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蒋紫韵
【摘 要】Linux操作系统是计算相关专业重要的一门课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目标,对课程《Linux操作系统》的教学提出一些改革的方法。本文提出录制微视频,通过课前学生的观看来提高预习的效果;采用经典案例讲解和课堂实验的方法,增加学生课堂讨论时间;建立“Linux课程交流群”,对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进行评比并对存在问题进行解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平时考核+最终考核的办法。通过上述方法的教学课程改革,对提高学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操作系统;微视频;考核方式
0 引言
随着Linux技术更加成熟、完善,其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快速扩大,[1]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工程师的一个重要操作系统,在Java EE服务端研发、Android应用开发、嵌入式开发等多种软件研发工作中起着十分关键的基础作用。 因此,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Linux 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研究。但从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般学校硬件设施有限,高校安排的课程学时分配偏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有些学生甚至不熟悉Linux操作系统,更谈何掌握系统的操作,这样肯定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因此,进行Linux操作系统的教学改革很迫切。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选择采用将Linux系统搭建在VMware平台上,VMware Workstation可在一台物理机器上模拟完整的网络环境,其更好的灵活性与先进的技术胜过市面上其他的虚拟计算机软件。
文中提出采用课前录制微视频,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改革理论教学的流程,增加教学内容的讨论;采用每一经典案例讲解,整个教学过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为培养学习课后学习主动性,建立“Linux操作系统交流群”等教学改革。
1 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1.1 教学过程中微视频的应用
Linux操作系统教学过程中,Linux操作系统中的内容广泛,包括Linux系统的安装、Linux的命令、Shell编程、网络配置、配置管理各种服务器、用户和工作组的管理、文件系统的管理、等等,导致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明确,学生缺乏课前预习,不经过预习对于课堂难点学生难以掌握。本文采用屏幕专家系统软件,例如若以Linux系统用户和工作组的管理为内容为例制作微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增加学生对用户和工作组相关概念的理解,并且掌握管理用户和工作组的两种办法,图形法和命令法都以进行账户的维护与管理,从而提高预习效果。
教学背景设计:Linux系统继承了很多传统UNIX系统的服务端特性,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学生需要掌握Linux系统服务器端特性的管理和分配工作。教学内容:1.Linux系统中用户和工作组的管理。1)有关用户账号的文件 2)用户和工作组的管理 3)用户磁盘空间限制及实现。视频长度:8分钟。录制时间:2017年12月1日。设计的基本思路:Linux是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所有新用户想要进入系统,必须由系统管理员预先在系统中建立一个账号。讲课由浅入深,先讲解系统设置存放用户账户信息的三个文件,再重点讲解用户账号的创建和维护,最后难点是限制用户磁盘空间的使用,时间分配为1、4、3分钟。思考题:用户磁盘空间限制及实现的步骤有哪些?
上课前将该视频发到Linux操作系统交流群,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预习及思考所留问题。
1.2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对于Linux操作系统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但传统授课方式一般安排每周两次课,理论和实践各一次,中间隔2-3天时间。
Linux操作系统不像Windows那样操作简单,学生会感到很陌生,如果对于课堂理论知识没有及时反复练习,记忆效果很差,在实验课时往往需要翻看课堂PPT,这样浪费很多宝贵的实践时间。因此要求学生在自己电脑上搭建Linux操作系统,带电脑上课。上课时间分为四部分,首先简单讲授本节课的内容,然后结合讲授的内容对预习阶段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回答预习思考问题;其次,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操作演示讲授内容的实验部分;最后,对学生的实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解答。如让学生采用图形化和命令两种办法进行用户和工作组的管理,这种办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自己实践操作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更深刻。
这样虽然理论课上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但是教师很难监控学生的操作,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部分理论课安排在教学一体化教室,讲解难点或抽象理论时,方便学生进行验证或进行更多的尝试性操作。而且现在的教学一体化教室基本都配置了电子教室广播软件,如红蜘蛛教室软件、极域电子教室软件、伽卡他卡电子教室软件等。方便老师监控学生机器界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1.3 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主动性
课下建立“课程交流群”,将录制微视频上传到群共享,方便学生下载观看。学生将每次的课后作业上传到群共享,大家讨论并且评比出最优作业,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提出修改建议。此外,参考美国“可汗学院”的成功教学案例,教师也可以把一些经典案例的应用讲解、操作过程、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步骤录制成视频,共享在“课程交流群”。这种学习交流模式,因为不在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恰恰可以保证授课教师在可支配的时间和精力范围内和班级内的每个学生及学习小组建立稳定又紧密的课程辅导联系 。
大多学生是愿意并希望评出自己作业最优,这样可以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完成课后作业。通过上传的经典案例有利学生更深层次学习Linux操作系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 考核方式的改革
学习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及团队协作的能力。采用传统一纸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有些学生在临考前通过突击的办法,死记硬背知识点取得较高的成绩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这种方式不能真正考核学生真正的系统应用水平,这也和我们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提出该课程考核方式:平时考核+結果考核。平时考核成绩不低于总分的40%,平时成绩包括理论课堂讨论时的发言情况,及实验课堂时完成随堂测试的能力,平时考核贯穿教学始终,有效帮助老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考核不低于总分的40%,结果考核包括最终学生的大作业完成的质量和平时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大作业的内容涵盖主要的教学章节。这样可以整体、系统的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 结束语
Linux操作系统时一门实践型很强的课程,但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本文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制作课前微视频,课堂加强讨论及学生在课堂利用自己电脑操作讲授内容,建立课程交流群培养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能力,采用平时考核和结果考核两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真实水平。通过以上改革对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试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实时了解企业对Linux系统方面的应用,选择一些更加切近企业应用的实例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忆智.Linux 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林庆,吕智慧,李松年,张世永.基于Linux平台同步教学课件播放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02.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