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林
在当今诸多学科的教学中,早已都实现了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对话精神在教育教学领域内掀起了一股风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理想的效果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积极采用对话策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学习关系,建造良性和谐的师生互动模式。
一、阅读教学中对话策略应用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阅读体验的忽略
如果想从根本上促进高中语文阅读中的对话,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引导学生与其他的同学进行阅读上的分享与交流,大家经过沟通与交流能够促进思想上的共融,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阅读上的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阅读上的沟通,还能够活跃阅读课堂的整体氛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与课本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就能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
2.对与文本对话的忽略
在积极采用对话策略时,首要前提就是要注重平等的原则。在阅读课堂上,是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刻注重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给学生创造语文阅读想象思维的空间,但是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往正确的轨道上去思考问题。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阅读到大量的文本信息,这些文本信息不一定都是对学生的学习有意义的。因此学生需要对阅读过的文本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与课本进行即时的对话交流,那么学生阅读的课本内容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没有太大的价值,这是不利于学生的阅读的。
3.对师生之间对话深度的忽略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出现的问题普遍表现为老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对老师说的话理解得不够充分。导致这两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并没有对彼此之间的对话有着充分的认知,从而导致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阅读心理,同时学生也忽略了教师的讲话意义。其实在语文阅读实施对话策略的时候,教师的作用是一种辅助作用,学生才是整个阅读活动中的主角,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那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潜力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对话策略的建议
1.实现对话的开放性,重视个性阅讀体验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想从根本上发挥对话策略的阅读教学优势,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应该保障整个阅读教学课程的开放性。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对话式的语文教学模式,并不只是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在实施对话策略的语文教学模式时,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实时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地交流阅读时的体验与感受,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水平的提升,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知语文阅读的文本内容。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文本为例。在阅读前期,很多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思路都弄不清,这样一来,就会使学生在日后的文章阅读中理不清文章的思路,从而也就无法很好地感悟作者的心理活动。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采用对话策略,在开始阅读时就为学生设置课文相关的内容,与学生进行实时的沟通,帮助学生在阅读之后能够很好地回答出课前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积极消除对话隔阂
在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如果对文本的作者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不够了解的话,学生就很难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更好的掌握与深入的学习。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积极地引导学生消除对话隔阂。当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毫无意义的对话时,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去了解文本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为学生的文本内容理解方向做出正确的指引。例如,在对人教版的《合欢树》这篇文章进行学习的时候,这篇文章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理解母爱。对于母爱,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感悟和独特的理解。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地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从根本上调动学生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对母爱的认知,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消除课堂上的对话隔阂,促进对话策略的实施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实现课堂对话的多样性
一般来说,语文阅读课堂的对话可分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文和学生与课文几种对话形式。在整个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对话是阅读的主要部分,学生通过对文本进行反复的阅读,能够更快地掌握文本中的知识内容。但是有时候仅仅依靠学生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与其他同学或是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因此,从根本上实现课堂对话的多样性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文本内容,能够获得更多角度的思考。
对于高中语文阅读学习来说,对话策略式的学习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积极的采用对话策略方式,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在充分发挥学生阅读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潜力,促进学生的阅读和未来的学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