。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驱动力,同时决定了生产发展的方向,生产活动本身满足和丰富了人的需要。
既然人的需要的满足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那么人的需要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和扩充的。人必须不断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劳动技能,改良生产技术来满足不断生成的现实需要。劳动者在生产力的三个要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满足劳动者的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就必需依靠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劳动对象的改良与扩大恰恰说明了人类认识领域的不断扩大,人的认识需要不断突破自己生活的这个自然与社会环境,向着更高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伴随着人的需要的深度发展,社会文化的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显现。
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使得人们的现实生活和个性自由都大大得到了满足,大多数人被资本主义的理想所吸引,社会日益发展所呈现出了各种生活压力,人们没有按照社会提倡的文化去生活,反而加剧了文化不认同、社会矛盾、利益冲突等不和谐因素。
过去的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较少,人们自觉地把自身的需要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思想观、理想信念等保持一致。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的文化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断接触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不遗余力地输出,以期能够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与更多的利益,就像超市的货架,琳琅满目,造成人们的选择迷茫。加之社会分工精细化,不同群体有不同的需要,每个群体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部分,难以形成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如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需要的满足,主张“个性”、“独特”,这本无可厚非,但个性需求的极端发展,损害了集体的利益,就会造成整体文化的认同危机。比如,人们把公共秩序不当回事儿,失去对公共权威的敬重,我行我素,造成社会混乱,社会的公共秩序开始瓦解,社会开始动荡。当群体不再是凝聚人们的力量,一样会反过来制约着个体力量的发挥。
理想本是人们对未来的期盼和规划,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对人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文化认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信仰,是人安身立命最本质的力量,是人精神世界的支撑。它给人带来安全感、归属感、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人们一旦认同某种文化就会以这种文化的理想作为自身信仰,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大厦,人的思想和行为就能在实践中受到这种文化精神的引导,心灵世界受到这种文化的支撑,感受到生存的意义。活在当下本是指让人们不求功利地认真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过好每一天生活,然而,如今曲解或过度引申的“活在当下”思想的盛行,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现实的利益和需要的满足,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裕和世俗的名利,把追求商品当作生活的目的,把理想追求与物质需要同质化了,对“名牌”等物质需求成为了这些人的理想追求。过去人们纯粹的崇高的追求、庄严的态度、批判的精神都夹杂进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成分,一些人迷失在消费带来的短暂兴奋、精神刺激中。如果我们的社会任由物欲横流、低级趣味泛滥,那么越来越多的人的精神心灵将会漂泊无依,导致个人理想的丧失。
文化认同实现人的需要的满足。现代人的需要的满足既依赖于丰富的物质资料也依赖于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精神需要,犹如宋明理学家所提出的“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者,人欲也。”①朱子语类,卷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人们饮食,不只是为了饥食渴饮之欲,还为了追求美味;人的服饰,不仅为了遮体防寒,还为了形象美观;人的家居,不仅为了安全,还为了舒适。这些物质产品上打上的文化符号就是对人的高层次需要的满足,音乐、绘画、文学这些文化创作就是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所以,人们就是通过认可文化、消费文化产品来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
人的需要的满足达到社会成员文化认同的目的。马克思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可见,人的生命活动是具有意识性的,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就是人的精神活动,精神世界的满足就需要文化,而人们愿意消费的文化是普遍被全社会成员接受、认可的文化,愿意去自觉实践和体现本质力量的文化,这就达到了文化认同的目的。
(1)通过引导、满足共同的利益需要实现文化认同
人的需要的满足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但实践活动的展开都与一定的利益有着明显的关系。一定的实际利益是人们产生思想、观念、目的和行动的动力,人们根据自身的利益选择可以接受的文化从而付诸行动,行动后的结果也需要根据自身认同的文化做出评判,进一步地形成自身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修正自身的行为,为以后的行动做好引导。但是,必须意识到的是,文化认同不仅仅的为满足个人利益而选择的结果,更是能够凝聚集体力量的共同选择活动,符合集体利益的文化认同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集体中每个个体的利益,但是每个人的个性需求不可能一一得到满足,只能满足集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每个人应该首先学会去认同能够真正实现共同利益的文化,比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使个体的利益能够和集体的利益相一致,尽可能地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与需要。
(2)通过制度文化建设规范人的需要从而实现文化认同
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使人们交往的空间扩大,一些互联网社交平台使不熟悉的陌生人也可以频繁交往,为了保证交往的规范与秩序,减少纠纷与混乱,这就需要通过制度文化来保证交往活动的正常进行。从另一方面来讲,一种共同的文化要被学习、被接收,也要通过制度建设这样一种途径来得到传递,比如国家的制度、单位的制度、部门的制度等。黑格尔认为“每一个民族的国家制度总是取决于该民俗组的自我意识的性质或形成,…所以每一个民族都有适合于它本身而属于它的国家制度。”①(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91.可见,对国家制度的认同就是对国家主流文化的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诸多意识中占主导地位,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利益,人们遵循共同的意识形态对文化认同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集体之中,总是要维护和实现本阶级的利益,代表着自己所在阶级奋斗目标,理应肩负着宣传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建立起民众对本阶级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形成社会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拥护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追求,这些信仰、追求是文化认同的价值导向,制度对偏离文化认同的行为进行纠正、阻止。因此,应该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强化自身的意识形态建设,消除异质文化,从娃娃抓起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
(3)通过信仰的力量实现文化认同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信仰,它让人远离空虚、对未来充满期许。信仰建立在一个人对人生、社会认识的基础上,还涵盖人们在此基础上的主观能动性。比如以共产主义为信仰,不仅包括对共产主义理解和认识,还涵盖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积极行动。信仰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引导作用。其实,除了通过制度去规范人们的文化认同,还可以通过信仰加以引导,而且信仰与制度不同的是信仰的力量是内心的,使人发自心里去认同文化。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②论语·为政第二.用信仰去勾勒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蓝图,实现文化认同。比如“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一个人无论性别、年龄、民族、家庭背景都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获得更加有幸福感的生活。要实现文化认同,人们树立的理想信仰就应该是超越世俗化的,人们需要奋斗才能实现;要实现文化认同,人们树立的理想信仰就应该是立足社会实际的,而非海上蜃楼难以达到,人们怀着希望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方杰译.文化的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邓治文.论文化认同的机制与取向[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