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利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1103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为了有效防止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问题而产生的一项施工手段,在具体房建施工当中,可以先在墙体或者底板等部位设置施工裂缝,暂时将各个施工结构分开,等所有的膨胀与收缩现象出现并且趋于稳定之后,再在一定的时间内用混凝土将预先留出的裂缝填充好,如此就形成了统一的结构整体。在设置后浇带时,需要根据结构选择相关材料。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后浇带在强度方面要比连接部位更高。与此同时,还应当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新旧混凝土构件裂缝的问题。
在房建工程当中,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然而建筑会在重力方面对地基产生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把裙房和连着高层的结构部位预留,进行后浇带施工操作。简单来说,就是把高层建筑和裙房分成两部分,通过后浇带手法在短期内将两者断开,等到整个主体结构完工,而且大部分的沉降量已经完成之后,再把两者的连接部位通过浇注混凝土的形式连接成一个整体。后浇带工艺的施工操作一般都是完成了主楼的施工之后再进行,受热胀冷缩的自然原理影响,已经完成施工建设的混凝土构件由于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构内部会产生相应的温度应力,在该应力的作用之下,整个结构会随之出现收缩或者膨胀的现象,进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形,较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引起构件裂缝。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预先留出后浇带,这时混凝土可以在施工期间进行自由收缩,有助于提升混凝土抗拉强度。同时,混凝土对温度的应力能力也会提升,进而能够应付由于温差所导致的构件收缩问题,使建筑结构整体性得到保障。
1.2.1 后浇收缩带
新浇筑的混凝土,在硬化凝结期间一定会出现收缩变形的问题,而且主要持续在施工操作的前两个月。等到建筑结构平面大小高出混凝土设计的伸缩缝所能承受的极限间距时,可以在施工后浇增加伸缩缝间距,预留后浇带能够在施工期间有效降低混凝土收缩应力[1]。
1.2.2 后浇沉降带
高层建筑一般会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图层具体状况,上部结构的分布形式以及地基基础种类等相关参数,来决定裙房与主体结构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要选择沉降后浇带。如果地基的持力层土质状况较好,或者应用装机的常见变形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工艺。
1.2.3 后浇温度带
温度变化一定会对工程结构产生影响,如果结构变形受到阻力,内部就会发生温度应力,这将会增加构件发生裂缝的几率。在施工环节,为有效避免由于温度应力过大而导致的大范围混凝土拉裂现象,通常都会设置后浇带来对收缩应力加以转化,从而提升结构的温度变化拉低抗力。
在房建施工过程中,如果要设置后浇带,一定要对温度应力与收缩应力进行有效控制,然后结合相关数据计算来得出后浇带的距离与位置。一般情况下,后浇带的间距保持在20~30m,宽度则为70~100cm,整个后浇带要贯穿到结构的横截面当中。而后浇带形式主要有阶梯风缝、平直缝、凹形缝与凸形缝四大类,形式的选择要依据具体工程情况来决定,一般地下室外墙会选择平直缝。在基础垫层施工作业当中,可以将后浇带的基础垫层下降5~10cm,如此可以便于清理施工缝的杂物与积水。如果施工期在雨季,后浇带在每隔50m的位置都应当设立一个集水坑,这样既有利于排出雨水,还能够储存雨水。通常会将后浇带的位置设在结构受力较小的地方,比如两板中部或者是两板反弯点周围,要依据结构断面状况来选择合理的后浇带断面形式。
严格遵照施工图纸以及设计方案来预设出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可以随便更改施工方案。浇筑混凝土之前,可以结合框架梁位置的施工缝挡板情况,在挡板之间设立钢管用于支撑作用,这样就不会对混凝土的振捣施工造成影响。预设钢丝网模板,能够统一钢丝粗细,网格均匀以及模板的规模,这样既能够提升连接牢固性,也方便后期拆卸工作。在拆除后浇带模板时,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的75%,然后从上到下进行拆除,模板与支撑要同时拆除,这样结构构件安全性才能够得到保障,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在进行拆除工作。另外,如果高层建筑和裙楼之间跨度较大,在保证模板稳定性刚度以及条件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防止地下室大梁支撑力过大而导致构件破坏问题。
选择材料时,因为房建施工过程会受到自然条件影响,施工场地内的砂石含水率则会随着空气湿度与气温而发生变化。因此,后浇混凝土一般会选择用普通水泥与膨胀水泥,加上外加剂进行搅拌,从而形成无收缩的混凝土,如此混凝土的强度能够得到保障,也会与之前浇筑的混凝土保持在一样的水平。而对浇灌时间,一般都会先观察浇筑混凝土完成收缩所用的时间,浇灌时间一般都是在混凝土实现沉降之后才进行,这时浇筑效果最好[2]。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作业之前,要对混凝土表面的凿毛以及钢筋表面的锈层进行清理,混凝土浇筑厚度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标准以及施工控制方案要求。如果厚度较厚,那么钢丝网模板由于承受较大的外侧压力,则会出现向外突出的情况,最终导致尺寸发生误差。在浇铸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过程中,应当优先选择钢纤倒实,这样能够提升混凝土密实度。另外,还要分层进行振捣与浇筑。钢丝网模板和振捣器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以免振捣期间对模板造成破坏,使水泥浆沙发生流失问题。如果是Ф50型号的振捣棒,钢丝磨板与其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40cm以上,如果是Ф70型号的振捣棒,那么两者之间的距离就要在50cm以上。
在房屋的建筑结构当中,钢筋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钢筋的类型、规格、数量以及位置接口等,同时还要进行再次复核。如果后浇带处的两板块度过小,可以一次性配置好所需要的钢筋数量。如果宽度大,可以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断开,在补齐混凝土之前,再进行焊接。为有效保障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在具体施工作业当中,可以每隔1m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的砂浆垫块。
在垂直型的钢筋网模板施工缝中,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用高压对骨料进行清理,钢丝网也要进行清洗,以及施工缝当中的积水与其他杂物,而最佳冲洗时间可以通过专门对初凝雨中淋的时间进行监控之后再确定。混凝土实现终凝之后就可以拆除钢丝网,这时就要用高压水立即对施工方进行清洗。而垂直形的木模板施工缝,则需要依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相关标准要求来决定清洗方式。如果混凝土表面已经硬化,则需要用专门凿毛机进行处理作业,如果混凝土表面空洞或者蜂窝现象比较严重,应当及时进行补修[3]。
后浇带养护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之后,绝对不能在浇筑带附近堆放施工材料,而且还要制定施工荷载限制,要在后浇带的两侧设置临时支护点,对支护质量高度关注。等到混凝土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拆模作业。其次,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将会遇到的问题,有效控制因为松动或者移位所导致的结构开裂问题。
(1)第一,要确保结构主筋在缝中连接绝对不能断开,如果必须要断开,则要确保主筋的搭接长度为主筋直径的45倍以上,而且还要错开衔接头,同时增加附加的钢筋数量。(2)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完成后,要保证在12h之内对其进行覆盖,也要重视后期保湿养护工作。(3)在后浇带施工当中所采用的技术一定要严格遵照相关的国家施工要求。(4)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选择与质量,保障整体的后浇带施工质量。(5)施工完成之后,还要对混凝土的防水防渗强度进行检验与测试,可以采用事先预留混凝土样本的方法进行[4]。
综上所述,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将会逐渐推广,该技术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建筑物的差异沉降问题,还能够对大体积的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与温度应力变形等病害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后浇带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