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推动品质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018-02-06 08:39:52黄传霞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长沙市长沙建设

黄传霞

(合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安徽 合肥 230071)

长沙市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的中心地带,是湖南省“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2013年以来,长沙市为推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发挥历史文化名城、湖湘文化的优势,围绕品质长沙建设,依托长沙独特的文化气韵,同时利用蓬勃发展的媒体产业,做精做美每一个城市细胞,全力构建美丽的山水洲城,打造城市形象特色,推动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最近几年连续进入中国“新一线城市”和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城市“10强”榜单。2017年12月,合肥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通过 《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肥篇章的决定》,提出建设“一中心四城市一高地”,首次明确把品质城市建设作为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重要支撑之一。合肥与长沙同属于中部城市,历史文化、区位条件、人口规模等相似度较高,长沙在品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诸多经验可供合肥借鉴。

一、长沙市推动品质城市建设的经验

一是突出宜居宜业宜游。宜居是长沙品质城市建设的核心导向,通过建设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提高城市环境的舒适度和便利性,促进形成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宜业是长沙品质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结合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全力营造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政策环境,“让想创业的人创新业、正创业的人创好业、善创业的人创大业”,对高质量人力资本形成虹吸效应;宜游是长沙品质城市建设的形象展现,树立城市大景观的理念,精心打造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展示长沙的文化韵味。

二是突出高起点规划设计。以总体规划为引领,留足发展战略空间,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沙市大胆创新规划编制体制,在全市建立健全规划编制决策系统。统筹各级规划决策权,实行“多规合一”,改变传统规划编制模式,把原来分散在各部门、各层级的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用地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统一起来,形成立体规划编制体系,做到一体规划、分类执行、责权明确、共同监督;将城市景观设计理念贯穿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的始终,高标准做好全市重大片区和滨水、临空、交通枢纽、公共中心等重要节点设计,比如将湘江两岸等区域作为城市重点景观和旅游节点来精心设计。

三是突出个性彰显。长沙历史文化积淀浓厚,城市格局、道路、建筑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楚文化风韵,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长沙市在建设品质城市过程中,注重挖掘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特质,按照彰显个性,兼顾共性的原则,打造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城水相依、城山相偎的城市大景区。持续开展造绿大行动,大幅增加城市林地、绿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协同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功能。对历史文化遗存实施保护性开发建设,注重保护知名街区、镇村等古遗址,以充分显现长沙城特有的人文魅力。

四是突出高融合发展。依托长沙作为公共文化标准化示范、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试点、扩大文化消费试点等国家级平台,推进建设国家创新创意中心、打造国际文化名城。加快城乡一体发展,开展城乡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分类推进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小城镇,实现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一体发展。突出文化产业支撑辐射功能,以文化要素、文产项目、文创企业为核心,推动文化产业与城市建设功能融合、空间整合,提升产业品质,打造“两带、三圈、四极”“五城、六廊、十园”的产城融合格局,推进湘江古镇群二次开发,以文化引领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旅游融合互动。适应“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趋势,推进旅游业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做大“文旅+”文章,推进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尤其是推动琴岛演艺联手直播平台,开启在线互动模式,让广大游客来了长沙就不想走,能够留得住八方客人。

五是突出高水平城市管理。长沙市构建了完善的城市智能管理体系,纵深推进城市管理。具体以社区为基础单元,同时明确街道的直接管理责任,细化事务处置流程,实现城市管理向“毛细血管”延伸,构建形成“网格通、二级平台、区级平台、市级平台”四位一体的网格智能体系。突出最严标准,“以治脏、治乱、治差”三大行动统筹各项整治,实现整治一次、解决一批、巩固一片。拆除遗留违法建设达71万多平米,控制新增违法建设近7万平米,拆除违规户外广告29万余平米,净化治理居民家庭餐厨油烟1万多户。为增强市民的担当意识,重视市民文明素质提高,还采取多项措施,提供各种渠道,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以共管共享美好城市。

六是突出高效率运行。为切实增强市民幸福感,长沙市在建设品质城市中,高度关注细节,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近年来长沙市获得多项美誉,其中连续十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6年跻身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国际美食之都”等,整座城市就像一座十分适宜生活的幸福家园。通过实施社区提质提档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质提档200多个社区,精心打造50个畅通、清洁、靓丽、幸福的“品质社区”,综合提质改造5条主干道,提质50条支路街巷等,塑造了精致宜居的环境。此外,全力打造综合立体交通,在城市内部核心地段建设“井字+环形”快速路系统,倡导公交优先、无缝对接,优化交通微循环,加快建设地铁、轻轨和快捷化道路,全面开启换乘时代,切实提升通行能力。

二、长沙品质城市建设对合肥的启示

品质城市集聚了城市内涵质量、外在形象、治理能力与文化品格,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多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把品质长沙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久工程,全盘谋划,分步推进,不仅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与合力,而且在市民中养成一种习惯和传统,从而实现了城市品质建设的全面提升。当前,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已经从单纯追求城市建设的高速度到重视城市发展的高质量,从单纯追求城市物理空间的“高大尚”到重视城市发展环境的适宜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

一是注重发展高端产业,夯实雄厚经济实力。长沙市在品质城市建设中,注重提升产业品质,通过培育名牌产品与打造品牌企业,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潮流,发展规模产业,形成新材料、工程机械、食品、电子信息及北斗导航、3D打印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打造长沙工业经济升级版。合肥市在推进品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努力培育和形成高端制造产业集群,大力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类型高端化,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合肥本地老旧厂房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从而为提升城市品质提供强有力经济支撑。

二是注重城市设计,塑造城市优美外在形象。长沙市对待城市建设的每项工程都视同为个性化产品,按照一个个典型景观来设计打造,使得整个城市建筑呈现为美仑美奂的个性景观,犹如一座大的景区。合肥市推进品质城市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空间品质设计,挖掘城市特色,在建筑造型、市政设施、环境工程等各方面,注意提升规划设计水平与建筑工程质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建筑形态、道路交通、地下管线等物质载体设计,既要推进具有一定特色、有城市记忆和乡愁的老公房及旧城区提质改造,也要以国际化视野推进滨湖新区等新城区的高水准建设,使整个城市建筑与环境之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三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达成人与自然和谐。长沙品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其独具的山水洲城的城市特色风貌,打造城市大风景区。合肥市推进品质城市建设,应该发扬城市生态品质的自然优势与后发优势,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切实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突出人与环境相融共生,天地人高度和谐的状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绿色建筑和生态街区建设,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之城。

四是注重居民宜居便利,体现人本关怀。长沙市品质城市建设中,强化城区空间功能的包容多样,不仅增强居住功能和商业配套,而且增大公共开放面积,千方百计提高交通的便利与快捷,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打造活力之城。合肥市推进品质城市建设,应围绕“以人为中心”,既要重视城市文化、社会氛围等无形资产建设,也要关注配套便利的物质设施,为市民提供充分的商业服务和基础设施,还要积极破解现代城市的交通拥堵难题,提高居民的便利程度,提升市民的生活适宜性,让市民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具归属感,努力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五是注重文化发扬与保护,彰显城市独具魅力。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为3000年古都,楚汉名城,名人故里,文化积淀非常浓厚,素以文化立市,以文化创意产业著称。长沙还是一座“星城”,在长沙城市街头遇见明星的几率为全国之首,每天都会有大批的艺术巨星、演艺明星赶往这里,也会诞生无数的明日之星。合肥历史沿革悠久,推进品质城市建设,不仅应加大对历史文化的积淀、保护、传承,注重挖掘徽风皖韵文化精髓,还应发扬光大现代文化尤其是创新文化的内涵,可通过规划设计建设历史名人类、科技创新类雕塑等形式,塑造城市的个性与灵魂,形成文化特色突出兼有高创造力的城市。

六是注重管理精准到位,形成井然社会秩序。长沙品质城市建设中,在城市管理方面突出人性化、精细化、法治化、标准化、智慧化,深入实施最严厉、最精细、最高效、最到位的城市管理。合肥市推进品质城市建设,应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断创新品质化管理改革,推进大数据管理、信用式管理、服务式管理等,积极构建合肥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因地制宜打造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区,提高综合执法水平,通过精细化管理现成效、显品味、见素质,打造高品质的硬件条件与高品质的软件条件兼备的城市。

猜你喜欢
长沙市长沙建设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幼儿画刊(2022年8期)2022-10-18 01:44:10
长沙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我眼中的长沙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长沙市控编减编工作的实践探索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
大众考古(2014年10期)2014-06-21 07:12:14
简述长沙市三种不同边坡支护方式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