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昕
(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00)
锁骨解剖面呈现为宽扁状,因而临床上针对锁骨骨折通常将固定钢板放于上端,但对于青年锁骨骨折患者而言,尤其是女性,对于美观要求较高,上置钢板固定会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因而对于前置钢板固定比较青睐[1]。基于此,为研究钢板前置与上置内固定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效果,笔者以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骨科进行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64例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以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骨科的锁骨骨折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共64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32例。其中,A组中,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2±3.6)岁。包括交通伤15例,坠落伤10例,砸伤7例。B组患者中,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3±3.4)岁。包括交通伤14例,坠落伤10例,砸伤8例。经比较,一般资料中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患者进入医院后,取仰卧体位,对患者患侧的肩部进行垫高,然后开展手术。取患者骨折端,以其为中心在锁骨上做6~10cm的切口,然后逐层切开患者的皮肤曾,依据患者的骨折情况剥离一些胸大肌和三角肌,暴露出患者骨折端,对断端内部嵌顿的组织进行清除,需要注意的是,在清除过程中需要尽量少的剥离患者的骨膜。然后进行复位,先复位骨折主干,然后嵌入较大的骨块,采用复位钳临时固定。
然后,A组患者采用前置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骨折主干以及较大的骨折块采用拉力螺钉在锁骨的上端进行固定,然后采用备好的锁骨前置钢板,将其放置于患者锁骨前端,中宽度为10mm,两侧为9mm,厚度中间为3mm,两侧为1.5mm,固定中需要保证钢板和骨面服帖,若有必要可以依据患者锁骨的形状进行塑形,确保钢板前端不超过患者锁骨的前端[2]。
B组患者采用上置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锁骨骨折主干和较大的骨块采用克氏针固定,然后采用专门的上置钢板在患者的锁骨上端进行固定,然后将克氏针换成钢板内螺钉固定。
固定完成后,采用C臂X机透视骨折位置的对线,确保位置无误后采用可吸收缝线逐层缝合,对患者的皮肤采用带刺线皮内缝合。手术结束后,采用抗生素2d,术后早期,患者可依据医师和护士的指导开展肩关节运动,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加大活动内容。术后2周,患者可以进行肩关节前屈、后伸等主动运动,随着恢复,逐步加大主动运动训练[3]。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同时采用Constant标准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
手术指标比较中,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相差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A组和B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A组和B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肩关节功能评分A组 32 57.3±10.8 91.5±3.1 87.2±4.9 B组 32 48.5±8.4 97.8±3.5 88.5±4.5 t / 3.6383 7.6223 1.1053 P / <0.05 <0.05 >0.05
A组3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延迟愈合,发生率为3.125%,B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轻度畸形愈合,同时有5例患者因钢板顶压皮肤而产生的不适感,发生率为25%,A组与B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54,P<0.05)。
临床上,锁骨骨折是骨科中很常见的创伤,而在锁骨骨折中,有80%以上的患者骨折发生于中段1/3的位置。临床治疗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是主要方式,传统方式主要以上置钢板复位,疗效确切的同时,很多青年患者因钢板顶压皮肤而导致影响美观,同时还有明显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基于此,前置钢板内固定术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本次研究中,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但术中出血量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25%,B组发生率为25%,A组与B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354,P<0.05)。
综上所述,在青年锁骨骨折临床治疗中,前置钢板内固定术相比上置拥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避免钢板顶压皮肤而产生的不适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刘栋,王建明,张德刚等.钢板前置位及上置位固定锁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6):3903-3908.
[2]雍宝森,李丽.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优势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9):76-77.
[3]樊健,张鑫,袁锋等.钢板前置与上置内固定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8):70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