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兴荣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111)
阅览室是图书馆为读者阅览提供的专门场所,是图书馆提供基础服务的阵地。读者的需求是阅览室服务的目标,但是,传统的阅览室设置已不能满足读者需要。专题阅览室是在传统阅览室布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集阅读引领、思想交流与图书馆服务宣传于一体,能够较好地体现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传统信息服务向专业化、个性化、学科化方向转变的一种服务形态,是对传统阵地服务的一种创新和拓展。
图书馆阅览室可分为普通、专题阅览室和参考研究室三种类型。专题阅览室,亦称为主题阅览室,是指图书馆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特点和自身工作的需要,对文献资源来源进行整合与协调,形成具有专题性质的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文献集合,从而为读者提供深度服务,或独特价值服务的技术,或功能组合场所或空间。可以说,专题阅览室是图书馆围绕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而发展起来的服务空间,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党校图书馆凭借其丰富的社会(人文)科学文献资源、先进的信息设施、高雅的文化氛围、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及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可以为建立专题阅览室提供人财物的保障。
党校是学校,但不是普通学校。党校教育既不同于普通院校教育,也不同于一般成人教育。针对干部教育的特点,研讨式教学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已经在党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上课之前,教师和学员必须做充分的研究准备,才能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但他们会不同程度地遇到以下问题:缺少获得权威优秀的时政学习资料的方式、系统完备的文献资源保障和良好的学习空间与环境。在知识海洋中漫游时,他们无不希望得到及时准确的专业指导。设置专题阅览室,既有助于教师、学员及时了解、学习有关知识、资料,又可以使图书馆在学校研讨式教学中有所作为。
近年来,党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已经发生许多新变化,科研更加强调为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图书馆到馆的读者也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守株待兔”式的服务方式,已极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很明显,如果不变革和创新服务模式,那么,党校图书馆就会因功能弱化而边缘化。现阶段,除了加大数字图书馆建设力度,加强线上服务外,必须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专题阅览室,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图书与期刊、纸质与电子、藏书区与借阅区、读者区与工作区相分离的界限,[1]将原来彼此分隔的藏、借、阅、咨四大服务功能整合在一起,筛选出与某个主题相关的文献,集中到某个空间开展服务,直接增加了服务的内容,改善了服务的形式。
在网络环境下,只有这种以多种信息资源为基础,为读者提供传统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从实践的效果看,它极大地节省了读者查阅文献的时间,也方便了读者对各类文献的学习。
党校图书馆应紧紧围绕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本着优化服务、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的前提下,为适应专题教学的需要建立专题阅览室。为充分发挥党校的特色优势,目前,应围绕经典著作学习、党性教育和省情教育设置相应的专题阅览室。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党校作为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教学是党校教学的传统和优势。党校强化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可以促使他们领会经典实质,提升理论水平,洞悉发展大势,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列经典著作历来是党校图书馆的收藏重点,有计划地收藏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已成为党校图书馆藏书的特色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博大精深,其丰富的内容在有限学时的教学培训中难以穷尽,图书馆设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阅览室,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相关的学习研究文献集中起来,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帮助和引领领导干部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的作用,真正将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放在突出位置。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深化经典著作的学习。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一直是党校的必修和特色课,是党校和学员都十分重视的一项内容。不同时代,党的中心任务不同,党性要求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党性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学员通过教师系统的课堂讲授,学到了党性教育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通过课外自主阅读体验,方能真正消化吸收。党校图书馆将党性教育的有关文献集中起来,学员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了解、学习、研读,可在加强党性教育上助力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从而引导学员提升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法纪修养、作风修养。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科学认识省情的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不断分析、比较、研究和提炼。
省情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数据资料性的特点,人们对省情的认识和了解,更多地依赖各种文献资料和数据。图书馆设置省情文献阅览室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为党校智库功能的发挥提供内容更加全面、具体和精确的信息保障。党校是领导干部学习培训的重要阵地,为领导决策服务是党校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显著特性。第二,更好地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学员到党校学习,往往带着问题、困惑而来,边学习、边看书、边思考。这就要求党校教学和科研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与教师对省情的了解程度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学员感觉收获大的,往往是对他们所处部门、区域工作的推进有所帮助、有所启发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思路。第三,为学员全面了解和学习省情提供文献保障。在党校学习的学员,要么是来自省级各部门的领导,要么是来自州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他们虽然熟悉本领域的情况,但其接触到的实际范围,有相对的局限性。完备齐全的省情信息,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站在全省的视域上思考、谋划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创设专题阅览室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专项文献的集中展示,能够方便读者集中找到优秀资源。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是专题阅览室提供服务的基础和保障。专题阅览室强调品种多,复本少,及时、新颖,还应有大型工具书、检索刊物、全文数据库等。作为采购人员,不仅要随时关注专题文献的出版情况,还应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尽量确保该专题文献的系统齐全。
从资源建设角度看,专题阅览室的设置更多要从文献内容方面考虑,而不能只从文献类型考虑。[2]因此,要加大对电子文献、网络数据的采集利用力度,从而使馆藏紧跟学术研究前沿。第一,链接优秀社科学术网站。第二,建设学科导航库。通过百度、谷歌等多种搜索引擎对某一或某些主题信息上网查询、浏览,参考有关文献,选择价值较高的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科专题信息及内容。第三,建设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指引库是人们为了全面开发利用网上某些或某一专业的信息资源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它并不存储各种实际的信息,但从中却可以检索到有关数据库的实际资源,即指引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所需的信息。建立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的工作主要包括:调研本馆用户需求或课程设置特点,确立要建的学科主题范围,研究国际互联网上该学科主题信息资源的分布、信息含量和相关度等,制定跟踪、采集、分析、评估、分类及建库等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工作细则,研究开发相应用户检索软件以及指引库的及时更新维护等。[3]
专题阅览室不同于传统图书馆的普通阅览室,不是简单的理架、上架等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它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熟悉专题文献的馆员来承担。只有对专业有所了解,有一定的专长,才能够对读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导读和指导。学科馆员是图书馆为提供学科化服务而培养的专业人才,[4]他们兼具专业学科背景、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服务技能,被称为“知识工作者”。他们熟悉科研过程、科研方法和科研标准,熟练掌握基本的科研工具,能够及时跟踪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是以读者需求为服务导向的图书馆馆员。通过定期、深度的读者调研,学科馆员可以及时反馈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学校教学科研的重点、教师的迫切需求等信息,同时将收集的各类信息,通过整理、提炼、组织后提供给教师、学员,可以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利用图书馆的各类书刊、数字资源、软件工具和服务手段。
图书馆要加强与学校教务处、学员管理部门、教研部等校内职能部门的合作,既可以让学员、教师充分利用专题阅览室进行教研、教学、小组学习讨论活动,又可以得到相关方面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来源。
宣传工作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宣传馆藏、吸引读者、扩大影响,提高文献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为此,要通过移动服务平台、服务手册、网站、宣传板报等多种途径,介绍宣传本馆设置的专题阅览室,主动宣传并引导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
信息共享空间(简称IC) 是在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普及和开放获取运动驱动下,为适应用户进行研究和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模式。[5]图书馆IC最初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国外高校为适应新技术条件下图书馆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综合服务的需求,围绕数字和实体环境而特别设计的“一站式”学习场所、一种服务空间和到馆服务模式,在世界上许多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已经得到了成功实践。
信息共享空间以其灵活、共享、互动等特点,已经对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创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更好地体现图书馆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服务方向,党校图书馆有必要通过引入IC理念、创新环境等途径,构建读者需要并且真正体现党校特色的专题阅览室。在专题阅览室,学员可以找到同一专题(主题)的所有信息资源并享受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习、研究、讨论。学员省掉了从一个地方借了书,又要到另一个地方去阅览,还要换个地方去阅读期刊,再换一个地方去上网的麻烦。学员在同一阅览室即可获得所有需要,从而将专题阅览室真正构建成融集中展示、阅读指导、读书沙龙、小规模研读等多功能于一身的阅读共享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