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关注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学习能力,提高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而事实上,占很多课时的语文教学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语文教学处于沉闷、低迷的状态,陷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境地。这样的教学处境,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语文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对语文课有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有的学生甚至对于语文,觉得学不学无所谓,学语文无非多认识几个字而已,不学语文同样能与人说话交流,语文课中的文章,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无用武之地,多学几篇跟少学几篇好像并无差别。总之,学语文劳神费力,收获不大,又对今后的生活没多大直接的影响。不像数理化课,不学就不会,多学就多会,效果可直接看到,而且直接关联自己今后的生活。由于对所学知识缺乏认同感,所以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大大降低。学生的这种轻“文”思想,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其实语文的基本任务是“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可见,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的基础,学好语文可提升学生各门学课学习的技能。
语文具有的丰富人文性,可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学习语文可化育人格,让人性充盈圆融。学习语文还可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自主谋生。他们或进企事业单位做员工,或自己办厂开店做老板……找工作要写自荐信、应聘信,面试时还要会大方、灵活应答;自己开店办厂首先要向工商部门写一份营业申请书;与人生意合作还得会拟定合同。当幼教老师要能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当餐饮服务员要能听清客人的要求;当技工师傅要能看图纸说明书:当文秘人员要能写会议记录……只要生活中进行着听、说、读、写,生活就离不开语文。学好语文可使我们更好地交际、交流。
二、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有些高中学生在初中甚至可能在小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或没有正确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且不说那些上课懒得动脑、动手、动口的学生,就是那些学习比较认真的学生,很多人认为学语文就是上课听老师分析字、词、句,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然后把老师要求划的重点词句划起来,把老师要求摘记的内容记下来,课后做做练习册,与老师对对答案,考试时背一背。认为语文训练就是做练习、做试卷,语文能力的高低就是语文试卷上分数的高低。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也只停留在教材的狭小范围内,只有课堂,才有语文。学生把语文学习简单地等同于学习任务,等同于毕业或升学路上所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语文本来作为交际工具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了,语文被抽去了生活的本质特征,语文与生活成了“两张皮”。这种划一、呆板的学习方法,在现行的高中考试制度下可能帮助学生顺利地拿到毕业证书,但能真正提高学生多少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呢?脱离生活的学习方法,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艘原本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远离着生活世界。
美国教育家科勒涅斯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仅限于课堂听课和写作文,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语文无所不在,它在书本里,也在生活中,书本以外的生活,更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读书看报是学语文,欣赏名山大川是学语文,了解民俗风情是学语文,参加公益事业是学语文,甚至休闲娱乐游戏亦是学语文,语文学习的触角可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真可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另外,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是否真正掌握,学生的语文素养到底有没有提高,提高了多少,也只有在人的生活语言活动中才得以真正的检验。语文学习联系生活,可让学生深切体验到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语文,学语文可更好地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效率。
三、语文学习与生活积累
高中生虽然作业量较大,但挤时间还是有课外阅读的时间的。可遗憾的是,相当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是不阅读的,家庭藏书量极低,学生对中外文学精品的阅读更是少而又少。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不重视阅读,课外不化力气阅读,等于关闭了第二生活的窗户,关闭了第二生活的大门。视野狭窄,知识贫乏,积累甚浅,怎可能打下比較厚实的语文功底?”可见,课外阅读对学习语文是多么的重要。
作为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主要读物,但当前高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中占有首位的不是什么文学作品,而是娱乐休闲类书籍,比如言情、武打、侦探等通俗文学作品,甚至阅读一些存在不良思想倾向的书籍。学生阅读时大都仅仅追求感官刺激,未能自觉地和语文学习相结合,有读而不化的缺憾。这些都说明高中生的课外阅读目的发生偏离。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影响到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乃至学生良好品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语文教学只有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