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化学学习的动力来源于浓厚的兴趣,而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和德育以及美育都主要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学生无法很好地感受到乐趣所在,使得整个化学教学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德美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满足了社会新人才的需求,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德美一体;情感
为了更好地适应快速变更的社会需求,学校的培养方案以及目标都向全能性人才靠拢。“德美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课本知识和道德素养以及基本的审美能力融合为一体作为教学目标实现教学,从情感出发,实现学生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赢。
一、 “德美一体”初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 化学中的德育
从整个教育学上而言,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者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所需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在化学中的德育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探究意识和科学态度、科学和创新精神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初中化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以及形成基本的科学意识和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些目标大部分都能够被实现。在接触化学之初,学习该门学科的发展历史是必然的,学生能够在认识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科学家的同时,感受到他们超人的智慧和坚韧的努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整个化学的发展历程,明白化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这些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益的,因为他们正处于一个世界观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认定期,正确的引导方向可以帮助他们更加理智而坚定地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科学。
(二) 化学中的美育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的美育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所服务,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综合发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具创造性的劳动。
初中化学美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内容美、过程美和内在美。内容美即指包含在化學实验中的各种美,比如实验仪器的结构美,化学反应的形态和色彩美,以及隐藏在这些美轮美奂的反应背后的原理美;而过程美则体现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包括合理有序且具逻辑性的实验安排,我们规范熟练的操作手法,实验图的合理绘制以及实验数据的正确记录,无处不存在我们的过程美;内在美则更深层次地存在于实验的背后,它指的是我们实验中包含的研究方法、时间精神和逻辑思维过程,尤其是实验中留下的科学家们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
二、 “德美一体”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 优化课堂环境构建
一个好的课堂构建对于高效的授课效率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德美一体”教育的必要基础。合理的课堂构建应该体现在以下三点中。首先,合理的座位排布。传统式整齐划一的矩形座位排列方式对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来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座位均匀地几乎遍布整个教室,仅留出少有的走道,导致教师无法很好地顾及每一个学生,相反,只能照顾一部分。而教改之后的座位结构发生了大变化,圆桌式、马蹄形式等形式越来越普及,不仅是因为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加了教师顾及学生的公平性,更是因为这种注重小组形式学习的方式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注重文化建设。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上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整个课堂,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状态都会很好,足以说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在班级上画板报、添盆栽、做心愿墙等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德育一体”教育模式中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习更高效地进行。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多加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与学生打成一片,才能在遇到问题时以更加周全、和谐、有效的方式解决。
(二) 构建情感式的课堂环境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德育一体”的教学模式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更加注重情感的培养,这对于帮助学生激发出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兴趣存在,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化学中的奥妙与美丽。情感式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加容易感受到科学家们的坚韧、创新的精神,也更加能够感受到来自于生活的热情,对于学生形成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非常重要。
所有的教学模式的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如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一体”的教学模式除了帮助学生以一种更加和谐的方式认识化学之外,更能帮助学生以一种美的视角去认识、感悟这个物质世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并阐述出来。德育使人理智而专业,美育则使人感性而独特,二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全能。
参考文献:
[1]陈美丽.“德美一体”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4,(04):28.
[2]余琦.“德美一体”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3]袁吉玉.“德美一体”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5,(61):130.
作者简介:
方静,江苏省宜兴市,宜兴市西渚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