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摘 要:作为跨文化的翻译活动,是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这种交流的根本在于不同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的共性,也就是翻译中的可译性。然而这种共性越小,信息交流的不畅就会更强,也就是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问题。
翻译作为文化沟通的重要媒介和手段,推动了文化大融合,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些交流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加了语言的影响与渗透程度,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异质语言文化的接受空间,也就是增加了语言的可译性。本文从可译性的定义以及可译性前提和可译性的限度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可译性
可译性指的是不同语言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可接受度。可译性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指某种语言和另外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指语言中所呈现的文体风格、文化背景等信息能否通过语言表达准确顺畅的传递出来。在可译性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语言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是能够进行翻译活动的前提,而语言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有具有独特性,这又限制了可译性的范围。
二、可译性的前提
可译性的前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释。首先,不同语言使用者他们具有共同的生理与心理语言特征。也就是,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在语言的基本表达概念上要有一致性,不能超出人类在生理与心理机能所允许的范围。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语言习得的生理和心理的局限性就使得人们只能以数量有限的表达相同所指的语法结构类型来阐述意义并进行沟通和交流。当然,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使人类具有潜在的习得一门或数门语言的能力。可见,人类在生理与心理上的这些共性为语言的可译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在语言功能基础上具有共性。德国语言学家布勒将语言的功能分为以下三种:表情、表述、呼吁。纽马克对布勒的分类进行了改进,将语言功能也分为三类:表情、信息、呼吁。由此可见,不管怎样分类,语言的基本功能都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相互之间表达感情、沟通信息的需要。正因为语言功能的相似性,各民族人们之间才能进行交流与合作。
最后,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因此,文化的传播必然要受到语言的制约。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推动语言的发展,带来新的词语与表达方式。语言之间词汇的相互借用成为趋势, 语言是文化融合过程中最活跃的领域,语言不断得到丰富,从而提高了语言的可译性。
三、可译性限度
语言的可译性是共性表征,也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语言的可译性是有限的。英国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从语言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了可译性的限度。
可译性语言上的限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世界上任何两种语言的拼写系统、音韵系统都各不相同,词汇形态上的特异性是影响可译性的重要因素。利用一种语言在字形、字意及构词方式上的特点创造的文字游戏是很难译为其他文字的,其中的乐趣也很难为使用另一种语言的人所体会。其次,在句法上的限度是体现在句子之间关联的方式的不同,也就是不同的语言中的句法结构春在巨大的差异,这也会给翻译活动带来挑战。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主要通过虚词、不变的词根、不同的语序来表示语法关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具有明显的屈折变化。这样,不可避免会遇到可译性的限度。最后,使用语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交流,因此语义是翻译活动的根本性要务。然而,翻译所面对的不是共性语言,而是具有个性化的言语,语义可译性限度恰恰就出现在这个领域。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不同语言在描述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时,其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在內涵与外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从客观方面来讲,各个国家在地理条件、宗教信仰、历史传统、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差异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上,导致某些语言出现概念和相关词汇的空缺,继而造成语义可译性限度。从主观方面来讲,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由于年龄、性别、性格特点、文化素养、社会地位的不同,在表达思想时也会体现各自的特点,由此所造成的语义可译性限度就更加明显。
文化因素造成的可译性限度包括以下几个类别。某些词汇是源语文化所特有的,当把这些词汇翻译为译入语时,就会出现文化词汇空缺的现象。然而,经过一段后,这些词汇会通过接纳、消化和推广而进入译入语。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可译性限度是暂时的。其次,源语使用某个词汇来记录该语言民族的特殊事物,一段时间后,这个词汇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而原来的意义却不再被使用,即发生了文化词汇的转义。最后,源语与译入语对同一事物都有相应的指称词,但两种语言却对该事物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联想意义。例如,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吉祥、高贵的动物,而在英语文化中却是妖魔鬼怪的代名词;数字13在英语文化中非常不吉利,而在汉语中却没有这种含义。
四、结语
语言之间的可译性决定了文化之间交流与沟通的程度。语言之间的共性是可译性的重要基础,而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越大,其可译性限度也就越大。
参考文献:
[1]李砚霞.英汉语音结构文字差异与不可译性[J].中国教师,2007,(2).
[2]刘莹.英汉语篇差异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8).
[3]张爱琳,张爱文.论英汉思维方式差异[J].重庆大学学报,2016,(1).
[4]周建坤.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兼容与拒绝[J].语文学刊,2007,(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