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亦琴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写作中,通常注意的是“写什么”“怎么写”,而很少去关注“为什么写”。所以写作往往变成了私人话语,而缺乏了和大众的沟通,纵使有千种风情亦无人可说。这种现象在高中学生的写作中同样存在。学生因为写作过程中根本没有“为什么而写”的意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往往没有目的性,而一篇没有目的性的文章自然也就很难有感染力,无法引起阅读者的共鸣。
针对中学生写作的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要思考自己写作的目的,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是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而只有写作前明确了自己的写作目的,学生才能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有的放矢。
语文特级教师陈兴才老师曾提出过“目的写作”的概念,他认为在作文教学应该在“目的”观照下进行。这就是说写作应该明确“写作目的”。陈兴才老师曾经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一组作文题目:《规矩》《飞机吸烟事件中的规矩破坏者》。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个题目写。结果选择《规矩》这个题目的学生因为心中没有明确的写作目的而只是泛泛而谈,文章就写的很大很空。而选择第二个题目的同学则因为心中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即是要写给那些想要享受特权的人看的,是要告诉这些人“如果人人都想得利而破坏了规矩,那么到最后人人都是受害者”这个道理。说理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这就说明在写作中学生心里必须有个清晰的“写作目的”,要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然后才会思考怎样写才能有效的完成这个“写作目的”。
从陈老师的这个教学案例中不难看出所谓“写作目的”就是指作者通过写作活动要实现的文章的社会价值。写作目的决定了文章写什么、表达什么,所说说它不仅是文章写作的出发点,也决定了文章部分的构成和总体面貌。写作者只有将写作目的作为一种自觉的写作意识,用它来指导和控制写作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提高文章的质量,增强文章的社会价值。而“读者意识”是写作目的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读者意识”,即指写作者在写作前考虑读者的心理需要、阅读水平、审美兴趣,并将这些因素贯彻到整个写作过程中。只有心存读者意识,写作者才能写出真正为大众接受的作品,才能为实现文章的社会价值提供可能性。
例如201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薄雾暮暮炒米香》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很清晰,通过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想表达对一些传统手艺逐渐失传,退出历史舞台的遗憾,试图唤起社会大众对此的关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就在文中将炒米匠爆炒米,做成炒米糕的细节写的很生动:
他的右手正奋力地鼓着风箱,简陋的炉灶上火苗跃动。一旁的小炉灶上支着一口锅,清净的汁液正烧得噼啪作响。细细听来,寰宇间仿佛只剩下火苗炙燃的嗞嗞声。轻轻一嗅,糖汁熔化的丝丝甜意直润肺腑。
炒米匠望着压力表,轻轻一唤:“要炸喽!”平淡中渗出一丝威猛,把一个三四岁的女孩吓得哇哇直哭。炒米匠嘴角轻咧,围观的大人倒是笑得前仰后合。只见他娴熟地把炉膛塞入布箧中,手中一根杵棒猛力一拨,“嘭”地一声,白烟缭绕。那孩子这会儿破涕为笑。脆脆的香气混合着糖汁软软的清甜让人心旷神怡。
趁着热,炒米匠将筷子挑起一丝糖汁,拉伸成一条绵绵的线。火候到了,将糖汁倒入了一旁的浅铁盒,再将新制的炒米倒入,竹篾将混合好的炒米糖摊平,待冷却了用刀切成方块,便成为我童年里最恋恋不舍的美食。
作者之所以要这样细致的描写这个过程就是为了能够唤起读者的怀旧意识,勾起读者对幼时经历的美好回忆。而他首先要面对的读者就是阅卷老师,阅卷老师基本都有这样的童年记忆,一下子就被抓住了眼球,引起了情感的共鸣。由此可见,一旦作者清晰的确定了自己的写作的目的,“读者意识”就随之而来,当他把读者纳入思维活动中时,他就会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寻找读者感兴趣的点来写,从而实现文章的写作目的,进而实现了文章的社会价值。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蒂契曾说过“在写作素材的具体限定范围内,读者的意愿是至高无上的。一旦掌握了读者的意愿,作品的构思就比较容易。”的确,写作不仅是作者表达自我的手段,它同时也是作者和读者进行交流的平台。因而写作不仅是让写作者表达个人思想,还要让读者的各种阅读需要被满足,要给予读者所需的阅读需求。
那么如何才能在写作中贯彻“读者意识”呢?笔者认为针最重要的是要“对读者进行定位”。染启超曾说“夫著作家必针对读者以求获其所希望之效果,故缘读者不同,而书之精神及其内容组织亦随不同,理固然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來写作者要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来决定。就以下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例:
耶鲁大学毕业生辛德仁于1957年设立耶鲁大学辛德仁奖,以鼓励学生藏书。1963年的比赛,冠军颁给一位收藏《火车时刻手册》这类书籍的学生,而藏有200部著名作家福克纳的作品及与福克纳有关的书籍的布罗斯基获得亚军。布罗斯基后来成为著名藏书家,他把藏书捐给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而不是耶鲁。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耶鲁大学或布罗斯基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作文题目要求是“请就耶鲁大学或布罗斯基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这说明材料内部充满了争议性和多解性。学生需要选出其中一方,然后论其是非。学生在选择时就要考虑到这篇文章主要是要吸引谁、打动谁、说服谁的,在这种“读者意识”的指导下,才能入情入理地有针对性的阐述自己的看法,让读者愿意倾听,容易明白、理解,乐于接受、信从。如作文《火车站与象牙塔》作者的读者定位是那些不理解耶鲁将藏书奖颁给收藏《火车时刻表》的学生的人。所以文章这样写道:
我是赞成耶鲁大学这种做法的。……而那个学生却正相反,他没有“随大流”的去收藏名著,而是他真正感兴趣的事物,也许他会因别的人而感到担心与迷茫,但到最后这位学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拥有了他独立之人格。我并非说收藏布罗斯基不好,收藏名著不好,但在这位标新立异的学生面前,他还是像象牙塔一般缺少了些自我和个性。诚然,雪白的象牙之塔精致、美丽、高耸入云、受人敬仰,而一个普通的火车站也在做着自己分内的事,没有自卑或是胆怯。
耶鲁大学的这一举动,看似奖励了一个喜欢奇怪藏书的学生,倒不如说是奖励了一个敢于站出来的独立的人格。他可能不高尚也不优雅,甚至你可以说他低俗且无趣,但他就是他,那个学生带着《火车时刻手册》跳出了象牙塔,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会找到他的火车站,去往他想去的地方。
而作文《文化复苏之路》,因为作者的读者定位是赞成将藏书奖颁给收藏《火车时刻表》的学生,不理解布罗斯基将藏书捐给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的,所以文章如此写:
首先对于耶鲁大学把藏书奖颁发给《火车时刻手册》的学生的做法我是不尽赞同的。藏书奖是本应设立来鼓励学生仓藏书的:而藏书的目的的什么,是阅读;而阅读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增加国民的内涵提高民族素质和教养,从而推动文化的复苏之路。
试问,一个天天阅读《火车时刻手册》的人是文化复兴之路上的合适推手吗?这恐怕是文化复兴之路上遭遇的退败和讽刺吧。由此想到了中国的文化之路从十年文革到革后复苏,从人们相互检举批斗到互联网上鸡汤文的泛滥,最后以“大师”之名,芙蓉姐姐之式来顺应时代文化的发展。
所以,当我们痴迷于丑角文化的励志鸡汤文时,能否不要嫌弃沈从文的农民出身?当我们在迫切寻求并追随所谓的“大师”时,能否不要再说于丹老师解读经典是商业营销手段?当耶鲁大学把奖颁发给藏《火车时刻表》的同学时,能否不要再责怪布罗斯基把书捐给了密苏里?
从这两篇作文中就可以看出写作者在写作前就有明确的“读者意识”,作者在写作前就对文章的读者有着鲜明的定位,所以写作的时候就能根据不同的读者群体来决定自己的写作内容,针对读者展开入情入理的分析,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写作目的,实现了文章的社会价值。
综上,写作中“读者意识”极其重要。高中生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现代民主意识,明确读者与写作者是平等的,只有在写作中具备“读者意识”才能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