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虎
从古到今,我们日常交流或总结表述总要在文字上做一番斟酌,力求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不让人产生歧义甚至曲解,所以识得字会用字是首要的条件。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学段识字与写字方面是这样规定的:“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在阅读方面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写作方面提出“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这是因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体会这些定义我们发现,初中生的阅读与写作还是以语言文字为主比较实际,作为目标的操作者应当时时处处关照并遵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初读课文时识字教学很基础。初中生的识字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是集中识字以掌握其音形为主(这是日常学习与应用的需求)理解内容其次,还是以理解课文为主(这是课标对初中生识字教學的方法要求——分散识字)识字为辅,这二者似乎是对立的、互不相容的。特别是在农村文化底子较薄的地区,积累新字与理解文意两相很难周全。但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摸索,让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先把识字纳入到首要基础的内容中去,给它初始的地位,解决它作为源材料的问题。小学阶段有集中识字、归类识字,初中是随文识字,所以先读文,发现生字,解决生字是一般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初中生识字必须从满足学生发展的语言需要出发”,要读还要读懂,生字是不小的拦路虎。要学生弄清楚当前文章中的生字在音、形、义三维字理上与以往学过的字有什么特征上的区别与联系,识记之后再去熟读内容,才能理解主旨体会作者感情的目的。为了解决生字并避免识字过程的枯燥与程式化,我们完全可以采用独体字构形、姐妹字换形、形声字辨形等小活动、小游戏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字形、字义、字音先得到巩固与确认,然后还可以讲一些小故事,探究该文字的起源来把握字的人文特性。实践证明,这并未分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对主旨的探究与认识,反而增添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做好了铺垫。
理解文意时的生字教学很关键。我们知道,字为词之构件,词为句之构件,句为段,段为篇,篇为意。所以理解字的表意达情,对于文章主旨的把握至关重要。古人讲“锤炼”“推敲”,其意图就是要充分发掘出汉字自身的表达功能;为什么这句用到了这个字,而非同音近义的另一个字或者是音义形都不同的其它字。这就需要以字义理解为中心,正确地辨析字的本音、本义、本形。
课后检查时识字是积累。可以运用的手段同样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是朗读含有生字的语句,这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朗读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本课生字的把握篇二个就需要突破字形,发展思维,并积累语言,我们知道,“形”为“义”服务,由于多数基本汉字的创造来源于象形,有其独特的图画美,通过图画来表达特定的意义,所以让学生在课后小结并巩固字的形义,感悟体验并培养识文断字的习惯是十分要紧的。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如果不注意汉语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督促学生识字的功夫不够,应当算作是最大的失职。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汉字的字根,了解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像形、指事、会意、转注、形声、假借),知道一些汉字背后的奇妙的故事,从而提升他们学习兴趣,激发民族历史的自豪感。在阅读过程中的分散识字可以更好的融汇文道、情理、智思的相互协调,不至于“因字废文”“因文废字”。
因此,抓住文字教学既是基础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需要。我们不应当把“初中生已有了相当的智力水平、相当的文字积累”,“初中语文学习要转向理解,侧重积累篇章”等不切实际的论断强加给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试想,学生读一篇文章尚且结结巴巴的,你怎能要求他去理解。如果他们顺利的读完了一篇文章,觉得每一个字都认识,意思都知道的时候,自然会进入理解的层面。所以说对于农村的初中生来说学习语文的主要把手还是字词,这是孩子走进语文天地乃至于中华文化的根本所在。语文老师的教学万万不可缺失在根基之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