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康 吴建寨 王亚辉 沈 辰*
(1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肉类产品,在人们日常饮食中具有重要地位。生猪生产供应也因此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以及消费国[1]。生猪生产供应的增长,有效满足了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升级与生活水平增长的基本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了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结构与布局等情况,总结了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生猪总出栏量为7.08亿头,占全球生猪出栏量的57%,生猪出栏量居全球首位;猪肉总产量高达5 486.5万吨,占国内肉类总产量的63.6%;全国人均猪肉占有量达到40 kg;生猪养殖产业总产值达到12 859.7亿元,占畜牧业产值的43.2%,可以说生猪产业发展,为确保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
研究收集整理了1978—2015年我国生猪出栏、肉类产量等数据,并依据数据变化划分我国生猪养殖发展历程,大体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1994年,这一时期是我国生猪产业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农业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生猪养殖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1978—1994年,我国生猪出栏量由1.61亿头增至4.21亿头,增长了2.6倍,年均增长率6.2%;全国猪肉总产量由1 001.4万吨增至3 204.8万吨,增长了2.2倍,年均增长8.1%。在1978—1994年的这15年当中,有12年生猪出栏量增速超过了5%。1979年、1994年生猪出栏量增长率更是超过10%,分别达到16.5%和11.6%。
第二阶段是1995年至今,这一阶段生猪养殖规模扩张速度逐渐放缓,随着生产供给量的持续快速增长,生猪养殖也逐渐进入结构优化调整阶段。这一时期生猪出栏量由1994年的4.21亿头增至2015年的7.08亿头,20年间增长了0.7倍,年均增长2.5%;猪肉产量由2 853.5万吨增至2015年的5 486.5万吨,增长了0.9倍,年均增长3.2%。除个别年份生猪出栏增长率超过或接近10%以外,多数年份生猪出栏增长率均在5%以下。生猪产业的发展方向开始由对数量增长的追求逐步转变为对质量提升的追求,更加注重行业的优质健康发展。生猪的养殖管理逐步由粗放、散养模式向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模式转变。随着生猪供应量的增长和市场总体均衡的逐步实现,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愈加频繁,这给生猪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增加了风险。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加强对生猪生产扶持、健全生猪繁育体系、标准化规模生产、猪肉储备体系等政策,促进了生猪养殖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长期以来,生猪养殖在我国农村一直属于家庭副业,在农业中处于补充地位,农户大多采取散养方式进行养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生猪生产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2],许多地区将生猪养殖作为畜牧业乃至农业的支柱产业,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也得到了持续推广,但总体而言散养模式仍然在生猪养殖中占有很大比重。据统计,2015年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企业共出栏生猪约3.07亿头,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43.3%。大多数养殖户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下,特别是年出栏量50头以下的养殖户,即散养模式下生猪出栏量仍然占出栏总量的30%左右。散养模式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经营,家庭小规模经营大多面临着资金有限、设施设备缺乏等问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知识有限、技能水平不高等问题,在市场信息收集与供需形势预判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在管理方式上,大多养殖户延续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手段。在散养模式下,某些部门服务与监管难以到位,养殖户不当使用添加剂、随意处理病死猪的现象屡有发生,既威胁了生态环境,又给猪肉质量安全等带来负面影响[3]。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开展规模饲养。近些年,在实施“菜篮子”工程的过程中,规模化养殖场不断建立,促进了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生猪总出栏量约为5.23亿头,而出栏量500头以上养殖场的出栏生猪总量为5 106.8万头,规模化养殖占比约为9.7%。近年来,随着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至2015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已经达到7.08亿头,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养殖场出栏生猪约为3.06亿头,占生猪总出栏量的43.3%,较2000年生猪规模养殖比率提高了33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2000年与2015年我国生猪规模出栏占比情况 (%)
规模化养殖,可以更好地开展疫病防治、有效地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不仅如此,同散养管理模式相比,规模化养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通过整理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不同生猪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四种养殖模式中,散养模式边际收益(即每头生猪养殖收益)始终是最低的。2005年,四种养殖模式中,小规模生猪养殖边际收益最高,净利润接近100元/头,其次为中规模和大规模;2010年中规模生猪养殖边际收益最高,小规模和大规模生猪养殖次之;2015年中规模生猪养殖边际收益最高,其次为大规模,再次为小规模。由此可见,随着时间推移,生猪养殖边际收益基本表现出“养殖规模越大,养殖利润越高”的特征(见图1)。
图1 2005年尧2010年尧2015年不同养殖规模生猪养殖收益对比
生猪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4],既受到种畜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影响,又受到供需变化、交通通讯等因素影响。研究收集整理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我国各省份生猪出栏量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畜牧业年鉴》),以分析生猪生产区域布局变化(见图2)。
图2 2000年尧2005年尧2010年尧2015年各地区生猪出栏量情况
图2显示,四川、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广东、广西、湖北等省(区)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主产区,2000年这8省(区)生猪出栏总量占据全国生猪出栏量的56.9%。从区域分布看,我国生猪养殖主要集中于华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以及两广地区。四川是我国传统的生猪产区,自古就有“川猪安天下”的说法,该地区生猪品种优良、产量大,由于地形的特点,生猪以散养为主[5]。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等省份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一直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且邻近江浙沪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交通通讯便利,有利于生猪外调[6]。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地处华北、华东地区,种植业发达,尤其是玉米的种植广泛,为生猪的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地形以平原为主,为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各地区生猪生产特点的变化来看,自2000年以来,各省的生猪养殖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北京、上海等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生猪养殖呈现下降态势。辽宁、江西、河南、湖北、云南等省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产业基础较好、养殖发展空间较为广阔、生猪出栏明显增长。天津、河北、浙江等省市生猪养殖呈“先增后减”态势。其他省份生猪养殖规模增长较缓慢。从近年来生猪养殖区域变化看,生猪养殖受到粮食种植、环境约束、养殖成本等因素影响,逐渐向饲料供应充足、发展空间较大、人工成本较低的区域转移。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自然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地区间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也各有不同。就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而言,应该针对各地区不同的条件加强合理化布局,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生猪的养殖受气候条件、饲料供应、市场需求、运输和屠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养殖成本、资源环境的作用。各地区应该从自身的特点出发,针对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市场规模等,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本地特点的养殖模式与发展方向。就生猪运输而言,目前我国跨区域调运生猪的情况普遍存在,但是生猪远距离运输消耗了大量资源且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增加了生猪流通过程中的成本。因此,针对市场需求,就近建立生猪养殖基地,既能够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又能够保护当地资源环境[7]。就饲料供应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生猪的主产区。但是,近年来该地区粮食产量已经不能满足饲料需求,一些养殖企业已经开始从国外进口饲料。然而,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大,尤其玉米的产量较大,既能够满足本地区的需要,也能够向其他地区供应。因此可选择跨区域调运粮食,从而满足生猪养殖区域化合理布局。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虽然规模化发展迅速,但是其标准化程度仍然不足。在养殖中主要以扩大养殖数量为主,相关的管理技术、经营理念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发展滞后,对养殖的标准化、现代化重视不足。因此,应加大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对养殖企业而言,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标准化养殖体系。要在良种选育、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创新,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助力行业的优质快速发展,提高全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及整体素养。就政府而言,应加大对生猪养殖企业标准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人才等各方面提供援助,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同时,政府应建立健全生猪市场风险调控预警机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预测与调控,为生猪养殖企业建立基本风险保障体系,从而促进我国生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努力推动现代科技成果向生猪养殖实际生产中的转化,积极促进产业融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合理布局与路径优化。建立大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将生猪养殖从育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运输加工以及市场等各方面信息汇集起来,从而有力推动“互联网+现代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生猪养殖全流程的信息化。通过对全行业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实现生产环节与市场流通的信息双向流动,精准科学地预判市场风险与行情,真正做到高效利用资源,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实现总体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要培育互联网营销理念、建立互联网营销体系,通过现代电子商务手段以及跨境电商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拓展海内外市场,以市场扩大推动生产的发展。
[1]沈银书,吴敬学.美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及与中国的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12(4):4-8,36.
[2]雷仙云,侯思远,常毅,等.中国生猪产业集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0):7-9,14.
[3]宋连喜.生猪散养模式的利弊分析与趋势预测[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8):17-20.
[4]王军,田露,张越杰.中国生猪生产区域布局变动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0):19-21,26.
[5]田美焕,卢国华,叶莉.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当代禽畜养殖业,2013(10):62-63.
[6]吴霞,陈磊,潘红梅,等.三十年来我国生猪养殖区域分布变化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6):7-10.
[7]彭闯.我国的生猪养殖区域发展分析[J].当代畜牧,2016(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