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加快推进绿色(生态)设计产品评价工作,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于2018年6月5—6日在重庆召开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与管理培训会。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毕俊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部属事业单位和有关行业协会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会上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讲解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的工作思路与进展、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工作进展情况,解读了绿色设计产品相关标准;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讲解了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方法与示范应用;广东和安徽工信部门介绍了组织开展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工作经验;苏宁易购集团介绍了对绿色设计产品宣传推广情况;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典型企业分别介绍了本公司在绿色制造和绿色设计产品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实践经验。
通过此次培训大家一致反映,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相关工作加深了理解,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推动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工作迈上新台阶。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甘肃省节能环保产业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指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将全面建成“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并建成全省标志性工程。
兰州全面建成“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计划》指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建设报废汽车、废旧电子电器、废杂金属、橡胶、塑料等典型“城市矿产”分类回收管理体系、处理技术体系和物流管理体系,全面开展标准化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与改造,构建再生资源分类回收体系与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全面建成“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18年兰州“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通过国家验收;2019年建成1~2个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分拣处理试点集聚区;2020年形成全省完整的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分拣处理体系。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近日在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取得进展,科研人员利用废弃纸箱研制出一种高效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的纳米复合材料,为重金属污染修复和废弃纸箱循环利用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已被美国化学会期刊接收发表。当前,水体重金属污染现象时有发生,其中六价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离子,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迫切需要低成本、高效的六价铬污染修复技术。 课题组利用废纸箱作为前驱体制备出微米碳球,可作为载体负载零价纳米铁,有效提高其分散性。该复合材料可高效去除水体中六价铬,控制其迁移,抑制其被植物吸收。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8年6月7—8日,中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绿色利用高峰论坛在河北定州举行。与会专家表示,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在清洁生产、环保技术、设备研发创新等方面取得众多进展,行业生产过程正加速实现绿色化。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秘书长祁学智指出,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正在加快清洁生产步伐,各企业积极研发高效、低耗废轮胎橡胶粉生产技术与装备,以及新型环保再生胶生产技术与装备。行业内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工艺和设备,如江苏中宏环保型智能化废橡胶再生成套设备、南京绿金人LJR-5000Y型绿色高效连续制备再生胶生产线、天台坤荣节能环保型管式再生胶生产设备等。预计到2020年,我国符合环保标准的废轮胎回收利用规模将达到850万t,轮胎翻新率达到8%~10%。
中橡协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理事长倪雪文在论坛上说:“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除了要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提供保障外,再生产品的普及应用才是决定性的。”目前,国内胶粉、再生胶的产量有所增长,但整体应用水平还比较低,社会接受度和认可度不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据中橡协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对31家会员单位统计,2017年,国内再生胶、胶粉总产量99.45万t,比2017年增长了5.66%。
中橡协秘书长徐文英表示,下一步,企业还需加大生产设备清洁化改造力度,主动研发新技术,投用新型环保节能和自动化设备,推动行业发展更加绿色化、智能化。
自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以来,越南新港盖梅国际港码头(TanCang-Cai M ep International Terminal,TCIT)与凯莱港(Tan Cang-Cat Lai Terminal,Cat Lai)几乎被洋垃圾淹没,导致港区拥堵。基于此,越南决定自2018年6月中旬开始暂停进口废旧塑料,同时限制废纸进口。据统计,2018年1季度,美国贸易商向越南出口了约15.7万t废纸,同比2017年增长了203.51%!为了防止洋垃圾入境,越南开始对废纸和废塑料进行100%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