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现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一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
一、 引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工业时代,人人都离不开电,离不开网络,而电工电子技术正在与所有人的工作生活建立紧密联系,学生应在电路、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中获得知识、素质、技能方面的培养。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人才,这些都是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 目前存在的问题
1. 教材与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目前看来,各大高校使用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基本类似,缺乏特色,教材与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相对滞后。教学还是不能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材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动力,不明白“为什么学”,自然也就不懂得“怎么学”。
2. 讲练分离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教学模式都是先在多媒体教室或者普通教室进行理论授课,一段时间之后,再去实验室进行操作,这就产生了讲练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理论的时候学的不透彻,实践操作的时候又因为忘记理论而无从下手,学习效果不好。
3. 考核制度不利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许多院校在实践技能考核方面还存在着诸多漏洞,多是采用应试教育且理论为主,学生在考试之前死记硬背,临时突击,只能一时应付考试,考完即忘,这种考核制度不利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三、 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1. 自编特色教材,与学生的职业发展相结合
为了打破学习的盲目性,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将《电工电子技术》教材与就业前景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自编特色教材,在教材中渗透一些应用实例、学科前沿以及后续课程相关性,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加强职业归属感。
2. 理论与实践结合,打造理实一体化课堂
理实一体化,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实验可以引出理论,也可以验证理论。理实一体化课堂,突破了传统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根据理论知识精心给学生设置一些实验,学期开课前给学生发放实验器件盒,器件盒内根据设计好的实验包含一些必要的元器件,这套实验元器件盒一直伴随到整个课程结束,授课过程中,可以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来进行实验,把实验搬到课堂,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而且,实验中还可以把计算机仿真软件Multisim和实际电路的调试结合起来,先进行软件仿真,再搭建电路,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动手能力。
3. 改革考核方式,促进学习效果
课程考核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所以,考核方式至关重要。我们除了采取常用的传统考试方法以外,还可以尝试多种考试方法,如实践操作,实际应用等,这些考核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本身,而是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以及应用性,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 积极参加各种电子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电子大赛,在参赛的工程中,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明确“为什么学?怎么学?”而且,参加比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成就感,培养工程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切磋,分享成功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四、 结论与展望
时代呼喚创新人才,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的体验,教会学生轻松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效果。除了传授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一套学习方法,实现终身教育和个性教育,从而能够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霍艳飞.《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殷芬.关于提高“电工学”教学效果的几点思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7,(11).
[3]李宏健.电工电子课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7).
[4]郭哲男.翻转课堂哪些不能翻转.教学与管理,2014(25).
[5]徐艳.《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J].科技咨询,2015.
[6]孙艳霞.浅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2012.
作者简介:
张晖,吉林省长春市,空军航空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