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国际旅游谷旅游发展的特点及提升策略
——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为视角

2018-02-06 18:23朱海冰金璐金海龙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伊犁州伊犁草原

朱海冰金璐金海龙

(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省 三亚市 572022;2.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市201209)

[内容提要]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从2014年开始在伊犁河谷区域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目的地和国际一流休闲度假胜地——伊犁国际旅游谷。教育部基金项目专家考察调研组通过对伊犁国际旅游谷旅游业发展情况的田野考察和基层调研,在认真分析其旅游业发展特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伊犁国际旅游谷改进提升的策略与建议。

考察调研组于2018年7月23日至27日,对伊犁州直部分县市在共建伊犁国际旅游谷中的主要经验成绩、存在问题和发展目标,开展调研工作。考察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调研,亲临景区田野考察,增强创新意识,围绕提升伊犁国际旅游谷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旅游规模与旅游质量融合发展,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融合发展,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并重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了实践研究、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和战略研究相结合的科学考察工作。

一、伊犁国际旅游谷旅游发展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伊犁国际旅游谷旅游发展的主要特点

1.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一是生态草原资源世界著名。在本次考察调研的旅游景区中,特克斯县喀拉峻国际户外公园和新源县那拉提草原景区两个国家5A级景区,喀拉峻草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属于亚高山草甸植物区。二是伊犁马(天马)资源在国内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三是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特克斯县,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是音乐资源享誉海内外。《草原之夜》被称为“东方小夜曲”,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小夜曲,也是中国民歌经典。五是千年驿站百年口岸的资源。隋唐时期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1881年正式通关的国家一类口岸——霍尔果斯口岸,如今已建成口岸城市、国家4A级景区和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2.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伊犁州实施国际旅游谷建设以来,旅游业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的旅游经济指标增长喜人。2014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413.7万人次,旅游收入128.21亿元。州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760.6万人次,旅游收入70.01亿元[1]。2017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282万人次,增长27.6%,旅游收入363.9亿元,增长22.2%。州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2906万人次,增长30%,旅游收入287.22亿元,增长42%[2]。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2017年伊犁全州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是2014年的3倍和2.8倍。

3.旅游节庆地域特色明显。旅游节庆活动具有提高区域的知名度美誉度、传播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等诸多功能。伊犁州各市县都能够适应旅游客源市场的需求变化,集中有限的人财物,深耕本土优势资源,培育出各具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如昭苏县的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百万亩油菜花节摄影大赛、“天山论马”高峰论坛等;特克斯县的天山文化旅游季、国学·易经国际交流大会、国际摄影节、苹果旅游节等;新源县的雪之韵冰雪旅游文化节等;霍城县的薰衣草国际发展高峰论坛等;霍尔果斯市的中亚跨境旅游合作论坛、中哈冰雪文化旅游节、桃花文化国际旅游节、自驾车房车露营地产业发展大会等,伊犁国际旅游谷的节庆旅游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形成强劲的旅游发展态势。

4.景区内景点的线路安排较为合理舒适。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分为东喀拉峻景区、西喀拉峻景区、阔克苏大峡谷景区等五大景区。西喀拉峻景区的索道站选址,对原有景观没有造成破坏,缆车车速平缓便于游客细细观赏喀拉峻湖及周边草原的迷人美景。那拉提草原景区内的线路设计分为空中草原和河谷草原,在最佳观景处都设有区间车停靠站,便于游客仔细观赏美景,留下满意的美照。景区内旅游线路安排合理,有助于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的舒适感,提升景区的美誉度。

(二)伊犁国际旅游谷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停留在基础性阶段。在考察调研中,我们发现昭苏县、特克斯县、新源县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远不如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举巨资修建的现代化的“昭苏天马文化博物馆”,却没有作为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安排在主要的旅游线路中。在草原文化旅游景区仍然存在着“只见草原不见文化”的现象,对远道而来的游客而言实在是很遗憾的一种经历。在霍城县的惠远古城、霍尔果斯市的可克达拉草原之夜景区等所到之处,明显感觉远不如其他自然旅游资源景区的人气旺。

2.文化旅游部门尚未树立全域旅游和游客至上的理念。伊犁国际旅游谷的旅游季节很短,只有每年的4月至10月的7个月,旅游高峰期只有6月至8月的3个月,这是各县市、各景区接待游客的黄金时间。可是昭苏县夏塔温泉大酒店在旅游黄金期停水,停止接待游客,为享受温泉洗浴慕名而来已提前预定酒店的游客,只能返回昭苏县城住宿;霍城县的伊犁将军博物馆在旅游黄金期安排修缮停止接待游客。可想而知,吃了“闭门羹”扫兴而归的游客,会对伊犁旅游服务质量有多少负面宣传效应。

3.景区内的景点缺乏充分的专业讲解。这个问题在夏塔旅游景区、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在昭苏县的夏塔旅游景区,游客在乘坐区间车进入景区近一个小时的途中,没有任何针对景区的介绍讲解。景区内有昭苏县唯一的旅游资源评价达到五级的夏塔古道,其被称为连通南北疆的隘道、平定准葛尔的官道、西游唐玄奘的经道,是“三道合一”的古道。但游客无法借助导游讲解或语音讲解获得夏塔古道的相关知识。游客乘坐区间车进入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期间,景区服务也没有对主要景点进行必要的讲解,游客只能借助为数不多的宣传介绍牌获得极为有限的景区信息。

4.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不清晰,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如昭苏县的“牧歌昭苏、天马故乡”旅游主题的品牌形象不够明确,天马文化旅游的产品种类较少,游客到了天马旅游文化园无法充分体验马文化的深厚内涵,投入巨资兴建的天马文化博物馆在旅游线路中无足轻重。再如霍城的“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3]的品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出来。

5.旅游标识系统建设不完善。考察组所经过市县的沿途公路的路口、景区景点之间的旅游交通线路的标识不明晰。旅游标示导服功能缺失,游客出行多遇迷路走错费时之苦。旅游景区内的安全警示标示不足。如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内阔克苏大峡谷景区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个观景点,地势高,风力大,垃圾桶都得深埋地下,但对游客却没有安全警示标志,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6.旅游厕所的数量严重不足。考察组对昭苏、特克斯、新源等旅游大县主要景区及周边的旅游厕所也进行了考察,发现在旅游公路沿线、游客集散地等旅游公共服务场所的厕所存在景区内外“两重天”的情况。在那拉提草原景区的外围附近,旅游厕所难觅其踪,能够找到的多为臭气熏天且要收费的私家厕所。

7.动态体验的旅游娱乐项目和夜生活体验缺乏。随着人们外出旅游的日益频繁,旅游经历的日趋丰富,游客们更加青睐于参与性强、娱乐性高的体验型旅游项目。但特克斯县的八卦城、离街等的旅游娱乐活动贫乏,晚上路灯太暗缺乏光亮效应和安全感,游客的夜生活体验需求没法满足。

二、提升伊犁国际旅游谷旅游发展水平的策略与建议

(一)提升伊犁国际旅游谷旅游发展水平的策略

1.突出伊犁地域特色打造高水平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1)按国际旅游标准加强景区周边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重点是旅游厕所的建设。落实全域旅游的理念,引入多元主体的力量,汇集多方资金,逐渐改善旅游厕所景区内外“两重天”的局面,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2)健全完善伊犁河谷地区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在市县与旅游景区之间,可以制作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交通标识,这既可以让游客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异质文化,又便于减少游客因旅游交通标识不清晰而影响旅游的舒适感。

(3)加强国际旅游谷安全管理,完善景区内外的安全警示标示系统。建议在景区或景点内的雪崩、山洪、风沙等自然灾害高发地段,一定要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示,或搭建安全防护栏,以降低旅游的风险。

(4)积极挖掘整理体现当地传统文化和乡土气息的旅游娱乐项目,提高游客的参与性。例如哈萨克族的“叼羊”、“姑娘追”等。

(5)昭苏县全域旅游示范区要突出天马文化和乌孙文化旅游产品的品牌效应。天马文化资源在昭苏县具有垄断性优势,可以通过创办具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或申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或大会来培育天马文化品牌。围绕乌孙国时期的汉家两位公主——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与乌孙国王的和亲历史,打造一台爱疆固土、民族融合的代表昭苏标志性文化的实景舞台剧。

2.实施“一带一路”海南与伊犁“南西合作”发展战略。

(1)实施“南西合作”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海南建省前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都是副省级自治州,一个是南部欠发达的海疆区,一个是西部欠发达的边疆区,双方有许多共性的特点。海南建省后先后被国务院批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经济特区、海南国际自由港改革开放试验区,在沿边区域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海南的发展经验和发展道路值得伊犁州借鉴。伊犁和海南专家学者2015年就联合提出了“充分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世界冬季避寒胜地和新疆伊犁州哈萨克大草原夏季避暑胜地的地理气候资源特点,形成‘一带一路’的‘南西合作’互惠共赢的联动机制,将西部陆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南部‘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联接起来,形成‘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新载体和新纽带”[4]的构想和对策建议。伊犁州应与海南省积极合作,借助“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好机遇,共同实施以海南为纽带的东南亚国际旅游市场与以伊犁国际旅游谷为纽带的中亚俄罗斯国际旅游市场为范围的“南西合作”发展战略。

(2)共同打造“冬到海南,夏到伊犁”的旅游合作机制和特色旅游品牌。可将新疆自治区批准的尼勒克县自治区级康养旅游示范区的温泉旅游资源和景点与海南先进的康养旅游企业集团和温泉旅游景点联合开发,实行连锁经营模式,开拓“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市场,互利共赢,突破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占比不高的“瓶颈”,提高伊犁国际旅游谷的“国际化”水平。

(3)借鉴海南的做法注重挖掘本土优秀的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企业文化。可使用哈萨克族语言培育在景区内独特的问候语。如何借力本地居民方言凝练旅游企业文化,这可从海南省的三家5A级景区中得以借鉴。呀诺哒旅游区的问候语是“呀诺哒”,其原意为海南话的“123”,后演绎为“你好”;槟榔谷旅游区的问候语是“波隆”,其原意为黎族语的“槟榔”,后演绎为“您好”、“您很棒”等;蜈支洲岛旅游区的问候语是“咓嗳噜”,这是海南话的“我爱你”。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问候语,有助于形成景区服务员与游客的友好互动,提高旅游企业的口碑效应,使得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具文化魅力。

3.建立伊犁国际旅游谷区域内协同发展新机制。要避免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竞争。伊犁州各市县的主体民族是哈萨克族,州政府要聚集多方的智慧做好顶层设计,引导各市县依托现有优势资源,通过市场协作,整合各种旅游资源,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营销协议等形式与多种主体建立区域战略合作关系,从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主题节庆的策划、本土传统文化的展示等方面积极寻找错位发展、互补发展。

4.大力开拓核心细分市场,构建多元化的营销体系。要借助2018年成立的全国旅游援疆联盟,走出去广交朋友,联合全国19个援疆省市旅游企业,以实现联盟成员之间战略协同和资源共享,对援疆省市的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细分,合理有序地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旅游品牌,打造旅游新业态,不断设计出更多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针对商务会展游、草原文化游、文物博览游、康体养生游、蜜月旅行游、山河探险游、家庭自驾游、学生研学游等核心目标游客群体,选择有效的营销渠道、制定差异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5.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景区内旅游宣传介绍管理工作。需尽快完善景区区间车内的语音讲解,以增强景区的文化内涵,丰富游客对伊犁文化的了解,助推宣传伊犁文化,回归旅游产品的教育功能。常言道:看景不如听景!对于来自他乡的游客,听景在其旅游体验中就显得异常重要了。有效的讲解也将大大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不断增强吸引力,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可以由相关政府组织指导,借助行业协会、高校、科研单位等相关专业机构的智力优势,为伊犁州内各市县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景区或景点编写科学规范的解说词,采用中、英、俄、日等多国语言,以便针对不同国家的游客提供精准的语音讲解。

(二)提升伊犁国际旅游谷旅游发展水平的建议

1.建议在伊犁国际旅游谷文化旅游开发中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产业化。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挖掘伊犁州各市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要积极引导、助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使各地的非遗项目成为宣传当地旅游业的最佳广告,不断强化非遗项目活态传承,融入文旅产业发展,融入传统节假日,融入百姓生活,让当地居民有自豪感、幸福感,让游客有好的体验感、满意感,使伊犁州各市县的“旅游+非遗”各具特色、魅力彰显。

2.建议伊犁州持续不断地实施草原文化与历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品牌战略。昭苏县要强力塑造“牧歌昭苏、天马故乡”的新型品牌形象。要紧紧围绕马产业,立足马产业的支撑,以马文化博物馆为导引,以马旅游文化园为重点,以乌孙文化为根基,整合社会各方的有效资源,积极申办一些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活动,诸如“丝绸之路”油菜花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天马交易会等,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培育、彰显“牧歌昭苏天马故乡”的品牌形象。特克斯县要强化喀拉峻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八卦城”文化两张旅游品牌形象,提升5A级旅游景区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新源县要强化那拉提草原风景区和肖尔布拉克酒文化两张旅游品牌形象,提升5A级旅游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霍城县要强化伊犁将军文化旅游区和“薰衣草”文化两张旅游品牌形象,争取将以伊犁九城为依托的伊犁将军文化旅游区打造成5A级旅游景区。伊宁市要强化伊犁河滨民族文化旅游区和“湟渠”文化、苏拉宫满族民俗风情园三张旅游品牌形象,并与霍城县联合争打造伊犁将军文化旅游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要强化锡伯军民西迁文化节和“锡伯古城”旅游文化两张旅游品牌形象,争取发挥锡伯民俗风情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大的资政育人作用。

3.建议在伊犁师范大学设立旅游管理学院,加强本地高级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了让“塞外江南·大美伊犁”“伊犁国际旅游谷”两张名片享誉全国、蜚声海外,伊犁州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建设“一带一路”旅游枢纽的战略任务,要实现“弯道超车”,促进旅游业大发展,急需大量懂理论、会管理、能经营的旅游专业人才,要以超常思维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建议伊犁州党委政府协调自治州区域内的伊犁州党校、伊犁州专家顾问团、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行业专家和旅游师资资源,在伊犁师范大学共建旅游管理学院。并在伊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旅游研究院”的牌子,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受伊犁州文化和旅游局业务指导。为伊犁州各地、直市县文化旅游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培养专业人才,为伊犁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建议兵地融合共同打造“可克达拉草原之夜”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草原之夜”东方小夜曲源自于兵团伊犁垦区的可克达拉草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开发建设新疆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就目前“可克达拉草原之夜”旅游景区的内容80%以上是宣传“草原之夜”东方小夜曲的产生过程和兵团四师军垦战士屯垦戍边,开发建设伊犁的历史和故事,其完全可以纳入中宣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规划实施的红色旅游景点。但目前“可克达拉草原之夜”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不顺、高速公路出口不顺、主体游客营销方向不顺等原因,十多年来该景区始终没有火起来。建议伊犁州霍尔果斯市政府与兵团四师可克达拉市政府联合,集聚多方力量,培育、打造兵团军垦文化性质的可克达拉“草原之夜”旅游品牌,兵地共建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通过兵团党委和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安排对全国党政干部和党团员开展兵团艰苦奋斗、屯垦戍边、无私奉献兵团精神的红色旅游教育活动,拉动和提升伊犁红色旅游的游客人数和收入水平。

猜你喜欢
伊犁州伊犁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伊犁州纤检所严查“黑心棉”
可可托海的草原
丝绸之路与伊犁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