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拉
【摘 要】 本文首先界定了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管理的概念,然后以高校教师科研团队为研究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从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和创新行为处于中度水平。对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与创新行为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维度,是高校教师科研团队产生创新行为的主要因子,且他们与创新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创新行为
一、引言
越来越多人已经意识到,高素质的人才是推进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一个动力,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机构,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高校教师科研团队主要以高校教师为主体形成的科技创新团队,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最为重要的基本单元。心理资本是指一种可测量、可开发和有助于提升工作绩效的积极心理能力,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有重要影响。创新行为指个体在新想法产生、构成、推广及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二、研究综述
一些学者着重于研究教师的心理资本。王林和李京针对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更新开发理念、增强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的韧性、建立健全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保障机制的相关对策。马全艳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研究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发现,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男教师,高校教师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因子这些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蒋立杰从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健康入手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调查法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剖析了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的组织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提出了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管理的实现路径,构建了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管理评价模型。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管理可这样界定其目的:以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其途径:在深入了解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激发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潜能,提高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幸福感,提高工作绩效,而进行的相关管理活动。本文就是以高校教师科研团队为研究为对象,主要从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方面入手研究,利用调查问卷分析法探索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1、选取对象
选取各高校教师科研团队480支,教师团队来自50多所高校,其中男性教师团队235支,女性教师团队235名支。从2016年6月至7月发放480份调查问卷,回收450份,回收率为93.75%。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430份,有效回收率为89.5%。
2、方法
调查采用的方法:(1)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和婚姻状况等。(2)心理资本问卷,在本次调查之前,笔者采用了纠正条目的总相关系数法,对40名高校教师科研团队进行预验,选取信效度良好的18个条目进行测量,删除原问卷的第 3、7、12、16、21、24 条目,最终形成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问卷。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问卷包括自我效能感 (4个条目)、乐观(8个条目)、希望(3个条目)和韧性(3个条目),这些条目均采用 Likert 6级评分法,从非常不满意、不满意、有点不满意、有点满意、满意到非常满意,分数分别计1、2、3、5、6、7分,分数越高说明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水平越高,本研究数据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维度的 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 0.802、0.803、0.8252和 0.781,说明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問卷信度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条目的因子负荷载荷都在0.50以上,累计的解释变异量为 63.93% ,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3)创新行为量表:根据Scott和Bruce而设计,共7个条目。这些条目同时也采用 Likert 6 级评分法,分值越高,说明其创新行为也越高。该项研究数据的 Cronbachs α系数为 0.83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以均值、标准差描述该资料,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并采用相关分析、分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3、结果分析
从表1各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均分为(4.65±0.76)分,各维度得分得分别为:自我效能(4.54 ±0.63)分、韧性(4.36±0.78)分、希望(4.29±0.79)分和乐观(4.28±0.82)分。
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创新行为水平分级: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创新行为均分为(4.16±1.08)分,位于中度水平。创新行为各等级人数:极低40名,占8.98%;较低63名,占14%;中度255名,占56.67%;高度92名,占20.44%。
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男性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创新行得分比女性教师高,年龄40岁及以下的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创新行为得分,高于41~50岁的教师,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创新行为得分最高;工作年限为16年及以下的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创新行为,他们的得分高于16年及以上的普通教师;职称为普通教师、副教授的老师的创新行为,得分高于教授(P < 0.05)。
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创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以2个模块中的变量为自变量:第1模块放入性别、年龄、工作年限等一般基础信息资料,第二模块放入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作为维度得分。自变量赋值:性别(男=1,女=2);职称(普通教师=1,副教授=2,教授=3);婚姻状况(已婚=1,未婚、离异及丧偶)。以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创新总均分为因变量。本次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endprint
四、讨论
1、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处于中级水平
调查的450支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均分为(4.65±0.76)分,各维度得分为:自我效能(4.54 ±0.63)分、韧性(4.36±0.78)分、希望(4.29±0.79)分和乐观(4.28±0.82)分。可以发现,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属于中级水平。自我效能得分最高,说明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很有信心完成学校以及其他方面所安排的教学工作任务。韧性得分较高,表明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在教学任务方面遇到困难时能较好地适应条件,恢复到最初的最佳状态。希望得分稍高,表明自己在实现目标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虽然这些挑战使得他们有时会迷失方向,但是他们还是能选择合适的有效的途径,去完成自己的目标。乐观得分较低,表明在教学的许多方面,很难让高校教师科研团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对一些教学方面的挑战。尤其对于女教师团队,她们会受到家庭和工作上双重的压力。以致其心理状态未能达到最佳。这些影响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通过研究这些方面的原因,进一步掌握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有效提高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使其教学方面的工作达到最佳理想状态。
2、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创新行为处于中度水平
从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创新行为均分为(4.16±1.08)分,位于中间水平,处于中度水平的有255名,占56.67%。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高校教师科研团队整天忙于自己的教学任务,对于有些事情已经不觉得新鲜,当发现一下新问题时,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和经历去解决,就让它随波逐流,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的厌倦,因而也没有最初的创新意识。
3、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性别着手,男性团队的创新意识高于女性团队;从工作年限来看,工作年限在26年以下的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创新行为高于工作年限在26年以上的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究其原因,工作年限在26以下的教师们,他们还想找到自己的晋升空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能主动的学习新知识、获取新技术、抓住新思路,想在教育领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而有更多的创新积极性,也会产生更多的新想法。然而,工作年限在26年以上的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创新行为较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快到退休年龄,他们对所有的工作热情已经淡化,且晋升的机会渺茫,于是不愿把重心放在工作上。
4、回归分析
从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和创新行为有着相关关系。
其中,可以看出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维度,是高校教师科研团队产生创新行为的主要因子,且他们与创新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当高校教师科研团队有强烈的创新想法时,自我效能感这方面,能促使激发创新意识,且采取相关的行动来完成该项工作的信念,这会对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创新行为、绩效有正面的激励作用。韧性这方面得分越高,表明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在遇到困难时,会积极进行创新行为,进而成功完成教学方面的任务。乐观得分越高,表明在有目标时,会乐观积极面对可能的挑战,并且会时刻保持自己的良好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教学任务。希望这方面的得分也不错,表明高校教师科研团队还是很执着于自己的追求目标的,并且会跟随最新的信息,践行自己的创新行为,进而达到自己的创新目的。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管理者应该重视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进而提高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创新行为。同时,管理者要多听取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建设性的意见,采取多种措施来激励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尽可能满足其在教学任务中的需求,鼓励其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思维。
五、总结与建议
首先,本文先界定了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的概念,假设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积极心态与创新行为直接存在相互联系。
其次,以450支高校教师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来自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和创新行为。主要从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这些方面对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进行评价。
再次,通过SPSS18.0回归分析法显示,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与创新行为存在显著性相关,其中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维度,是高校教师科研团队产生创新行为的主要因子,且他们与创新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最后,高校应根据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状况,提高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创新行为。重视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意见,给予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工作的希望,让高校教师科研团队感知到自己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深入了解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在科研上的不同需要,尽可能满足他们在科研工作环境、培育创新团队等方面的需求,鼓励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大胆改革和创新,与此同时对于科研团队有益的创新行为应给予奖励,进而达到促进科研事业发展的目的。
总之,高校教师科研团队不仅能不断拓宽创新这片道路上的沃土,而且高校教师科研团队也是培养创新者的领路人。所以兼顾高校教师科研团队的心理资本,让其具有强大的心理资本,继而才能创新科学研究领域,丰富人类知识,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Luthans F,Luthans K W, and Luthans B C.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 Business Horizons, 2004.47(1)45-50.
[2] 柯江林,郭蕾. 大學生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3(01)22-28.
[3] 王芳,张辉. 高校图书馆员心理资本:概念、测量及其有效性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41(02)41-55.
[4] 王维宁,丁芬芳,杨彩丽,李思怡. 护士心理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840-842.
[5] 王林,李京.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1)172-174.
[6] 马全艳.普通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4(2)204-207.
[7] 蒋立杰.高校教师科研团队心理资本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左 拉(1980-)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心理学硕士,西安邮电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心理测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