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华+张军涛
摘 要:高校因为其历史的底蕴、文化的深厚、精英的荟萃、青春和活力,一直被社会誉为“象牙塔”或现代化的城市中的“明珠”。但是对于管理着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数万大学生的高校来说,学生的安全,学校的稳定是学校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作为支撑学生安全、学校稳定的请销假制度,严格实行、落实到位,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繁荣的重要保障。如果在请销假手续上,有半点疏忽,对学生去向掌控不严,就会遗留极大的安全隐患,给学生本人、家庭以及学校都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高校;请假手续;学生安全;学校稳定
一、 案例经过
此次案例是一学生采用欺骗手段,向老师请假不成后,擅自离校陷入传销魔窟,后在家长和老师帮助下,顺利逃出的事件,整起事件的时间跨度正好一个星期。详细过程如下:
2012年2月20日晚上八点,学生A来办公室找辅导员请假,理由是“表姐结婚”,需请假三天,按照要求,辅导员让他填写请假条,请假手续履行到一半时,辅导员要求与其父母联系,其当时有點不满,说辅导员不信任他,再三强调,他的理由是真实的,没有欺瞒老师,不想辅导员与家人通电话。但辅导员以严格请假手续为由,坚持要与其父母电话核实请假理由。他犹豫再三,又说父母晚上手机一般关机,今天晚上无法联系,但他又买了明天早上的火车票,希望辅导员能通融通融,给他批假,辅导员感觉有蹊跷,没答应,他磨蹭再三无果后,气呼呼地离开了辅导员办公室。
他离开辅导员办公室后,辅导员立即打电话给他,向其解释学校有关请销假的制度,希望他能配合,并告知晚上十点前,辅导员会在办公室等他回来继续履行请假手续,支持和配合老师的工作。到了十点多,该生仍未前来,辅导员于是联系该班班长,请班长做该同学的说服和解释工作,同时也关注该生的行踪动向,如有私自离校,第一时间告知辅导员。
2月21日早上,班长团支书向辅导员汇报学生A已经离开学校。辅导员立即打电话给学生A,其一直未接,然后辅导员又根据请假条上的家长号码打过去,是空号,后来辅导员又依据相关材料找到其家里的一个手机号,一直未接通。其后辅导员又与班主任联系,向其告知了此事,并希望班主任协助处理这个事情。后来通过各种办法找到学生A在校的堂弟,才联系上家长,并向家长详细告知相关情况,请家长尽快联系上该生,并随时和辅导员保持沟通。
22日晚上,辅导员约谈学生A寝室同学,他们告诉,学生A近期对学习特别厌烦,而且透露出想要出去到青岛打工的想法,得知这一情况,辅导员立即告知家长,并希望家长到青岛去,将孩子带回来。
26日,家长电话辅导员,告知该生在青岛误入传销魔窟,后来家长到青岛后,及时将孩子安全救出。
27日晚上八点,学生A和父亲安全返回学校。学生A父子和辅导员在办公室详细约谈。对此次不经请假手续擅自外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同时耐心解释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希望他能在学校里安心学习,不能再有不切实际的外出挣钱的念头。同时,也希望家长和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上能随时保持联系,确保学生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再发生此事。
其后,学院还专门召开全院学生大会,将此次事件在全院及时通报批评,教育全院广大同学,强化纪律观念,增强外出必须请假的意识。从二月份到现在,没有发生过一起未经请假手续擅自外出事件,每位学生都做到了凡外出必请假、凡回校必销假的良好习惯。
二、 案例原因分析
该事件虽然最后有惊无险,学生安全返校。此事的发生虽然看似偶然,但从原因看却有着必然,原因如下:
1. 专业思想不稳定
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不够,专业思想不够稳定,是促使学生擅自离校打工的根本原因。贫困生大学生,本身就寄托着改变家庭贫困现状的责任,进入大学后,将大学作为改变自己、改变家庭的唯一途径,但前提是自己对所学专业兴趣浓厚,才能激发学习动力,但是如果兴趣不高,则很容易导致成绩下滑。此案例中,就是因为某些负面因素的误导,使学生误以为该专业没有什么前途,对自己的帮助不大,自然而然的产生厌学情绪,加上家境又不好,所以时刻想着要出去赚钱。
2. 班主任管理不够细致
从专业思想不稳定到擅自离校行为的出现,应该有个较长的过程,无论是从言语上还是从行为上应该都会有较为异常的表现,作为学生管理最基础的负责人——班主任,应该对其有比较细致深入的了解,如果在此事发生之前,班主任就根据其专业思想不牢固情况,进行早介入,就能早发现该生辍学打工的想法,进而进行教育。
3. 家庭管理的缺位
学生的成长成才,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家庭虽然在文化知识方面不能教导学生,但是思想教育方面的教育地位,确是学校和老师代替不了的。因成长原因,学生与家长最方便沟通,也最容易沟通,学生也最听家长的劝导。在此次事件中,家长对孩子的思想状况没有及时地了解,即使了解也没有及时的通报给老师。家庭教育的缺位,才导致了孩子错误思想直接变成了错误行动。
三、 案例的启示:教训和经验
(一) 教训
1. 专业思想教育不够全面深入。
学生擅自离校打工的事情,主要还是自己专业思想不够牢固所致。虽然该生最后顺利返校并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此事却反映出学院的专业思想教育还是不够全面深入。此案例对学院来讲应该是个教训,也是个警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杜绝学生厌学逃学外出兼职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必须大力加强学生们的专业思想教育。此类活动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个别年级、专业或者班级,力争使每位同学均能参加此类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兴趣,增强专业学习的动力,并发挥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活动的举办可以灵活多样,活动形式可为学院、专业或者年级集中安排、班级自主举办、学生个人主动参加;活动内容可以是专家讲坛、专业演讲、兴趣比拼等,只要是有助于帮助学生的、只要是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兴趣的,均可以开展。endprint
2. 学生诚信教育不够
学生A在此事中,共欺骗了老师两次,第一次说请假理由是表姐结婚,第二次又骗老师说父母已经睡觉,且提供父母手机号码是假号码。诚信是现代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大学生应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该生在老师办公室很轻松、很随意的编造谎言欺骗老师,说明诚信意识明显缺位,也凸显了学院的诚信教育远远不够。在这对此事开展警示教育的同时,也应将诚信教育活动纳入其中,大力开展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
3. 班主任管理缺位以及学生情况反馈机制缺乏效力
對于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的习惯和状况,作为学生干部和班主任,应该是最清楚和最了解的,但在此事的发生和解决中,以班主任为主导、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反馈体系明显缺位或者与辅导员没有充分沟通,没有及时的反馈。在该生产生厌学情绪到擅自离校行为的出现,应该会有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犹豫期,且一定会有所异常表现,这期间,正是因为该反馈机制并没有及时将该生的异常情况反馈上来,才导致了学生A擅自离校的发生。
4. 突发情况,手段不够坚决
突发情况下,辅导员的工作手段不够坚决。当晚没有及时且强制拉住离开办公室的学生A,才有了擅自离校的后果。虽然辅导员看到该生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谎言来欺骗,也猜想到了该生想私自离校,但是对这一巨大的安全隐患缺乏足够的警惕,只是一味的耐心劝说和解释,没有任何实际效果。学生扭头就离开办公室,说明该生离校主意已定,已经不可能劝服,当天晚上,辅导员就应该采取果断措施,限制该生在寝室里,不准其离开学校,然后联系家长来校协商处理此事。
(二) 经验
1. 严格把关请销假制度。
严格把关请假制度是及时发现并顺利解决此次事件的重要条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凡是学生离校必须请假,请假必须联系家长,核实学生请假理由或者告知家长有关学生离校去向。在此次事件中,学生本以“表姐结婚”为由履行请假手续,在看到老师非要与家长联系后,又第二次撒谎,说父母手机关机,自己又买了明早的车票,要求老师通融,如果此时老师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严格把关请假手续,很可能对此事做不到早发现,早处理。
2. 及时与家长沟通
随时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同时也是保证事情顺利解决的有力保证。
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两位主体角色——家长和老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了解程度和广度是各有不同的,互补的,老师对学生了解更多的是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家长了解更多的是学生内心性格方面。在学生离校后,老师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并告知家长详细情况,商量解决办法,在得知学生去向后,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最终在家长和老师的合作下,促使孩子安全返校。
3. 树立反面典型,及时开展警示教育。
学生安全返校后,家长曾委婉要求,顾忌孩子自尊,不要将此事公开。辅导员没有答应,并解释,为了其他学生的安全,为了其他家长们放心,此事必须要全院公开,进行警示教育,并不会苛责学生A,目的在于坚决杜绝此类安全隐患。在获得学生A和家长的理解后,在其后几天,全面开展“重视请销假观念,增强纪律意识”的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学生A的反面教材,警示教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简介:
尹小华,张军涛,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