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创新看中共十九大的对外舆论攻坚

2018-02-05 18:54王洪江
对外传播 2017年10期
关键词:河长红线机制

王洪江

中共十九大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海外舆论对这次会议高度关注。中国能不能在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能不能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而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能不能在反腐和民主的道路上进一步推进,能不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影响着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走势。从对外传播来说,我们很难用一篇报道就对上述任何一个问题给出完整的解答,更现实的路径是拿出“工匠精神”,以水滴石穿的精神,对这些关切进行长期跟踪和研究,用一篇篇报道来不懈记录中国面对的挑战、取得的进步和实践的创新。

习总书记在7月26日-27日在京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笔者认为,这一系列重大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机制上不断有创新。应该说,这些机制创新都是中国基于国内实际情况,有特色地解决中国问题、履行发展中大国国际责任,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非常值得对外报道关注的重要领域。

其中一个可圈可点的创新就在生态环保领域。为了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中国已经推出了很多机制创新,包括建立“河长制”治污、设定“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生态环境区域战略环评等举措,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更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治理机制改革。在7月26日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共“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他特别强调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为什么污染防治被如此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因为环境问题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短板和弱项,只有在相关领域不断创新,才能确保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迈向集约型增长的轨道,确保中国更好地落实气候变化承诺,担负起一个发展中大国应当履行的责任。然而,在向海外读者解读这些创新时,还是有一些难点值得关注。本文就尝试通过对中外媒体报道的比较分析,来抛砖引玉,分享一下工作中的一点心得。

不做对内报道的“搬运工”

机制创新应该就是从无到有的事物,因此,新的机制本身就是新闻。可是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来说,即使很新的东西,也不能简单做对内报道的搬运工,把对内报道的名词术语拿来就用,还是要贴近海外读者的思维习惯,运用“对外思维”,把机制的新意讲清楚、说明白,特别是要在新闻标题和导语制作上绷紧“对外思维”这根弦,这样新聞才能在找得准、看得懂的基础上,吸引住海外受众的眼球。以《中国聚焦:中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治污》稿件为例,与中文报道不同,我们在撰写英文稿件时,在“寸土寸金”的标题中添加了“治污”字眼,将“河长制”这个外国受众未必熟悉的名词通过引申交代其目的,从而帮助海外受众理解,这么处理同时也点出了“治理污染”这个国际关心的话题。路透社大篇幅转载这篇稿件,尤其标题几乎未加改动:《新华社报道称中国将指派“河长”治理污染》。

在对外报道中,最忌从对内思路出发,想当然进行报道策划和稿件撰写,如果新闻点制作不明晰,比如,仅仅提中国推出“河长制”,西方媒体的记者编辑可能很难理解这是个什么事物。在浩如烟海的新闻信息海洋中,如果标题不能吸引人,就很难让受众深入正文读下去,舆论引导力就更谈不上了。事实上,这篇英文报道不仅被路透社转载,雅虎英国、新加坡亚洲新闻频道、印度《论坛报》、香港《英文虎报》等海外主流媒体也大篇幅刊载。

丰富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

由于这些机制创新大都由相关部委面对海内外媒体权威发布,编辑在获得消息后,需要对新闻要点快速做出判断,这样才能在时效竞争中争取优势,同时还要准确解读机制创新的意义,及时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应该说,这对记者编辑的消息写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在第一时间,让我们的机制创新叫得响、传得远。

在实践中,笔者体会比较深刻的是一篇关于生态保护“红线”战略的报道。新闻事实本身是很明确的,就是中国首次开启生态保护红线战略,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红线”划定,但是这个“红线”是什么,要让西方用户和受众理解,就需要对它进行必要的解释和界定。经过调研和资料查阅,笔者在处理这条稿件时,为“红线”一词加上了这样一段文字说明:“red line, that will declare certain regions under mandatory and rigorous protection”(红线,即宣布在某些地区实施强制和严格的保护)。后来路透社在以《中国令各地划定“红线”遏制过度开发》为题转载时,把“红线”写为“作为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认为中国的“生态红线”将使“该国大部地区免受过度开发之灾”。朝日新闻、《南华早报》等媒体在采用我社报道时,也专门对“红线”战略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为什么对这种创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解释说明如此重要呢?笔者认为它反映了我们的议题设置能力和对话语权的把控能力。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境外一些媒体在报道之初都会在其后面加上一句解释,“中国的马歇尔战略”,强调它的地缘政治意义,但其实,我们更突出沿线国家的“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对机制创新进行解读时,从事对外传播的记者编辑还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素养,这样才能在权威发布时,担负好对外传播“国家队”的职责。

透过历史发展的视角深挖创新的意义

透过历史发展的视角去观察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背景添加,它需要记者编辑对某一类新闻有比较深厚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出新闻事件的意义。只有了解了来龙去脉,才能对”创新“有更深刻的解读。在对外经济报道领域,备受海外关注的一个领域是知识产权保护。特朗普政府前不久宣布动用301法案调查中美贸易纠纷,瞄准的也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在知识产权保护议题上,中国的政策创新也是多有亮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在对外发布这个消息时,笔者突出了“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的信息,强调了这个创新的意义,并在随后的行文中对知识产权保护举措的变化进行了梳理,消息发布后立刻被外通社采用。

当前的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各个领域都在推陈出新,有些创新具有生命力且影响重大,也有一些创新可能只是换汤不换药的伪创新,甚至还隐藏着很多的风险。比如说代币,从2009年的比特币到各类虚拟货币的发行和融资,虽然监管层一直在提示风险,但是虚拟货币投资还是得到了大幅发展。最近一段时间,中、美、俄、欧洲的央行和货币监管部门相继叫停虚拟货币交易和融资,明确了代币融资和交易的危害。我们的相关报道除被传统媒体转载,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布后也受到了高度关注。

由此可见,围绕机制创新的对外舆论传播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巨大,我们的记者编辑不能只是闷头关注国内,还要放眼全球,对自己所关注领域的创新趋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从国际格局出发,讲好中国的创新战略和创新故事。坦率地说,这些机制创新也让一线记者编辑感到比过去更强烈的“本领恐慌”,既要立志成为专家型记者,做到术业有专攻,也要有更广泛的涉猎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这是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祖国给对外传播新闻人带来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机遇,要勇于面对,让我们的传播力更强,中国故事更精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河长红线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水利部部长为“记者河长”点赞
“河长”不只是写在公示牌上的名字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四年内全面完成
皮革机制
生态红线能否保护中国
艺术需要公共环境参与的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