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红
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说:“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尤其是读中国的古典诗歌,是果然可以有一种兴发感动足以变化人之气质的作用的。”可是,诗歌难教,如何使学生在读诗中提高审美素质,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养成诵读习惯
周作人说:“中国汉字具有游戏性、装饰性与音乐性的特点。”而古典诗词更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独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高贵气质,因这些特质,诗歌易于吟诵,因此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孩童对诗歌的难易是不察觉的,如若觉得难,其实只是大人的感觉,至于理解的问题将来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以及阅历的丰富自然会慢慢解决。而那些千方百计想给孩子翻译的行为,恰恰造成了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以及形成对诗歌韵律美、语言美的破坏。你能想象一下“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该句翻译出来的效果,这种结果又如何让孩子对诗歌产生兴趣呢?给孩子准备摘抄本,一有空闲就不妨拿出来背背,当孩子背完了一本的时候那种满足感、成就感反过来会促进他一直坚持下去。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经文中某些无法言说的神韵,然后在一遍遍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象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通过这些诵读,无声变为有声,抽象化为具体,学生的思维就驰骋于音、形、义有机结合的或静或动的画面中了。
二、激发兴趣
古典诗词是可以配乐演唱的。在宋朝,不是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流行现象吗?既然学生对流行歌曲感兴趣,那我们不妨投其所好。当学到送别诗时,我们可以教唱李叔同的《送别》,学习爱情诗的时候可以欣赏赵薇的《不能和你分手》,品味诗人国仇家恨的可以听听邓丽君《虞美人》《满江红》等,这些歌词往往是化用了诗词,词清语利,情浓意浓,当学生能有感情地唱这些歌时,相信他们对所学的古诗有了更深的理解,此举既可以激活古诗词教学,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品读悟情
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决定诗歌教学应是多彩的。诗歌学习离不开朗读,但读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操练,机械重复只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减退。课前老师应事先設计好各种各样的层次朗读,比如说分角色朗读,像《满江红》的豪迈,适合男生雄浑深沉的嗓音;《声声慢》一类的婉约词,适合女生来念,朗读利于将学生带入角色,带入情境,通过学生的评析,最终达到体味诗词的意蕴的效果。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提倡“美读”“情读”,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常常有学生个性的创作与发挥,在这声情并茂的表演中,学生的感悟力、创造了都能得到相应提高。
四、技法渗透
诗歌难学是共识。但如果教会了学生品读的方法,学生尝到了甜头,那么禁地也会成为伊甸园。作为老师要关注到这一需求,要精心选择诗词,根据所选的诗词的特点,找好切入点,从某一角度入手,讲精讲透,确保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收获。比如说学习《虞美人》,重在引导学生体味“何时了”的“何时”,“又东风”的”又”,“朱颜改”的“改”等字词所表达的情韵,让学生明白鉴赏可从具体的字眼入手。学习《蝶恋花》,通过反复阅读比较上下两阕的语言风格,分析造成异同的原因,从而明晰风格与意象、情感的关系。学习(《雨霖铃》从景入手,分析不同的写景手法,从而感受诗词虚实结合的效果。学习《声声慢》体会叠词的意韵等,尽量做到每节课都对学生打开一扇窗,都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得赏析的方法。
五、联类整合
熟练、深刻吃透诗词需要一定的阅读和技能作基础。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可就某一类赏析技法、某类题材、某类语言风格、某类流派等进行整合教学。比如说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反复揣摩,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发现某些意象会反复在诗歌中出现,意蕴相对比较稳定,比如“柳”“亭”“灞桥”常表达惜别之意,“梅”“菊”“兰”多表达美好节操,类似的意象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收集呈现,让学生有较全面的体察,这其实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习李白的篇章,有人就提出李白诗中的“月”特别多,投其所好,我开设了一节“一轮明月别样情”的讲座,在李白“辨月”“寄月”“揽月”“邀月”等一系列情境中,感受了月的意蕴以及李白飘逸豪放的诗风,以及诗人或单纯或痴情,或迷惘或豁达的复杂情怀。为了巩固这一节课的成果,我又让学生比较李白的月与苏轼月的异同,通过收集比较,学生的积累得到了丰富,对两位词人的风格,以及他们的入世和出世的情怀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另外,此举也激发了学生的挑战心理,让他们的审美也变得更加理性、深刻。
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