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写作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2018-02-02 04:32陈胜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巴斯德多角度观点

陈胜

近几年来,语文高考作文侧重任务驱动型考题。这类考题往往是试题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出现几种不同(一般为对立性)的观点和立场,让学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多数驱动型作文在结尾会明确发问,提出“任务指令”:“对于以上事情或看法,你怎么看?”“上述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等,从而体现学生对整个材料的权衡与选择,在多维度的思考与比较中说理论证。

此类材料既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时事热点,也有利于学生阐发思考,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鲜明,而且针对性强,在主题上比材料作文要明确好抓,但从众多学生的写作情况看,还是存在很多普遍性的问题:偏题跑题,内容空洞无物,结构混乱无章法等。而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交汇的重点——审题立意。正确的审题立意是带着任务写作的前提,于是我们将参与写作指导的过程重点放在审题与立意上。

学生如何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才能避免以上弊端?关键要学会这两种方法:多角度分析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下是我们的具体指导过程:

1、参与写作过程一——学会多角度分析材料

写作过程归根结底是思考过程。想要把文章写好先要把问题想清楚。议论文写作的一大特征就是思考分析问题。材料围绕的中心点是什么?材料的范围有哪些?材料涉及到了哪些人?……不清楚这些,读完材料埋头就写,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乱糟糟一团,这也是很多学生不会思考的表现。

我们首先参与的写作过程就是审题立意——分析材料。如果对材料分析不全、吃得不透,主要会产生以下问题:没什么可写的、立意不够清晰、段与段内容纠缠、结构混乱等。多角度思考可避免简单化、单向度、片面的看问题。

我们选择了最近学生考试的作文题。

材料一:近日,为“学经典演经典”,小孩开始演电视剧,一部由八九岁孩子们主演的少儿版《白蛇传》在某电视台播出,随即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有网友表示:生动逼真,演得太好了,简直是神还原;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是哗众取宠,这么小的小孩子过早的接触爱情剧,失去孩子的童真?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

在550名同学中,约60%的同学论述这样很好,约30%的认为这样做是不好的,约10%的同学认为只要正确引导就好。以下是指导环节:

第一环节:先统一观点:都是好的。然后为这个观点找理由,很多同学找了两个,便没了思路。为此我们做了拓宽思路的引导。

引导一:大家论述的“这样很好”的好处是对谁的?

很多同学都是从小孩子角度出发的,所以只能想到有趣、兴趣、锻炼。涉及到材料的“生动逼真、神还原”等词。

引导二:材料中还涉及了谁?对谁有好处?

于是有同学看到“经典”,联想到了以往的小孩传承经典的方式,“演”这种形式更新颖……

引导三:前面的两点都是肯定自身出发的,还可以反驳对方的不好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总结:当我们想不下去时尽可能换多个角度想想,应当尽可能从矛盾的双方或者多方立场,找找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样思考更充实。我们也可以从反驳对方的观点出发来支持自己。

第二环节:统一观点:这样做不好,从刚刚总结的知识出发,寻找理由。很快学生就找到了思路。

第一步:正面说明不好的缘由;第二步:反驳那些认为好的观点从中找到破绽,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第三环节:有没有不一样的观点?迄今为止,我们都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思考材料,只有好与不好两者选择吗?能不能融合统一?

学生由此想到了重在正确引导、重在正确看待等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学会了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能反驳对方的观点支持自己,懂得要善于跳出思维的陷阱——二元对立,这样能看问题更加全面、客观、深刻,有东西可写。可以说这三点是我们提供给学生分析材料的思维路径,是帮助学生思考的脚手架。

2、参与写作过程二——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写作需要想象,需要联想,但要注意度。议论文更要注重严谨,把握不好度,学生很容易大想,这会导致偏题、跑题。所以想具体,写详细,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材料二: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后,他联想到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传染病可能就是由那些微小的病菌引起的,因而大声疾呼医院开展消毒工作。巴斯德满腔热情要为人类作出贡献,却遇到了重重阻力,遭到学术界大佬乃至学术界主流的反对,在临床医生那里也碰了壁,大家并不把它当做一回事。

引導一:这则材料可以证明什么观点?很多同学都谈旧事物阻挠新事物,新事物的被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

显然这是最明显的观点,但它只占材料的一部分,概括不了整体。具体分析问题首先是建立在大局上的,不能“断章取义”。能不能有新的角度看问题?

(学生的回答基本还是围绕新旧事物,这是普遍性)

引导二:大家前面的结论建立在一个隐性倾向上:肯定巴斯德,反对巴斯德者不好。能不能客观些分析问题?带有主观色彩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并且很多现象并不是非此即彼,很多新旧事物放在一起,并不一定都褒扬新事物,反对旧事物。

先看巴斯德,他的做法是否无懈可击?找找原因(仍然引导学生,关注材料所给对象,不断引导学生从不同人的立场上想问题)

(1)巴斯德本身,性急,只是个人的联想和推测,没有经过实验证明

(2)学术界大佬,需要证据,需要事实,而非“大声疾呼”,不然世界都人云亦云了

(3)临床医生,身份,有执业资格,对病人负责;巴斯德,生物学家,隔行如隔山,不能因为验证想法而忽视病人的生命……

可见大家反对巴斯德是有道理的,分析材料要注重特殊性。

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兼顾整个材料,不能“断章取义”;分析问题时尽量客观公正;注重导致结果的原因的特殊性,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分析时,可从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上不断设想。这样文章可以写详细,写充实,而非大话、套话。

以上是对学生审清材料选择立意方面的具体指导,经过2、3次的实践之后,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提升了很多。希望我们的经验能为同行带来一点启发。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批号:GS[2015] GHB1549]endprint

猜你喜欢
巴斯德多角度观点
多角度描写,让人物“活”起来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有学问的人
巴斯德
一道圆锥曲线问题的多角度思考